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五)(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931 字 2020-08-30

猜測冠軍誰屬也是球迷們共同的愛好,趙頊早就見怪不怪:「猜到了是哪一家?」

「現在甲級聯賽積分排名第一的是車馬行,隊中的幾名大將都沒有傷病,下半賽季保持上半賽季的水平,頭名跌不出他們的手心。連齊雲快報也這么說。」

一名才人則反駁道:「齊雲快報上的說辭做不得准。上次棉行的魯七明明是傷了腿,報上卻還說沒有傷」

「登載的是棉行球頭游勇的話,他當然不會實話實說,兵不厭詐嘛。」

「快報上也說了,車馬行只是暫居第一,後面兩家追得緊的很,只要錯失了一兩場,就會從頭名落下來。」

趙頊都納悶,怎么都看了齊雲快報?

刊載新聞消息的小報,東京城中很早以前就有了。但像齊雲快報這樣專業性的小報還是第一家。

由主管聯賽賽務的東京齊雲總社創辦的這份報紙,每一次的比賽日之後,總是會及時刊登比賽結果,積分排名,以及對各場比賽的點評,各支球隊的球員被訪問後說的話,也都會刊登在報上,許多有關球賽的新鮮名詞也是從這份報紙上推廣到每一名球迷的嘴里。同時還少不了球隊贊助者出錢打的廣告。

宮廷中,只有重復得太多無聊的娛樂活動,要不然仁宗皇帝也不會眼巴巴的將宮外的女相撲叫進宮來表演,為此還挨了司馬光一頓批。

永遠都不缺乏新鮮感的蹴鞠比賽,當然要比拋繩、飛竿之類的百藝表演要有趣得多。雖然嬪妃們一年之中看不到幾場比賽,每一場比賽只能從齊雲快報上看到結果。但她們中的許多人對於各支球隊如數家珍。

「今年甲級聯賽的頭名就三家爭,第四名往後,積分都差了不少,趕上來的機會太小。倒是降級區就堆了五支球隊,不知哪兩支會降級了。」

「棉行下半賽季再不努力,說不定他們會真的降級,只比倒數第二的甜水巷多一分。」

「要不是棉行隊的魯七上次受了三個月的傷,在病愈之後也沒能恢復舊日的水平。加上烏克博也回鄉去了,要不然也不會敗落到如此地步。聯賽中最早的元老之一!」

趙頊側耳傾聽著嬪妃們對宮外的比賽的評價,在爭論時,她們之間甚至都模糊了尊卑高下,甚至將皇帝丟到了一邊。趙頊插不上話,他幾乎抽不出時間來看比賽,連看快報時間都不長。

雖然蹴鞠聯賽發軔於熙河,據說還是韓岡首倡,連如今通行於世的規則也是韓岡所制定。但熙河路諸州畢竟是都不大,平均每州也只有十幾支球隊,合在一起踢比賽就夠了。但京城不同,人口百萬之眾,由於聯賽的發展,加上豐厚的獎金刺激,這些年組建的球隊多達百余支。

這么多球隊當然不可能聚在一起比賽,所以就有了聯賽分級和升降級的制度。甲乙丙三級聯賽,每一級都是十二支球隊,前兩名升級,後兩名降級。

至於剩下的小球隊,則是實行的賽會制,聚起來踢淘汰賽。將京城通過縱橫兩條中軸線分成四個區,各區中小球隊先通過淘汰賽決出冠軍,然後四個區再通過循環賽決出前兩名,取代丙級聯賽的降級球隊。

每個賽季的上半賽季,是三月初到五月底,下半賽季則是從八月中開始,到臘月中旬結束。到了正月時候,還有一個金球賽。甲級聯賽的前四名,乙級、丙級聯賽的前兩名,爭奪一個銅質鍍金的足球模型,當然,還有高達千貫的獎金。而從去年開始,三月初八,前一年甲級聯賽前兩名在金明池,又多了一場在天子面前表演的爭標賽。

金球賽的決賽,以及爭標賽,最後都是在金明池邊的球場舉行,這兩年,趙頊都帶著嬪妃們來看球賽,宮中的不少人變成狂熱愛好者有一半是在看比賽後。連宮中舉行的蹴鞠比賽,也被改成了新式規則。

三級聯賽的各支球隊都有固定的球場,附近的居民一般都是他們的支持者,就像棉行隊,已經是城西的第一號球隊,里面出來的任何一名球員,出去吃飯都能碰到人請酒。雖然今年幾個主打接連受傷,在上半賽季落到了最後,但他們的支持率依然極高,球迷們對他們支持的球隊都是不離不棄。

只不過也有瘋狂的球迷,鬧出來的亂子不是一樁兩樁,最後支持不同隊伍的球迷間的斗毆時常可見。一家家酒店茶肆成了不同球隊球迷聚集的大本營,在十天一場的比賽前後兩日,都是最熱鬧也最容易出事的時候。

御史們沒有少彈劾蹴鞠聯賽擾民、致亂、敗壞風氣。但蹴鞠聯賽早已形成了一項橫貫黑白兩道的龐大產業,豐厚的利益將上至宗室、下至小吏數以萬計的,都拉到了一條船上來。叮叮當當的銅錢撞擊聲,讓反對的聲音變得微不可聞。更別說京城球迷以十萬計,誰都不會眼睜睜看著聯賽被人毀了。

東京城是天下流行的發源地和制高點,詩詞、學術、娛樂,能占領京城的,就能占領天下。當蹴鞠聯賽在京城受到歡迎的時候,當然也隨之傳播到地方上。很快天下州縣就都會組織起聯賽來了——韓岡所首創的蹴鞠聯賽。

『又是韓岡!』趙頊想著,這一位年輕的臣子,總能帶來奇跡。就是隨便在踢球上顛簸了兩句,都能引發一陣風潮。

這樣的人物,似乎在哪里都能立下功勞。等他結束了京西的差事之後,該將他調到哪里去呢?趙頊拿不定主意,只要不是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