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聖駕至揚州(2 / 2)

不得不說,這王錦的技能點一定是點歪了,滿腦子都是這些小心思……為了挑一點毛病,還真是挖空了心思啊。

大家都知道,聖駕要去的是上頭庄,可現在突然選擇兩里外的宋村,這顯然是要突然襲擊,搞的這揚州上下的官吏措手不及。

如此一來,倒是真正將弄虛作假的可能徹底的杜絕了。

只是……你特么的琢磨了一天,就瞎琢磨這個?

李世民冷哼,目光卻落在陳正泰的身上。

陳正泰倒不以為意的樣子,只是微笑道:「你真想去宋村?」

王錦就冷冷道:「當然想去。」

陳正泰道:「其實那上頭庄,因為災情波及的不多,所以揚州都督府並沒有重點關照。而宋村一帶,卻因為受害最嚴重,揚州都督府格外的重視,因而說起來,宋村現在的情況,可能比上頭庄要好一些,你確定要去那里?」

王錦一聽,心里就冷笑了!

哼,收起你這故布疑陣的把戲,老夫為官多年,你這點小伎倆,會看不透嗎?不就是不敢讓我們去宋村,所以故意說這宋村的情況更好嗎?

我王某人,見識得多了,豈會上你陳正泰的當?

於是他毫不猶豫,斬釘截鐵地道:「陛下,臣懇請去宋村。」

陳正泰感覺這家伙瘋了,自己分明已經暗示了,這家伙還要一意孤行。

這宋村受災嚴重,因而在這一帶,劃定為了重振區域,都督府和高郵縣做的工作最多,現在這家伙……竟要撞到槍口上,這讓我陳正泰很為難啊。

陳正泰唇邊勾起會心的笑意,道:「如此也好,反正宋村也不遠,免得跋山涉水。」

王錦自以為得計,於是興沖沖的招呼了許多人,准備先行。

於是聖駕又不得不折道,而那宋村只走過了一段蜿蜒的山路,便遙遙在望了。

此時正是正午,遠遠看去,那村落上,已是升騰起了炊煙。

炊煙很濃郁,若是再靠近一些,便可看到許多騾馬來,還有耕牛。

當眾人看到牛馬的時候,就直接嚇一跳了,這樣的小村落,怎的有這么多牛馬?

這顯然是不正常的現象啊。

再往前靠近一些,卻見一個差人,帶著佩刀,領著幾個壯丁,趕著牛馬,正要出村。

這差人一看到遠處大隊人馬前來,沒見過這么大的架勢,一下子竟是被唬住了,連忙吩咐幾個壯丁驅趕著牛馬到道旁去,不要沖撞了貴人的大駕,而後服服帖帖地站在道旁,一面張望,猜測著這些人是什么人馬,一面心里琢磨著什么。

隨即,便見一窩蜂的人沖來,卻是那王錦等人走的最快,他們一看到下鄉的公差,便打起了雞血一般的興奮。

這豈不是差人下鄉來搶奪小民們的牛馬嗎?

王錦率先上前,大喝一聲:「爾是何人?」

王錦的氣勢很足。

差人一見,也有些膽怯了,對方頭戴梁冠,一看就是官宦,忙叉手道:「不知上官是誰,下吏曾度,乃是高郵縣工房的差役。」

王錦便將頭抬得很高,一臉不屑於顧的樣子:「我乃御史台台院御史,主理匭事宜,今來揚州,便是查黠吏豪宗,兼並縱暴,貪贓枉法之事。我來問你,你這牛馬哪里來的,可是自民戶那里掠來的是嗎?你一小吏,這樣膽大包天嗎?」

他說話間,後頭的大臣們亦紛紛到了,將差人圍起來,杜如晦也混雜在人群,他看得好笑,第一次……一個小吏身邊這么多官圍著,倒像是小鬼被十殿閻王圍成一團般。

李世民和陳正泰是隨後到的,不過他們沒聲張。

這叫曾度的小吏已是嚇尿了,說實話,他還沒見過御史,而且眼看著這御史氣勢洶洶,一時無措起來,於是小心翼翼地道:「小吏見過郎君,小吏冤枉,不是掠奪牛馬的,而是……帶著牛馬來村里……幫忙的。」

「幫忙……」

許多人議論紛紛,交頭接耳。

不過對此,很多人不以為然,差役下鄉,在人們的印象之中,無非就是兩件事,一件是催糧,一件是抓壯丁。

至於幫助村人的,卻是聞所未聞,以至於到了後世的朝代,譬如明朝,朱元璋認為差役下鄉多了,是有害的,因而嚴禁差人隨意下鄉為禍。

對於這差人的話,王錦自是不信的,就冷笑道:「你以為我三歲稚童嗎?這樣的話,老夫也會相信?」

這曾度已嚇得臉色蒼白,連忙道:「確實如此,此地遭了災,此前大量的壯丁被拉去修河堤,等到新的都督上任,村里大量的糧要熟了,可是人手又不足,因而縣里便催促,讓下吏們多預備一些牛馬,前往受災嚴重的偏向去,暫將牛馬借用給農人,好教他們及早收割,免得耽誤了秋收。」

「現在已至晚秋了,宋村這里,男丁稀少一些,因而……成了重中之重,下吏是六日前來的,現在糧統統都收了,才打算趕著這些牛馬回縣里去。」

他說得煞有介事,王錦這些人,卻是一句話都不信,在他們看來,差役最是油滑的,怎么會有這樣的好心?就算上頭真有什么善政,這些人也會借著機會,下了鄉為禍一方。

王錦便嘲弄地看著他道:「是嗎?你在此住了六日,這六日,沒少盤剝百姓吧。」

「不敢。」曾度嚇一跳的樣子,然後老老實實地道:「我們自個兒帶著干糧來的,不敢隨意造次,若是被發現,到時免不得要嚴罰的,不說吃官司,可能還要開革出去,下吏還有一家老小要養活,如何敢觸犯都督府的規矩?」

他說的言辭懇切。

可這些人會就這么相信了他的話嗎?於是有人直接親自捋起袖,指著這曾度道:「一定是收受了錢財,你囊里藏著什么,還有袖里翻出來看看。」

一直旁觀的陳正泰看到這里,惱火了,想要制止。

可還不等陳正泰有所舉動,這曾度卻害怕這些人,二話不說,立即卷起了袖子。

果然,里頭空空的,接著又打開了自己的背囊解下,倒是從里頭抖出一些用布包好的干糧,還有火石、公文等物,雖有一些零碎的錢,不過這些銅錢,說是盤剝壓榨,也太少了,十之八九,是他自己隨身攜帶的。

王錦覺得更可疑了,他覺得怎么都不合常理,於是取了那公文,低頭看了起來。

這公文里,果然是高郵縣令他帶牛六頭,駑馬三匹,騾子一頭下鄉協助宋村收割的事宜。

王錦看了,一時無語。

其他人不必看公文,只看王錦的臉色,便曉得這曾度說的可能確有其事。

王錦感覺自己想破了腦袋,也無法理解,這都督府為啥干這等事?這可是要花費不少錢糧的啊,就為了協助百姓收割糧食?

還有……這差役,怎的這樣順從,他們下了鄉來,難道不該是吸髓敲骨的嗎?

可是,貓膩在哪里?

於是他上前,看著曾度後頭兩個壯丁:「他們二人,是何人?」

「是村里的閑漢,因為失了地,所以縣里便將他們組織起來,暫時聽用,幫忙收割一些糧,或是做一些雜事,每月縣里再給他們分一些錢糧,好讓這飢饉之年,不至讓他們淪落至餓死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