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十)(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24 字 2020-08-30

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韓岡將之前已經寫就的草稿修改了一番,以札子的形式進呈給了趙頊,條陳編修葯典,並以厚生司的名義設立醫館,醫治在京軍民兩事。

對於韓岡的申請,趙頊那邊自不用說,御筆一揮,便批復給了政事堂。而政事堂也沒有耽擱半點,十分順利的就讓韓岡拿到了幾位宰輔的簽名。

而且趙頊為此還特地責成翰林院的醫官們,讓他們全數聽從太醫局和厚生司的調遣。只是以韓岡如今在醫學界的聲望,基本上每一名御醫,都沒膽子跟他的吩咐頂著來。

錢乙在翰林醫官中算是很大牌了,是天下有名的小兒科名醫,一部《小兒葯證直決》,乃是如今兒科診療的圭臬。六皇子的健康問題,都是由他來日常看護。

但韓岡說是要在醫館中設立小兒科專科門診,讓他選派門下弟子參與,同時,還讓他在醫館成立之後,每隔十天就抽出一天來參與醫館的工作,對此錢乙都沒有二話就答應了下來,而且還畢恭畢敬的遞了帖子請求韓岡接見。

且不說醫館少不了他這個小兒科專家,就是自家兒女日後若是生病,也還要靠他來診治,沒有慢待的道理,韓岡很快的就出面接見了他。

一般來說,能學醫的都少不了攻讀詩書。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說法,也讓許多在儒學上無法成就的讀書人,轉投醫術的天地。錢乙這個名字雖然跟那一干沒名字只有排行的平民百姓一樣,但出現在韓岡面前的這位五十上下的兒科權威,完全就是一名溫文有禮的儒者。

錢乙是翰林醫官,同時在太醫局中也有一份差事。作為下屬來拜見韓岡,他的表現比起一干卑躬屈膝的官僚,更讓韓岡欣賞。

太醫局有教學的任務,其下分為九科,相當於內科的大方脈科,兒科的小方脈科,外科的瘡腫兼傷折科,專治風疾的風科,連婦科一起包括在內的產科,看名字就知道其治療手段和范圍的口齒及咽喉科、眼科、針灸科,最後,還有使用祝由術、幾近於巫術的金鏃及書禁科——這是用符水來醫治病人的專科,雖然韓岡對這一科嗤之以鼻,但有些病症,比如心病,用符水往往比針灸葯石更管用。

就在去年,朝廷還准備成立第十科——免疫科,但給時任判厚生司的安燾頂回去了。在他看來,免疫學是厚生司的禁臠,如何能讓太醫局插手進來?此事遂不了了之,但韓岡准備在太醫局中成立此科。

太醫九科中的每一科,都設有一名教授,下面教著一班弟子。錢乙便是小方脈科的教授。瘡腫兼傷折科的教授則是韓岡的舊識雷簡——他在西北軍中多年,最近才調回來。

基本上,太醫局就是一座將教學、研究和醫療融為一體的綜合性醫學機構。從制度上說,已經有了後世的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雛形。韓岡如今要做的,不過是讓其規模更大,更加貼近後世而已。讓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皇親貴戚才能得到的醫療,同時也將御醫和他們的學生們的醫術水平加以磨練。

對於韓岡的設想,錢乙沒有半分難色,而且是十分的歡迎:「舊歲錢乙尚在鄆州時,官宦寒門無分高下,皆醫治如一。可自從入了京,上門問診率為公侯子弟,不見寒門素戶。在鄉間,醫治的多是疑難雜症,但到了京中,則都是頭疼腦熱。太醫局生更是歷練不足,多有學醫數載,卻不辨脈象的。」

韓岡對此很是贊賞:「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天下的學問皆是如此,醫術何能例外?光讀書不能叫做博學,學醫的不多練一練手,如何能出師?」

從錢乙開始,韓岡逐一接見過幾名在太醫局中有教授職位的翰林醫官,向他們交待自己的構想。並根據幾位專家的意見,對初期的構想加以修訂。

醫館的制度,經過韓岡與醫官們多日的交流已經確定得差不多了,而與此同時,醫館的位置和設施,韓岡也都一一安排妥當。他與開封府和樞密院兩家商議過,就是將京城中原有的四座療養院加以改建擴建,由此設立面向所有京城百姓的醫館。

將大體的框架搭建出來,剩下的瑣事,當然就不需要韓岡來做了。

厚生司中的吳衍是韓岡的老朋友,也是韓岡的恩人。在厚生司創立時,被韓岡推薦給王珪,在司中做判官,算是司中老人。

兩年來,他的官位沒有變,遠比上比不上當初同做判官的蔡京在官場上的順暢。不過也讓他能夠順利的扎根在厚生司中。韓岡想要以厚生司和太醫局主導成立醫館,自然就選了吳衍作為助手。

吳衍是官場老人,向韓岡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錢,「敢問玉昆,這醫館是由朝廷撥款,還是要靠診金來維持?教授、醫師和醫生們的俸祿又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