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2)

老太太在教徐長卿的時候,徐長林也聽過幾次,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實在沒辦法想象那些外表柔柔弱弱的女人,內里會有著一副蛇蠍心腸。看來看人真的不能只看表面,特別是漂亮的女人。這么些年,他接觸最多的除了自家的嬸嬸和妹妹之外,就是村里的大娘大嬸們。他看自家人自然是千好萬好,就連村里的大娘大嬸小媳婦們,他都覺得根本不像老太太話里話外說的那樣啊。盡管她們有著愛貪小便宜、喜歡八卦等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本質上都是淳朴的人,沒有什么極品。他所知道最極品的女人,就是隔壁村張屠戶的前任妻子孫大花。她干活偷懶不說,才嫁過來沒多久,就攛掇著張屠夫要分家,不想贍養老人。搞得張家原本挺和諧的一家人,你猜忌我我猜忌你,家里整日里雞飛狗跳的。張屠夫的父母兄弟都煩了她。最後還是由他們生產隊和村里做主,讓張屠夫和孫大花離了婚,才算作罷。

徐長林的困惑還是徐定睿先看出來了。不過他並不打算跟這個侄子去解釋什么,有的事情就算別人說了再多都沒用,等徐長林親身經歷過之後,就會自己想明白的。

還真別說,沒過多久,徐長林就沒心思再糾結了。因為很快就要到清明了,每到清明,他們徐氏宗族就要祭祖,每家輪流安排祭祖飯。而今年族里的祭祖正巧輪到了他們家。前些年吃大鍋飯的時候,祭祖飯不是由各家准備,而是生產隊統一安排,到了日子就全族人在生產隊的大食堂里一起吃。這幾年由於大家都不想在一個鍋里攪食,每家都分開了做飯,這祭祖飯自然就要每家輪流准備了。

張老爺子想著他們老兩口是外人,並不好參合到祭祖這種場合,頭一天就很善解人意的提出他們老兩口干脆去隔壁趙大媽家混飯吃算了。趙大媽家是外姓人,同樣不需要參加老徐家的祭祖。

其實是張成儒自己不想參與其中。原先做出要留在女兒家的決定的時候,根本就沒考慮過清明的事情。這會兒一下子想起來了,心里就不是滋味了,畢竟之前每年清明,他都會去給已經逝去的親人上上墳,燒些紙錢。今年在千里之外的雲省,也不知道家里的兒孫會不會記得上墳這件事。他心里存了事,根本就沒有什么湊熱鬧的心思了。

好在清明前幾天,老爺子去鎮上買了些紙錢,去後山找了個空曠無人的地方燒了,心里才添了幾分安慰。

張敏本來還想讓老兩口見識見識具有農村特色的祭祖儀式呢,她還特意去找族老商量了半天,好說歹說才算是征得了他們的同意。誰知道老爺子卻是不肯參與其中了呢。

既然老爺子堅持,張敏就隨他們去了。考慮到老兩口要在隔壁吃飯,她還特意做了些拿手菜去給他們加餐。至於她自己,肯定是要在家里忙活著的。

在臨河村,徐姓是一門大姓,村里除了一兩戶,其他都是姓徐的。再加上隔壁村還有幾戶前些年分家搬過去的,怎么也得有好幾十戶人家。祭祖是族里的大事,任你再有本事,就算再忙,祭祖的時候就必須回來。而祭祖飯可得准備好,這可是關系到一家人臉面的問題,大家都是會比較的,誰家的祭祖飯准備的用心、誰家的差,一個個心里有數的很。當面不說什么,等吃完了回到家,私底下就會說了。

另外祭祖飯還得多准備一些。祭祖是男人的事,但吃飯的時候可都是全家出動的。這時節,吃頓干飯都是問題,更別說吃葷了。祭祖飯准備的豐盛些,也算是給全部的族人打打牙祭,犒勞下大家。按照老徐家的規定,哪家負責辦祭祖飯了,族里的其他人家就會象征性的交個一點錢,充作飯菜錢,畢竟現在誰家都不富裕,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錢和糧食去辦席。

當然,族人們交的錢除了准備祭祖飯,不能挪作他用。要是被族里知道了克扣了這份錢,就得被全族人罵了。徐定睿夫妻倆自然不想讓族里的人戳脊梁骨,除了族人們交的錢,他們自家都貼進去不少錢了。之前其他族人准備的祭祖飯一般是四葷四素八大碗,他們就改成了六個葷菜兩個素菜的。平白花了不少錢買肉。

全族幾十戶,一年才輪1家,等下一次輪到他們家,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呢。而且徐定睿只有一女,按照族里的規矩,女兒沒有辦祭祖飯的權利,這么說起來,這算得上是他們家最後一次辦祭祖飯了。難得一次,索性就干脆辦的好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