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九 實質性問題(上)(2 / 2)

「派過去的人皆是千挑萬選,一時俊彥。怎會為區區一些阿堵物就忘了聖人教誨。」

提起這方面話題,錢閣老頓時就很得意,明朝外派到短毛領地上的官員在前期沒啥人敢去,他老錢只好安排自己的親信門人弟子,以及忽悠了一批東林黨中的熱血青年前往。而後續證明那幫人去對了——現在外派到短毛轄下已經被視為宦游之地的首選。從前到文選司去求外放的,最佳目標大都是南直隸以及蘇杭一帶。而現在求爺爺告奶奶的全都巴不得外派瓊州或台島,或者哪怕是洋夷土著盤踞的呂宋也成——除了能拿到短毛的高額補貼外,去干個年把年。在吏部考評上就往往會被打上個「經濟之才」的標簽,回來後必然高升大用,絕對屬於優等肥缺。

在座諸人中周延儒周大首輔其本職恰恰是吏部尚書,專門分管官員派遣的,對此當然心知肚明。只是他不可能公然去給短毛唱贊歌,所以只是笑笑便罷。

郭逸也只好笑笑,從大明本土派來的官兒當然不可能個個是聖人,他們之所以在瓊台呂三地表現得特別乖,主要還是這三地制度足夠嚴密——瓊海軍實施的制度可是根據後世官僚體系設計的,用來約束幾個明朝讀書人肯定是綽綽有余。

而且趙立德在給他們作「崗前培訓」的時候。也把其中利弊分析的很清楚:你老老實實干別亂伸手,三年任期下來光薪水加補貼,至少一千多是穩拿穩的。再加上在商貿方面的合法進項。一任下來兩三千金的收入在六七品官員中也很看得過了,況且未來還有大好的前途可期。

可要是貪心不足還想在規則之外撈一把……甚至不用咱們短毛親自出手,周圍虎視眈眈等著找岔子把你擠下去好取而代之的本地「公務員」就有一大把呢。更不用說給退回大陸後肯定會面對恩主及上官的怒火了——其間該怎么選擇,能考中科舉的肯定都知道。

只是這些話就沒必要在這兒細說了,畢自嚴也只是有感而發隨口提及,之後並未深談,依舊是把話題扯回了開銷方面:

「按朝廷制度,縣治之設,理應有知縣。縣丞,主簿。典史各一,朝廷主要只負責這四人俸祿。再算上少量雜佐。也就是說一縣之中,官員俸祿每年加起來不應該超過一千五百兩。瓊州島上一府三州十縣,官祿所費,五萬白銀足矣。而台灣呂宋二地俱是新設,府縣尚未定論,官吏亦是不足,老夫取瓊州之半計算,三地相加,一年十萬左右的官員開銷,差不多了吧?」

對於畢自嚴自信滿滿的推論,這一回郭逸卻是冷靜搖頭:

「老爺子,這回您算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

六六六棋逢對手(下)

「哦?願聞其詳。」

雖然是被一個年齡比自己孫子還小點的年輕人當面說錯,畢自嚴卻一點沒有被頂撞的惱怒,反而顯出興味十足的表情。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端了誰的碗,就服誰的管。您說大明一縣只需負責四名主官的俸祿,可我們都知道光憑四名主官肯定是控制不了一座縣城的。他們必須要有大批僚佐人員輔助。而這些人也不可能把嘴巴扎起來,他們肯定也要有收入,而且這收入還要足夠高,以對得起他們手中掌握的權力——那么這筆錢由誰來出呢?如果是縣官,那么那些僚屬只需要對縣官本人負責;如果是當地大戶,那么他們就會變成大戶募養的走狗——誰給錢聽誰的,天經地義。」

郭逸說的興起,一時間大概忘了自己身在何方,竟然拿出了平日里在夜校里給學生上培訓課的勁頭,鏗鏘有力道:

「官府是什么?官府是體現統治階級意志的工具!我們控制著那三地,所以當地的行政人員必須要貫徹我們的意志——但這前提條件是我們要能保證他們的經濟收入。不把牧羊犬喂飽了,就不能責怪它們會去偷吃羊群啦。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種事情,也只有朱……能干得出來。」

郭逸本來順嘴就要嘲諷一下朱元璋的——養成習慣了。平時他們談論起明朝政策時,十有*最後都是以對那個乞丐皇帝的的嘲笑而告終。不過在最後關頭他總算想起這不是在海南島上的夜校中給自家學生上課,才硬生生剎住了車——在自家課堂上說這些話的好處是可以逐步潛移默化,消解掉那些農民學生對皇權的敬畏。但在明帝國的京師這邊,當著一幫子大明朝頂級官僚的面開嘲諷,郭逸畢竟不如解席那樣「有膽色」。

其實對面幾個官兒已經聽懂了,但他們都不約而同做出一副啥都沒聽見的架勢,連眼睛都沒眨一下,完全就把郭逸這段發言給忽略過去了。

畢自嚴也依然笑眯眯的,接著郭逸前一句話道:

「照這么說,你們是把所有官衙吏員和白役都給養起來了?可難道就不怕重蹈前宋時冗官冗費之禍么?」

「冗官冗費?」郭逸嘿嘿一笑,「不干活光拿錢那才叫冗官,可是畢老爺子您自己也是堂堂一部尚書,您應該很清楚行政工作需要多少人手哪。別的不說,光是我們瓊海軍下轄的財政部門,就有好幾百人規模,否則怎么應付得了那么多的開支項目呢?」

「好幾百人?」

郭逸這句話說出口,卻見對面幾位尚書大人臉色均是變得十分古怪。過了片刻,卻還是畢自嚴沉吟道:

「老夫所在之戶部,司掌天下財計。大明兩京十三省,一百四十府,一百九十三州,一千一百三十八縣……舉凡各地賦稅,口算歲入,官員俸祿,糧餉分發,諸務盡集於斯。然而部內堂官僅有七十四人,僚屬雜吏一百六十五人,加起來總共還沒超過二百四啊!」(未完待續。)

ps:看到內容不對的朋友,請勿著急,這是在進行防盜測試。請半小時以後再來看正確內容,謝謝。半小時之內肯定會調整過來,如果發現沒改,應該是系統緩存問題,重新載入一下就好。如果用手機閱讀,要把這本書先刪了,再上架,就能更新手機新章節了。大家試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