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宴火(四)(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3757 字 2020-08-30

他不僅是對錢瑞說,也是對都所由在說,一眾廂吏頭點得一般整齊:「大府放心,小人等一定會用心做的。」

黃裳神色依然嚴肅,依汴陽坊的現狀,是開封城中最容易爆發疾疫的地方之一,容不得有半點疏忽。

如果說對突然而至的暴雨,都堂沒有辦法,只能硬撐著,那對災後的瘟疫,都堂只有四個字——嚴防死守。黃裳很清楚,要是他做不好,就是韓岡也難保住他。

十幾日的雨水,雖說只有開頭幾日是暴雨如注,之後的雨水是時斷時續,連綿細密,就連讓都堂憂心忡忡的洪水,也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全都離開了開封府界。而開封府目前最為緊迫的任務,非是防洪抗澇,非是災後重建,正是防病防疫。

暴雨來了,會垮塌的只有年久失修的屋舍,影響到的也只有進出京城的旅客,洪水來了,也淹不到開封府高處的地方,歸根到底也只會有不多的一部分東京士民會受到影響。

但瘟疫不同。

東京三重城垣內,不計軍籍,共計四十九萬在籍人口,五萬以上的流動人口——這又是一個新生詞匯——而且這流動人口,黃裳都不敢肯定只有五萬,就是聽到下面報出十萬,他也不會驚訝。

而整個開封府界,官民士庶共計一百五十萬有余——這是在籍的主客戶,不在籍的還要再添二十萬。

另外京畿駐軍,上至班直,下至廂軍,一京二十二縣,兵力總計十三萬有余,並入親屬,足有五十萬。

這還沒算未入籍簿的幼子,借用保赤局的種痘數目,開封府界內,七歲一下的孩童當有百萬。也就是說,黃裳治下,人口至少三百萬。

已經多到了讓黃裳心驚膽戰的地步。一旦瘟疫爆發,三百余萬人口,沒有哪一家能說可以安保無恙。

就像這一座汴陽坊,七百多戶人家、三四千生口都集中在一座里坊中,比起內城那種三五巨室占據一座里坊,人口稠密十數倍,衛生環境更沒法比,洪水過後,最是容易滋生疾病,尤其是烈性傳染病,一個人得病,當天就能傳染給十人,第二天就是一百人,第三天一千人,第四天還沒過去,全都得病了。

盯著一眾廂吏,黃裳再三叮囑,甚至威嚇,「防瘟避疫是重中之重,萬萬不得疏忽,一旦有事,本府不免都堂責難,爾等亦難逃罪責!」

都所由及其下屬皆悚然領命,錢瑞的黑臉甚至都白了,

見這一干廂吏如雷驚的蛤蟆,黃裳又把口氣緩和了下來,「如果爾等差事辦得妥帖,本府亦絕不吝賞賜。府中每年轉官吏員總有五六人,有年資高者,有德望隆者,亦有功績著於同列之輩,若是爾等當真能立下功績,本府又如何會吝惜一領青綠?」

一個巴掌一顆糖,對於普通的吏員、或是底層軍官來說,得入流品的官身,可是夢寐以求的好事,但那就跟天上的月亮一般,可望而不可及。但當真有機會能得到一個官身,為此而心動的絕非只有都所由一人。

比起剛才因畏懼而領命時的聲音,現在應聲的吏員們的聲音中充滿了熱情。

一硬一軟的揉搓過了辦差的廂吏,黃裳又招過汴陽坊的一眾父老,二十多人,基本上都是五六十歲的老蒼頭,個個老態龍鍾,在黃裳面前戰戰兢兢。

「爾等莫怕,本府來此,是奉相公之命,體察坊中災情,並督辦災後救助。」

黃裳素知兩位宰相,尤其是其中的一位,在民眾中的地位,一開口就提到了自家的頂頭上司,頓時就見父老們臉上憂懼的神色少了不少。

「自來大災之後須防大疫,此事事關爾等自家性命,萬萬不可疏忽。積水要盡快排干,淤泥也要盡快鏟除。毀壞的廬舍,清理起來同樣要盡快。這些都是易於滋生疾疫的場所。陰濕的地方要及時撒上石灰,可以消毒殺菌,衣物床褥要在太陽下多曝曬,這與石灰有著同樣的用處。

朝廷新近頒布的四害,鼠、蠅、蚊、虱,都是傳播疾疫的害物,一旦發現,要立刻滅殺,決不能疏忽大意。飲食上同樣要注意,外面的粥棚里面應該有鍋爐,能提供熱水,平日取水,就喝鍋爐里的開水,免得誤吃了不干不凈的東西生病,如果有人生病,要及時稟報里正、所由,不要拖延,以免耽誤了性命。

留在家里,只能請來一兩個游醫,醫生、醫工都請不到,外城的新生醫院,可是有正牌子的翰林醫官給人問診治病的。」

疾疫防治的事,父老們只有點頭的份,事關性命,聽得卻是用心。黃裳向坊內看了看,「此處低窪卑濕,先清理干凈,等秋天再來看如何改造,避免日後再積水受災。」

「本府知爾等家中無財,修不了屋,也租不了房,不過爾等無憂,相公們前日下令,災後開封城內多處需要重建、改造,亟需勞力,此事工錢不菲,兩餐不缺,爾等可以前去報名,以補家用。開封府內亦有便民貸,只要爾等集齊五戶相互作保,便可去往有司申貸,救眼下之急。」

