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零 一步到位(中)(2 / 2)

「唯一的麻煩是需要攜帶兩種子彈……不過這也不算什么大問題。另外就是自動手槍的槍口上跳問題比較嚴重。用得不好根本打不著人,需要多加練習才成。」

趙立德興致勃勃的談論著自動手槍的種種優劣之處。他的情報部門對於這種武器的需求更甚於軍隊——情報員不可能扛著步槍招搖過市,以往只能靠少量仿制的五四手槍撐場子。但八發的彈容量和扣一次扳機開一槍的半自動模式在緊急關頭往往就顯得不給力。而以這個年代普遍的衣衫裝束。藏一支二十響在袍子里,那是完全看不出端倪的。必要時掏出來掃上一梭子,任你什么朝廷高手江湖大俠統統都只有撲街的命。

面對大伙兒的熱烈反響,機械組那邊卻反而顯得有些冷清,馮宇飛和徐慧二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由徐慧站出來給大家潑一點冷水——自動武器好是好,但是以工業組目前的加工能力,大批量生產這種全自動槍械還是有點勉強。

「怎么會呢?咱們不是連仿ak47的五六沖都能造了嗎?盒子炮可是比ak47都要古老許多的武器,怎么會生產不了?」

葉孟言一聽就跳了起來,徐慧卻不急不躁的,拉上黃建成,又給大家上了一通技術課。談了許多諸如鋼材性能,機加工精度等方面的細部問題,把類似於葉孟言這種技術門外漢聽得頭昏腦漲,最後好不容易,才從那一大堆技術名詞中聽出一個大致意思來:

——以瓊海軍目前的技術水平,大約只相當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技術加工能力。那么,與之相配套的武器研發也差不多應該就是那個時代的產品——火炮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槍械的話原本也應該先走一遍栓動步槍的老路:比如毛瑟98k,恩菲爾德,莫辛納甘水連珠,三八大蓋之類,拉一下大栓上一回彈,然後再慢慢轉到利用活塞導氣原理進彈的自動/半自動武器上。

不過誰讓瓊海軍這批人是開了掛的呢,他們的技術儲備要遠遠超越他們的實際加工能力。對於槍械武器的未來發展道路也無比明晰,再加上還有兩支現成的五六半作為仿制模板。所以在槍械選擇上,工業組直接跳過了栓動階段,也根本沒去發展一味追求高射速和遠射程的全威力彈葯,而是從一開始就直接走在了只需要中等射程,同時盡量追求射擊精度和易用性的路子上。

所以馮宇飛所說的「一步到位」,本質上是指他們的槍械設計已經超前了,超越了當前的技術生產能力。當然工業組既然敢提出這個方案,當然也是反復權衡考慮過,徐慧和黃建成覺得他們有把握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那些難點了,這才同意直接上的五六半。

但是半自動武器可以適當利用設計上的先進性超前一些,自動武器就未必了——扣住扳機噠噠噠一梭子打出去確實很痛快,但那對於槍械機構的可靠性要求可遠非一槍一槍的半自動武器所能比。尤其是槍管和槍機方面,金屬材質的疲勞程度會遠遠超越半自動武器,出故障的幾率自然也大增。

「那五六沖怎么能生產呢?」

葉孟言依然記著他的ak47,而徐慧也給了他一個很明確的回應——因為ak47是老毛子的設計!毛子貨粗糙皮實,不挑材料不挑技術,只用最普通材料,最簡單工藝,卻偏偏能達到一個較為優良的效果,這種特點在ak47這款武器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故此哪怕以瓊海軍當前的簡陋技術,仿制毛子貨還是有點把握的。不過卻也不敢大量制造,所以才只答應先小批量生產,在實踐中再慢慢改進。事實上選擇仿制前蘇聯sks步槍的五六半也是同樣考慮,而半自動步槍可靠率又更高,所以才敢直接進入大批量裝備階段。

但現在軍事組要求的毛瑟自動手槍——那是德國人的產品!而德國貨向來以精密和追求完美著稱。歷史上的毛瑟軍用手槍誕生於一*五年,但那時候只有個半自動版本。後來經過一些「小小的」改動使其擁有了全自動速射能力,駁上木殼槍套後甚至能當沖鋒槍使用,這才是軍事組需要的武器。

但偉大的德*工部門用了多少時間來完成這個「小小的」改動呢?——整整三十五年!直到一九三一年才出現擁有快慢機的速射版本毛瑟軍用手槍。當然這其中也有作戰思想和戰場需求的改變等多種原因,但德國貨精密而難以改動的特性也在此體現了出來。

「當然,軍事組一定要求的話,我們也能造得出來。但槍管,槍機以及其它各種零部件的壽命恐怕難以和歷史上的原版相比。造出來的成品最初肯定沒問題,但是在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卡殼卡彈的幾率恐怕會大大增加。而對於一款自動武器來說,這將是最致命的缺陷。」

徐慧的實話實說讓剛剛還興奮不已的軍事組成員全都沉寂下來。如果說先前沒提到也就罷了,可現在明明有這么一件好東西在前頭,卻由於某些「技術原因」而可望不可即,這滋味可不好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