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一 一步到位(下)(2 / 2)

如果不考慮帶有作弊性質的五六半,馬克沁和七五炮。這才是瓊海軍當前工業實力的真正體現。而工業組原本的計劃便是用七五炮取代青銅炮,用五六半取代紙殼槍。再加上一款全自動的馬克沁重機槍,在他們看來這已經是脫胎換骨的改進了。瓊海軍光是憑借著這三種武器。只要他們自己不主動把技術擴散開,相信至少在今後的幾十年中,應該都可以確保在武器裝備上的絕對優勢地位。

不過正如所有的技術交流活動一樣,哪怕設計方考慮得再完善,使用方永遠都能提出新的要求。馮宇飛原以為軍事組會高高興興接受工業組所提供的技術升級服務,沒想到人家一點不客氣的直接提出了更多要求。

當然這並不是壞事,軍事組畢竟是最終使用者,他們提出的要求比工業組自己考慮得更加切合實際——比如在軍隊開始全面換裝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陸軍其實根本不急於裝備七五炮,除少量用於訓練外,新生產出來的七五炮全部讓給了海軍。而陸軍官兵只想要七零炮——也就是馬千山提議的日式九二小炮。因為對於既沒有反炮兵壓力,也沒有壓制敵方火力點需求的瓊海軍來說,七五炮能干的活兒七零炮基本上全都能干。但七零炮才二百多公斤重量,外加能拆解開來分散運輸,由此在隨軍能力上帶來的巨大機動優勢,就絕非重達一點二到一點五噸的七五炮所能企及了。

在槍械上也是類似,士兵對於五六半自動的優異性能當然不會有任何意見,但駁殼槍輕便且能連發的特性使得它的使用需求遠遠不止軍隊內部。和七五炮一樣,很長一段時間內陸軍也沒能裝備上駁殼槍。不過這回並非是陸軍不想要,而是壓根兒排不上號——由趙立德與敖薩揚所負責的諜報與城管部門幾乎獨占了所有新生產出來的駁殼槍,之後好不容易等產能寬裕一些了,茱莉的商務部門又插了進來。

——沒錯,商務部門!以往瓊海貿易公司只是老老實實躲在瓊海軍武裝保護范圍之內進行貿易的。在自家直接控制的地盤之外,基本都是通過當地人轉手,這樣雖然安全,但利益損失也比較大。

而隨著瓊海軍工業規模的大擴張,這個集體對於物資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委員會對於軍事力量的使用卻又控制的比較嚴格,於是貿易公司不得不逐漸脫離軍隊保護,前往那些瓊海軍武力尚未抵達的地方親自做起生意來。在此過程中各種危險當然免不了,而貿易口同志要求有充足的武器裝備也是理所當然。就算是軍方也不敢跟他們爭搶——軍隊全面換裝所需要的大量物資原材料,還指望著貿易公司去弄來呢。

到後來,由貿易公司直轄,普遍裝備著駁殼槍的武裝工作隊甚至普遍被外界當作了瓊海軍的先頭部隊,一手揮舞著大把銀元,另一只手中則暗握駁殼槍的貿易公司反而成為了瓊海軍勢力對外擴張的急先鋒。若是工作隊搞不定的地方,就輪到正規軍出場,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內,軍方內部都自嘲說他們成了貿易公司的雇佣兵。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公元一六三三年,一月,瓊海軍完成了這場對他們影響深遠的武器升級會議。在此後的一兩年中,他們開始逐步淘汰掉那些原本只是過渡性質的舊武器,轉而全面裝備對這個世界來說絕對屬於黑科技的新家伙們。

出於對後世那支偉大軍隊的尊重以及懷念,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和五六式沖鋒槍依然保持了原來的名號,盡管後來很多人對「五六式」這個代號迷惑不解,但短毛們堅持要這么叫,外人也管不著,包括五四式軍用手槍也是如此。

「七五小姐」的正式名稱為「一六三三年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九二炮則為「一六三三年式七十毫米步兵炮」,軍隊中則被簡稱為七五炮和七零炮。

駁殼槍的正式名稱為「三三式全自動軍用手槍」,不過和後世一樣,這東西在民間很快有了許多花名俗稱,從瓊海軍內部流傳出去的「駁殼槍」是使用最為廣泛的,其次便是「二十響」和「大肚匣子」——不得不說「只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這句話還真有道理,即使提前了幾百年,人民群眾還是一下抓住了這種武器的最主要特色。

馬克沁重機槍的名字也沒改,以至於有段時間內大明朝廷一直在四處秘密尋訪一個名叫「馬克沁」的人——大明的官員仔細調查過了:瓊海軍一百三十九名「真短毛」中並沒有叫這個名字的。而既然這件軍國利器是在瓊鎮立足於大明好幾年後才冒出來,又能以此人姓名為號,肯定是這個人在其中起到重大作用了。

找!一定要把這個能工巧匠找出來!後來甚至連後金政權都加入到這場人才爭奪戰中,而且他們全都得償所願了——數年間從各地陸陸續續冒出來,自稱叫「馬克沁」的工匠沒有上百也有好幾十。

當然,真正知道如何制造那種可怕連發機關銃的,一個都沒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