難得遇上一個幫忙把生活、身家都考慮清楚的官,尤其是聽到了可以借便民貸,父老們是又驚又喜,借到了錢至少能撐過一個月了,有一個月的時間,去工地上掙工錢,也能把還貸、租房、修房的錢給攢出來。要是沒有利息低廉的便民貸,他們可就得去借利息要高出兩倍三倍甚至四倍五倍的高利貸,才能熬過眼前的難關。到時候被敲骨伐髓,說不定到兒孫時都還不清帳。

災民們千恩萬謝,黃裳再安撫了幾句後,就吩咐道,「走,去看看粥棚。」

暴雨洪水過後,開封城內連飯也吃不起的災民不在少數,朝廷為此就下撥了一萬石糧食,五千貫錢,用於短期內災民的日常救濟。

作為開封府中災情最重的幾處,汴陽坊也得到了一批糧食,以及腌菜之類的配菜。好幾日了,坊中居民的肚子,全都靠這批糧食熬出的稀粥來維持。

坊中絕大部分街巷的淤泥都沒有清除掉,也只能在里坊外側稍稍干凈點的地方,設了粥棚。

黃裳老遠就聞到了柴草味和米湯味,走到近前,才發現粥棚中,不僅僅有大桶的熱粥,還有一具鍋爐,時時冒著熱氣,里面正燒著熱水。

熱粥正在鍋中熬煮,看起來又濃又稠,插根筷子,估計能夠立起來,黃裳特意多看了一陣,方才回頭從一群村民中招了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問了幾句有關姓名、家世閑話,方才回到正題:「這粥跟前幾天比如何?」

小孩子立刻就回道,「回知府相公的話,前幾天也是這么多,這么稠。」

「倒是伶俐。」黃裳摸了摸小孩子的頭。帶著幾分發茬子的頭皮,摸起來沙沙作響。

五六歲的小孩子,問一句跟前幾天比如何,就能立刻明白自己要問什么,該誇一句伶俐呢,還是說教得好呢?

黃裳還是那句話,別死人就行。想想,回頭又把廂吏們給找了來。

「汴陽坊這邊的差事,辦得還算是不差。你們這些日子的功勞,本府都記著,之後論功行賞,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黃裳再一次提點,幾個吏員千恩萬謝,雖然論功行賞只是黃裳嘴上說說,但終究有一點點進步。

「不過……」黃裳臉色又是一變,特意拉長了聲調,似乎強調了話題的轉折,「汴陽坊在災中損失不少,接下來的百姓們的日子都不好過,兩位相公責成本府,這件差事若辦不好,前面的功勞也抵不了罪過。若是再有何事端,出了人命,本府是決不輕饒!」

一通帶著威脅性的囑咐之後,見幾個人呆若木雞,全都忘了回話,黃裳提聲一喝,中氣十足,「明白了沒?!」

一陣點頭,黃裳不耐煩的揮揮手,「明白就下去吧。也別害怕,方才說了,好好辦事,自有你們的好處。」

廂吏們誰也不敢怠慢,立刻退了下去,叫住了駐屯在汴陽坊中的所由,「錢瑞。」

其他人都遠離了馬車,錢瑞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在這里等候發落。

黃裳指著東面,「東面的兩輛車子是什么時候到的?」

方才黃裳過來的時候,就看見坊外停著兩輛與汴陽坊的貧窮截然不搭的馬車。不像是走親戚的,也不像是出來做好事的。

「回大府的話,今天一大早就來了。」

「是什么人?」

錢瑞猶豫了一下,「小人不敢說。」

黃裳不耐煩,「讓你說就說。」

錢瑞向左右看看,低聲道:「都是穿著朱衣,小人就沒敢多問,只知道是從睦親宅那邊來的。」

「做什么?」

「是來買地的。」

黃裳的臉色先是微微一沉,隨即就化為了能幾乎將人凍結的冷笑。

雨還在下的時候韓岡一系的官員,全都被加以警告,嚴禁發國難財。韓岡從不說違反者會怎么處罰,可誰都清楚,一旦被韓岡打入另冊之後,想要翻身,這輩子都難了。

黃裳也聽聞章惇那邊同樣警告過了。

章、韓兩方的勢力占了朝堂一半以上,兩系重臣各自親朋好友無數,雖然時間還不長,可風聲在都堂和議政中倒是傳遍了。

至少短期內,議政之中,應當是沒人膽敢公然的從災民身上剝皮。

但宗室就不好管了,皇帝的話都不怎么聽,都堂開出的禁令更不會聽……看到賺錢的機會了,趙家人就像惡狗撲食,還是這么不知收斂,

是個好機會呢。

不過這個念頭在黃裳的腦海中也就停留了不到十秒,接見並安撫過汴陽坊的居民,勉勵過災害救治的主管,下達了幾個有關災後賑濟的准備,黃裳就回到馬車中,趕往新城外安置傳染病號的專業醫院——

「去新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