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姻親登門議遠行(2 / 2)

天官 雁九 1525 字 2020-10-31

擱在這個時候,張家這樣的人家,人家父子這樣的人品,真是難得的……

九月初三、安陸的幾位新舉人同程而返。

翌日,張老爺與張慶和聯袂而至,除了給王寧氏請安問好外,就是說起張慶和與順娘的親事。

下大定的日子都是早定好的,婚期也就在十月里擇吉。

順娘自然要回避,道痴作為家中唯一男丁,即便沒成丁,也有一席之地。

不想,除了兩家婚事的安排外,張老爺開口,又說了一番話,是關於順娘過門後的安排。

聽了張老爺這番話,王寧氏臉上露出遲疑之色。

張老爺的意思,等到兒媳婦進門,就打發小兩口進京。張慶和是新舉人,不管名次如何,趁熱進京會試,也在情理之中。

一般人家,怕分心耽擱讀書,長輩多半不會讓帶妻妾同往。畢竟新婚夫婦,蜜里調油似的,顧不得讀書也是有的。

在這個年代,能這般安排,在道痴看來,可見他是個開明的長輩。新婚夫婦,宜小別不宜久別,否則誰曉得會弄出什么狗血戲碼來。

可是王寧氏不得不多想想,這個時候的女子嫁人,可不單單要侍奉夫君,還有上順公婆以盡孝道,下邊的小叔也需照看。

順娘跟跟在丈夫身邊進京,不是壞事,可卻免不得旁人說嘴。要是張慶和會試之路順當還罷;要是有個挫折,說不得張家族人那邊還要歸罪到順娘身上。

張老爺看出王寧氏的顧慮,笑著說道:「嬸娘無需擔心旁的,不止他們夫妻兩個進京,我帶了二郎也去,到京中走訪幾個故友。等將這幾個小的安頓下來,我就在直隸一代轉轉。等大郎前程差不多定下來,再說其他。」

人離鄉賤,張老爺說的輕松,可老太太看來,這動靜未免太大了些。張家在安陸也是有頭有臉的,這樣舍業拋家的,

還不曉得旁人會怎么說。

「我那老嫂子可曉得此事?」王寧氏沉默半響,道。

張老爺笑道:「大郎鄉試前,我同姑母提及此事,姑母並未反對。姑母的意思,是讓我也跟著下場試試。我還沒拿定主意,等到了京中再說。」

王寧氏聞言,心里這才踏實下來。

張老爺四十出頭,這個年紀應會試,並不算很大。不管他到底下場不下場,打著這個旗號進京,旁人只有羨慕的,再也說不出旁的。

道痴在旁,聽了這席話,不免多看張老爺幾眼。

秀才考鄉試,需要資格考試選拔,不是所有的秀才都有資格參加鄉試的;而且秀才的功名也不是終身的,若是幾次年考不過,說不定還要除功名。

舉人卻是終身的,而且可以無限次參加會試考試,張老爺確實有資格下場。

道痴專門同三郎研究過開國來進士名錄,會試平均錄取年齡是二十九歲。二十歲以下的進士,每科不過一、兩年,四十來歲的進士,所占比例不小。

若是張老爺與張慶和真的父子同科下場,張老爺考中的機會比張慶和更多。不過瞧著張老爺的意思,更像將會試當成幌子,縱情山水。

對於張家進京,道痴面上沒露什么,心里真是分外歡喜。如此一來,等他進京入監,就有理由說服王寧氏遷居京城。

到時候一家人在一處,老太太也不用承受思親之苦。

只要張慶和不是明年就中進士,等到下一科,或者下下科,就改朝換代。到時候張慶和再中進士,不管是留在京城,還是外放地方,說不定他都能說上話。

可是在老太太看來,京城距離安陸數千里之遙。等到孫女婿中了進士,更不知要到何地做官。除非孫女婿功名無望,否則這一別說不得就是十年八載,自己又上了年歲,祖孫兩個說不得生離就是死別。

王寧氏想到此處,心里不由得跟著發酸,臉上也露出幾分悲苦。

道痴見狀,忙道:「祖母,姐姐隨張大哥去京城是大好事啊!」

王寧氏強笑道:「嗯,我曉得是好事,畢竟你張大哥前程要緊。」

道痴笑道:「祖母,不單單是這個。孫兒等過了童子試,也想往京城走一遭。」

王寧氏搖頭道:「你有上進心是好事,卻不可好高騖遠,想要參加會試,中間還有鄉試一道坎呢。」

道痴道:「祖母,孫兒早就想著,等院試過後,就考『貢生』入監。倒時若是僥幸的中,祖母便隨孫兒一道進京……」(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