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九)(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17 字 2020-08-30

「《資治通鑒》編修局?這不是打發去西京嗎?」

「到底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知閣試,怎么就變成了去西京?」

「好像是出題太難,黃裳沒有通過,韓參政不忿,便大鬧崇政殿,逼著太後將四名考官發配西京。」

「不是出的題難,是題目不對,黃裳本來考得科目就與他人不同,這題目當然就不能與其他人一樣。」

「皆是制科,又只是閣試,為什么要區別?連閣試都過不去,還想得個制科出身?」

「幸好制科出身不能靠賞賜,否則一個進士出身後,還能再來一個制科出身。」

「不問兵法戰策,不問地理人情,不問錢谷輸送,卻讓准備守邊的帥臣去考諫官的科目,這哪里對了?那幾位通過了閣試的,難道就可以放去邊境,讓他們用彈章退敵?」

「終究是政事堂里的那一位私心太重,看到推薦的人被黜落便忍不住要討個說法。王平章和章樞密推薦的兩位也都被黜落了,也沒見他們出來討個說法。」

「韓三參政也說了,錯用題目歸錯用題目,黃裳既然已經被黜落,為朝廷威信計,就不能再改易。朝廷事後若要補救,先從懲治考官開始。」

「如此謬論,知制誥難道就沒有封駁?」

「封駁?也要有膽子才成。中書舍人里面,有哪個願意與韓岡為敵?太後每次都站在韓岡一邊,當時王平章都在場,不也沒爭過韓岡?」

韓岡刻意在對自己有利的條件下,挑起與新黨的爭斗,並且大獲全勝。

這件事,在朝堂上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

因為考試結果不合權臣之意,制科的考官全數被趕出了京師。權臣如此蠻橫,在官場和士林中惹起了頗多議論。

不過來自京城各處的議論,一旦說到了這里,往往就會靜下來。

知閣試的四位考官,因為黃裳在論述上堅持氣學而將他刷落,這樣的舉動徹底惹火了韓岡。為了爭一口氣,寧可犧牲黃裳,也要將這幾個考官全都發配到外路去。

韓岡的脾氣和性格在這件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是寧可自殺一千,也要干掉敵人八百的蠻子脾氣。或者叫瘋子更合適一點。

很多人都不怕脾氣剛硬的對手,只要在官場上,總會有各種需求,這里面到處是利益交換的空間——再堅實的鐵塊,只要手段用對了,也能給鍛打成型。

但脾氣硬到只知道以直報怨四個字就不一樣了。他們對利益的看法與正常人截然不同,至少與官場上的慣例不同,讓人很不適應。

以韓岡在太後面前得到的信重,想要將黃裳給拉回到御試上,這不是不可能,最差最差也能讓黃裳在其他方面得到補償。但韓岡卻偏偏放棄了黃裳,硬是將蹇周輔四人踢出京城去。

除了泄憤之外,恐怕已經沒有別的解釋。到了韓岡這一級,又以他的聲望,他根本就不需要再拿人立威,殺雞儆猴是偶爾做,而不該天天做。

不過韓岡是不是泄憤,是不是以直報怨,現在都無關緊要了。王安石當面都爭不過韓岡,這新黨的勢頭怎么眼看著就往下掉。

好不容易在先帝發病後,才熬到的新黨大興,才過去多少日子,便因蔡確、曾布的作法自斃,韓岡的另立山頭,而變得四分五裂。

在過去,以韓岡對新法的態度,以及他與王安石的關系,在世人眼中,他即便因為堅持氣學,而與新學無法相容,但觀其行跡,至少也是個新黨的外圍成員。

不過現在,在經歷之前推舉宰輔之後,韓岡得到舊黨支持另立山頭,黨爭的苗頭已經明顯,而這一次的制舉閣試之爭,更是將黨爭的架勢徹底拉了開來。

盡管蹇周輔等四人就算去了西京的《資治通鑒》編修局,他們還能保留之前得到的館職。但三館秘閣之所以在朝堂中為人欽羨,就是因為這是天子的儲才之地,入此者無不很快便身居高位,更是得到聖眷的體現。

被趕出京城,可不是進入三館秘閣的官員應該享受到的待遇。他們理應在崇文院中近距離接觸到天子,從而得到天子的青目,擢任高官。或是知制誥,或是修起居注,又或是去烏台,便是出去做知州、都算是貶官。

但蹇周輔等人,就這么被趕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