第31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23 字 2020-08-30

吳充一向不喜歡跟家里面提及公事,尤其是晉身兩府之後,崇政殿中計議的國事基本上都藏在肚子里。

不過若是兒子在官場上犯了事,做老子的也逃不過罪名,所以該提點的時候,也會提點一二。

「襄漢漕運若能成事,對國中不無補益。要跟韓岡過不去,等他真的弄出了事再說。」

「前些天不是有人說韓岡是好大喜功,要上本……」

「別與他們多來往,不是什么好人。」吳充瞪了兒子一眼,「都是些鑽營之輩,見風使舵,就如那沈括一般。」冷哼了一聲,「也不看看西京御史台由誰主掌,判河南的又是誰,韓岡去京西,多少只眼睛盯著,沒必要越俎代庖。」

政壇上的斗爭,沒有說將哪人置於死地。盡管上表彈劾時,總少不了對目標喊打喊殺,要以謝天下、以正綱紀、以儆效尤。但實際上,就算成功解決對手,基本上也只是貶官而已。

甚至還不會太苛刻,去江西或是荊湖就已經是很嚴厲的處罰了。而自丁謂之後,就再也沒有因為政爭而將對手踢到嶺南去的例子。

韓岡既然在外任官,吳充也沒必要再多此一舉。

何況吳充在兩府中多少年了,哪里能不清楚汴河對開封的意義,從天子到小民,人人都知道,一旦沒了汴河,開封這座城市無法獨存。

所以當韓岡被確定主持襄漢漕渠,吳充根本就沒想過再下手。誰敢在這時候與韓岡過不去,天子就會跟他過不去。

反正韓岡幾年之內也進不了京城,天子打算如何對待韓岡,還有今日為何沒有讓韓岡越次入對,明眼人都看透了。既然如此,貿然出手反而會讓韓岡得利。天子可以將韓岡晾一晾,但若有人攻擊他,天子反而要提拔他了,否則日後誰還敢做事。

韓岡要在京西做事就讓他做好了,不必下手干涉。還是先擔心一下自己,為了一個相位,自家已成了眾矢之的。呂惠卿就不說了,就連王珪也是如同烏眼雞一般。吳充手按著桌子,嘆息聲不由自主:「高處不勝寒……」

「是蘇子瞻中秋詠月的小詞?」吳安詩反應很快,卻一時沒有領會到吳充為何如此感慨。

吳充神色平平淡淡,兒子木訥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盡管在反對新法上有志一同,但吳充並不怎么喜歡蘇軾的行事,不過這不代表他會不喜歡蘇軾的文字。

自從蘇軾到了密州之後,文風大變,超脫了舊時窠臼。有些人不喜歡蘇軾風格大變後的文字,認為不合詞旨,卻也有人十分看好。不管怎么說,蘇軾都是自出機杼,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

吳充也對此感覺還不錯,前兩年新出的《眉山集》正擺在他的案頭上,時常翻閱。而之前流傳出來的《密州行獵》,吳充感覺還搔不到癢處,用江城子的舊調唱起來也很是怪異。可如今這一篇寫於丙辰中秋的詠月詞,還有那一首悼亡詞,則隱隱有了卓然大家的風范。

此前蘇軾在密州任滿,本來說是要調往徐州。不過徐州自發現了煤礦後,京城打造兵甲的幾百萬石生鐵全都得靠利國監提供,為防萬一王安石還是讓呂嘉問去了徐州,而蘇軾則是留任密州。依王安石的意思,當是讓他且去填詞,至今已經又是一任將滿了。

「其實徐德占的文字,也是不錯的,就是詩詞不如蘇子瞻。」吳安詩忽然又說道。

「差得遠了。」吳充搖頭,「文章憎命達,蘇軾出外幾年,筆力越見圓熟,徐禧已經遠遠不及。」

吳充放下心頭事,評論起如今的文壇來,「當今文壇,自歐陽文忠去後,王介甫已獨占鰲頭多年,現在終於多了個蘇子瞻。」

在蘇軾之前,徐禧的文章享譽一時,世人爭相傳頌,不過眼下已經給蘇軾掩了過去。吳充不喜徐禧,最近在朝中宣揚攻打西夏,收復興靈,徐禧是其中聲音最大幾人之一,聽說他還與呂惠卿聯姻,為才兩歲大的幼子,與呂惠卿的女兒定了親事。

吳安詩不敢與父親爭辯,只道是吳充憎惡呂惠卿,因而連帶著將徐禧一並看不順眼,一時便沉默了下去,就看著吳充從書架上拿出了眉山集,隨手翻閱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