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七章,孫中山去世(二)(2 / 2)

三月十九的上午,孫中山先生靈柩就要放到公祭的地點中央公園了,早上,孫中山先生的靈柩由由當時的國民黨幾位大佬級人物汪精衛、張繼、宋子文、戴季陶、吳玉章等人,還有共產黨員李大釗等,抬出協和醫院的南門,經王府井、東長安街、天安門然後到達了社稷壇拜殿靈堂,就在孫中山閑的靈柩從醫院到達追悼會地點的路上,沿途恭送的群眾達十幾萬人。

到達公祭的地方以後,靈柩便安放在庄嚴肅穆的靈堂內一座50厘米高的櫬台上,並且四周用銅欄圍繞,靈柩前擺滿了鮮花,上方懸掛著孫中山先生的遺像,兩邊是孫先生的遺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在公祭儀式,孫夫人宋慶齡身著黑色素服率領著孫中山先生的兒子孫科親屬親自守靈。

從3月24日開始至4月2日,舉行了隆重的正式公祭和吊唁活動,短短數天內來靈堂簽名吊唁者達74萬之多,要知道北京當時全市人口不過200余萬。當時的中央公園內花圈、挽聯無數,公園內的各個角落都成了贊頌孫先生,並且支持孫中山閑的革命理論,反對段祺瑞政府,聲討帝國主義的場所。

在公祭活動結束以後,4月2日上午,孫中山先生的靈柩就用汽車運送,而孫夫人的親屬則乘馬車隨著靈柩車送行。靈車經西長安街、西單牌樓,出西直門至香山,一路上有幾十萬的群眾步行將孫中山的靈柩車送至西直門。下午4時到達了靈柩的要暫時放置的碧雲寺,靈堂則是設於普明妙覺殿,靈柩安放在殿後的金剛寶座塔石龕內。據說在北伐戰爭期間,張作霖眼見北伐軍節節勝利,步步緊逼,疑為孫中山先生在天之靈佑護,曾想毀壞孫中山的遺體,但由於眾僧人的保護照料,張作霖未敢動手。

1929年5月,南京中山陵竣工。5月22日,在碧雲寺舉行了隆重的孫中山遺體改殮儀式。5月25日在天安門前舉行孫中山奉安迎櫬紀念大會。5月26日下午5時,移靈專車離開前門火車站開往南京。

在北京對孫中山先生舉行隆重的公祭儀式的同時,遠在廣州,剛剛結束了東征的黃埔軍校的所有的學員,也在深切的的追悼著孫中山新生,由張心所在的教導二團二營,張心則是參照後世的方法,向營長建議,命令全體官兵,在晚上手拿蠟燭,席地而坐,給這位我們中華名族的一代偉人祈福,祝願他在天堂能夠一路走好。劉堯宸則采納了張心的建議,在四月一日的時候開始為孫中山先開始舉行追悼活動,在結束以後,還在營長劉堯宸的帶領下面朝北京的方向宣誓,表示在場之人絕會不辜負孫中山先生的對他們的期望,他們一定努力奮斗,來完成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

不好意思,由於我非常的的崇拜孫中山先生所以的他的去世我就寫的多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