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八零 兒童營(上)(2 / 2)

到如今兒童營里的課程已經非常正規:上午教文化課念書識字,下午教體育課——其實就是讓教官帶著孩子們玩耍,不過其間夾雜著鍛煉身體和培養隊列意識的內容。晚上吃過飯之後再排成幾支隊伍,按序把孩子們送往各處營地,回到父母身邊去。

理論上加入兒童營是自願的,可來可不來。可實際上非但所有難民營的孩子都跑了來,就連東江軍那邊都把他們的子女都塞了進來。說是限制在十二歲以下,實際上很多十三四歲的都虛報年齡混了進來,反正這些孩子由於營養不良,普遍都頗為矮小瘦弱,少報個一兩歲根本看不出來。

至於原因則很簡單——兒童營里包一日三餐。而且這里的伙食標准比瓊海軍自己的還要高:非但能保證每天都有葷腥,後來等補給更加充裕了一些後,更按照吳南海所設定的營養標准,兒童營里給所有小孩子每人每天發一個雞蛋!

起初幾天為了這一枚雞蛋在營地里還鬧出不少事情來——有內部恃強凌弱吃完了自己的又去搶別人的,也有外面人厚顏無恥搶小孩子東西的,不過這股歪風邪氣很快就被壓服下去——瓊海軍第三團曾經在登州把數萬叛軍俘虜都管理的井井有條,對於此類事件有足夠的處置經驗。短毛給人東西足夠大方,抽起鞭子來也是毫不客氣,糖果與皮鞭結合起來,才能保障最佳的教育效果。

而解席自己也常常專門挑在飯點過來視察,查驗撥付給兒童營的食材物資是不是真正用在了孩子們的身上。就他本人而言,這種視察可能還有另一層含義——每次看見那些小孩子捧著飯盆吧唧吧唧吃的開心,老解眼中便會呈現出一種溫柔之色,似乎是聯想到了自己身上。

「我記得從前還沒過來的時候,每次去表弟家做客,看他們哄家里那個小祖宗吃飯真是件大工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四個大人圍著轉圈兒,哄半天才肯賞臉吃上一口……還是這個時代的小孩子聽話。」

「這是自然,讓你那表侄子真正挨過幾次餓,肯定也老實了。」

陪同他過來的龐雨隨口應和道,同時仔細看了看那些孩子的氣色:

「還不錯,大部分都恢復過來了。」

——小孩子果然是適應能力最強的,即使才過來時一個個都面黃肌瘦,有些還患有一定程度的營養不良疾病,可在這兒吃了個把月飽飯,有了充足的營養補充以後,倒也顯得白白胖胖,甚至漸漸呈現出一個正常兒童應該有的嬰兒肥來。

「他們可是我們瓊海軍的未來哪,可不能輕忽對待了。」

解席正在得意洋洋自吹自擂,忽聽旁邊又傳來一個冷冰冰聲音:

「可惜你們明明是有能力從滿洲人手中拯救更多『未來』的,卻偏偏只想著逃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