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九 回北京(上)(2 / 2)

除去後宮的妃子們和孩子們,短毛這邊還特意為崇禎皇帝本人准備了一套禮物——這位歷史上著名的悲劇皇帝最喜歡什么呢?這個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問那些明朝使臣也都說不知道……或者是不敢說?但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這位大明朝的末代皇帝畢生都在為國家的財政問題發愁。

於是穿越眾決定送給他的禮物也非常直接:正面刻有崇禎皇帝頭像,背面印有「崇禎通寶」字樣的金幣和銀幣若干,規格與他們先前鑄造的洪武通寶壹圓版相同。

金幣五百枚,銀幣一千枚,數量不多,但勝在鑄造精美,其中皇帝本人的頭像尤其出色——這次還是由那位以前畫漫畫的小王同志負責錢幣圖樣的繪制,朱由檢的形象是根據大才子錢謙益提供的多幅白描線圖作為底稿,又特意做了點藝術加工——當然是要往好的方面。

本著「要突出這位皇帝堅毅品質」的要求,王克晨同學模仿了切格瓦拉那張著名照片的姿勢神態,用上去之後果然效果極佳,用凹凸感表現出的版畫陰影效果令大才子錢謙益都驚呼妙極,為此他還專門畫了好幾幅類似的水墨圖樣,卻怎么也表現不出錢幣上那種「勃勃英武之氣」,這使得他大感沮喪。

送上這批錢幣作為禮物當然是有其目地,而且效果立竿見影:本來那個來自南京戶部的官員一直咬定說短毛不能自行鑄幣,但在到這份「貢品」之後馬上就不再羅嗦了,反而改口詢問能不能互相交流鑄造技術——天曉得皇帝到這樣的禮物後會是什么反應。朝中人人知道當今天子性情剛毅,而錢幣上的頭像正是投其所好,說不定這些短毛還真能就此得到鑄幣的特許呢。

為了避免有人再把「皇帝頭像上錢幣不合禮儀」這類說辭拿出來挑事兒,短毛又額外附贈了大號展覽板一塊,上面貼滿迄今為止短毛所繳獲到的各類西洋錢。金銀銅鉛各類貨幣都有,下面標明所屬國家和幣值——提前告訴對方「西洋慣例如此」,想必能堵住那些保守派的嘴。

……凡此種種,光是贈送給皇帝一家子的禮品就裝了滿滿一船,再加上錢大人為朝中同僚們帶回的諸多「土儀」,以及代表團成員們自己購買的貨物……最終代表團不得不緊急要求廣州方面再多派兩艘大福船過來,這樣才能裝得下他們所帶走的各類物品。

帶了這么多東西,回去時若走陸路那可有得爬了,安全性也很成問題。所以錢謙益在回程方式上也全盤接受了短毛的建議——全部走海路,直接去天津港口靠岸。前往天津要經過山東叛亂區,依他本來的性子,是絕對不敢冒這種風險的。但眼下,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他老錢也豁出去了!

大明崇禎五年的一月末,陽歷三月二十,恰好是春分這一天,臨高紅牌港的碼頭邊,三艘大福船披紅掛彩,岸上鑼鼓喧天,舞龍舞獅班子跳得正歡。大明帝國前往瓊州府招撫南海髡人的一干使者在船上頻頻揮手,向前來為他們送行的瓊海軍一干人道別。

這一個月來明朝使者團在島上和短毛相處極為融洽,感覺壓根兒不象是進了反賊窩,到如今分別時竟然頗有依依惜別之感。不少人都在盤算著下次有機會最好再能來一趟——下回一定要帶足銀錢,從島上販一批貨回去少說也能頂個兩三年開銷。

「招撫大使」錢謙益到現在還沒上跳板,仍然站在碼頭上與幾位短毛軍的大頭領殷殷話別。這時候的錢某人滿臉紅光,精神旺盛之極,恐怕就連當年初登桂榜,金殿題名之時,也不如今天這般興高采烈。

——當然高興了,他錢受之苦心孤詣,干冒奇險,來到這天涯海角的蠻荒之地,就是為了借助招撫之事重回大明朝堂。比起當初的一介書生,已經品嘗過權力滋味的人,一旦失去自然更加刻苦銘心。到如今,總算大功告成,眼著又能重新飛黃騰達起來,豈能不樂?

--------------------------------------------------------

距離前十五還差幾票了,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