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二八 鄭大將軍與心靈雞湯(上)(2 / 2)

然而現在,雖然鄭家靠著賣私鹽和跑日本航線大發其財,終究還是老老實實做生意那種類型。將本求利,比原先歷史上直接明搶肯定是差得多了——有瓊海軍壓制著,後一條路是想都別想了。而在仕途上,雖然不久之前的淡水河口一戰也同樣是取得了相當輝煌的勝利,但在人家瓊海軍全滅西班牙遠征艦隊的戰果面前,這次勝利在朝廷里也就激不起什么波瀾。最多人家說一聲「噢,南面又贏了啊……」,便揭過去。

更苦逼的因為有瓊海鎮艦船參與了這次戰斗,朝廷便理所當然免除了對鄭家進行戰後封賞的義務——當初瓊海軍接受招安時與大明朝約定好:瓊鎮對外作戰,贏了不需要朝廷獎賞。輸了也不用大明撫恤,反正一切自理。不過同樣的。朝廷也不得對他們的戰利品指手畫腳。

在實際操作中間瓊鎮是遵守了自己的諾言,但大明朝廷可就有點不地道了——厚著臉皮要大船就不說了。就是在前一條上,明朝那幫目光短淺的官僚把「瓊鎮作戰」的概念給擴大到了所有「瓊鎮參與過的戰斗」——比如前次登州之戰,結束後朝廷本應派發出去大量的官帽子作為獎賞,賞功銀子更是沒個上百萬兩打不住——如果當真完全按斬首賞格辦理的話。

但以朱大典為首的文官們在戰後記功時采取了非常嚴苛的標准,幾乎是一顆腦袋一顆腦袋的跟那幫丘八算賬——這些人明明是被短毛銃炮打死的,你割個死人腦袋就想來報功?最終那黃縣城池乃是朝廷雇佣了瓊鎮的雷神火炮方才得破,你們報個破城之功上來也不怕丟臉?

……種種東折西扣的計較下來,那幫原本興高采烈,以為打了勝仗總能混個大彩頭的軍將們個個都鬧了個灰頭土臉,而且他們還不好反駁——那一仗確實基本是瓊鎮兵馬包打了全場,他們就算有過上場機會也沒能把握住,到最後還是靠了短毛那恐怖的雷神火炮才最終取勝,這一點多少只眼睛看著,想賴都賴不掉。更不用說那幫進士文官個個伶牙俐齒的,無理都能攪出三分來,這回占了道理,更是絲毫都不肯讓。

於是,等到計功完畢後人們才發現:平定登州叛亂那么大的功績,真正頒發出去的獎勵卻不多,大頭功勞都記在了瓊海軍的頭上。但瓊海軍本身卻沒有因此得到任何獎賞——就算不考慮他們跟大明朝廷的約定,那姓解的滿嘴胡說八道,朝廷不嚴加治罪就算客氣了,還想得賞?

到了最後,除了關外遼鎮出於籠絡目的還賞了些銀子,另外還有統兵文官和監軍太監的「運籌帷幄,隨軍贊化」之功不關短毛鳥事,照樣要大力封賞外,其它各路援軍大都是怎么來的還怎么滾回去。對那些離得遠的,比如川軍之類,朝廷能給報銷一部分路費糧餉已經算是額外開恩了。

而那些負責記功的文官和太監們則高高興興向皇帝匯報——他們不但為國庫節約了大批銀兩,同時還成功把諸軍的怨恨都歸結到了短毛軍身上——文官們可是最擅長這種挑撥手段的。那些失望而歸的地方部隊都在抱怨短毛搶功太狠,明明自己又吃不到啥好處,非把功勞都搶過去,損人不利己白開心么。

至於以後再有這種事情,地方部隊還肯不肯踴躍前來相助……那誰在乎?反正大明朝跌跌撞撞走到現在,也延續二百多年了,連皇帝都給人俘虜過,總能撐得下去的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