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九 家鄉的景色(2 / 2)

在又一次從談判桌上退下來之後,其實一點沒吃虧的茱莉依然發出了抱怨的聲音——對她來說沒占到大便宜就是吃虧了。旁邊正為她整理資料,順帶著幫忙泡咖啡的小秘書許春蘭立即抬起頭:

「既然總經理不喜歡他們,趕走就是了,本來這些人也是被廣州趕出來的么。連大明都不接納的客戶,我們為什么要待如上賓?」

這小姑娘現在其實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幾次茱莉不在瓊州府的時候,都是由她負責維持貿易公司的日常運作,倒也干得井井有條。不過只要茱莉一回來,她總是立即收斂精明,安安心心待在人生偶像身邊做個端茶送水的小丫頭,茱莉幾次想安排她去別處擔任個小主管什么,卻都被拒絕。可以說,對於許春蘭她們這一批小秘書來說,茱莉就是她們的天,如果女經理對誰不滿意,小秘書們一准同仇敵愾撲上去,哪怕用牙齒也要咬下對方一塊肉來。

面對有些過於熱心的小部下,茱莉禁不住尷尬笑了笑:

「噢,不,趕走可不行,我們好不容易才把人吸引過來呢。通過這些阿拉伯人可以聯系到奧斯曼土耳其,那可是強盛堪比羅馬的大帝國,市場無比廣大,也就是大明那些笨蛋官僚不識貨,才把這些人推到我們這些來了……」

這些阿拉伯客商之所以來到海南,很大程度上要拜大明帝國那死板的外貿政策之賜——大明朝實施所謂「堪合」制度,理論上,即使是來自藩屬國的船只,也只有被明政府承認,擁有「堪合」的朝貢團才能獲得在港口貿易的資格。在明嘉靖年間為了爭奪進貢名額,日本的兩個朝貢團還自相殘殺過。雖然到後期管理松弛,入港之船只要賄賂官員就能被允許貿易,但也正是因為沒有規矩,港口官員和監查太監貪得無厭,隨意制定征稅標准,也著實令海商們感到厭煩。

以前他們沒得選,但現在不同了——基本上,只要有海商在廣州碼頭上顯露出失意或者喪氣的模樣,旁邊就會有個閑漢子湊上來……

「誒,這位客人,廣州府的貨物不合您意?哦,沒文書不許貿易?那有沒有興趣到瓊州白沙港去,那里有個非常大的市場,貨品比這邊豐富百倍,而且也不要什么朝廷文書……遠?不算遠,這里往南順風兩天就到。要不信我跟您一起過去,到時候您覺得合適隨便給兩個賞錢就是了。」

——就這樣,一批又一批在明朝官員那邊碰了壁的海商報著試試心理來到海南,當然只要他們進了白沙港,到大市場里面隨便逛逛,再到貿易公司的活招牌「水晶宮」,就沒一個想走的。帶他們過來的閑漢往往能得到一份不錯的賞錢,再搭個便船返回廣州,繼續進行「帶路黨」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大明沿海港口的閑人們開始加入「帶路黨」行列,不僅僅是廣州,包括福建那邊月港,泉州,寧波等地也陸續有交易船動身前來海南瓊州。這里除了貨品豐富外,碼頭人員那遠比明朝官員高效而實際的管理方式也令這些海商非常滿意。

而瓊州府也因此而幾乎變成了東南亞有色人種展覽會,每天都有大量各式人等登陸。港口碼頭不分白天黑夜總是人聲鼎沸,幾乎成了一座不夜城。包括王璞在內,許多明朝本地人都對此驚嘆不已。但在穿越眾眼里,眼下這情形卻是再熟悉不過——後世任何一座城市的夜市都是如此。

「不容易啊,來到海南島三年,總算把這里改造的有點像家鄉了……雖然只有這一小塊地方。」

某個晚上,當茱莉與胡雯並肩站在貿易公司的六層小樓頂上,望著碼頭那邊一片光明時,禁不住發出如此感慨——這很可能是整個東南亞地區最為明亮的地方了。

而旁邊胡雯則滿懷信心的揮舞著手臂:

「現在就這么一處,但是遲早,我們會讓中原大地上處處如此的,我們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