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災在外,運在身,書生欲積德(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37 字 2020-11-02

入住的過程沒有什么好說的,晚飯時候,孟威向邱言求教了一番,看得出來,這位孟家的家生子,還是很好學的,而且頗有見識。

這點,邱言白天就有所發現,看出這個人看事情能看到點子上,處理事情也堪稱果決,更難得的是對調配人手也很擅長,是個難得人才。

任何世家對這樣的人,都會求才若渴,這樣的人也是維持一個龐大世家所不可缺少的,從側面來看,能培養出這種人才的孟家,也不簡單。

談話持續到晚飯結束,跟著孟威頗為不舍的告辭,說是不敢打擾邱言休息。

送走孟威,回到房中的邱言拿出書本,默讀起來,他的兩部典籍原本,在交接兵權時,就隨負責傳召的內侍,同往京城去了。

那京城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期待一觀典籍真面目,甚至有不少大儒、宗師,不辭辛勞的從各地趕去,隱約是場盛會,但他這位作者卻沒必要非要出現。

沒過多久,包裹中的人參寶寶等物便又鬧了起來,但絲毫影響不到邱言,他看了一會之後,抬手虛抓,匯聚身上的寄托念頭頓時顯形。

這些是白天,他下令分出物資和糧食後,牽引而來的民願,與遠寧施粥相比,更為濃郁、醇厚。

不過,邱言搖了搖頭,將願念一搓,化作一團氣運,屈指一彈,氣運分散,回歸寄托願念的一名名飢民身上,壯大與他們的氣運,這樣可以提升活命幾率。

邱言而今雖然神通不小,修為也算高手了,可並不能一舉扭轉人道變化,想拯救全部災民,不是靠他一人之力可以做到的,必須要有龍庭出面才行,話說回來,如果他真的憑一己之力,用神通解決了災禍,或許才是禍事的開端。

不過,這不妨礙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圍,給予幫助。

做完這些,邱言就要吹熄燈火,修養一番,卻被窗外傳來一陣嘈雜人聲給吵到了。

幾息之後,就有孟威過來敲門,將事情原委說了一遍。

原來是位遠游學子歸來,看到城中之人安睡,而外面的飢民卻忍凍挨餓,在城中慷慨陳詞,引發許多人的共鳴,造成了混亂局面。

「此人號召商賈、士紳將家中余財捐出,解民水火,這客棧中的住戶,也被他派人通知了,讓咱們也把東西全都捐出去,積個陰德……」孟威說話的時候,頗有些不以為然的味道。

「原來如此,」邱言點點頭,問道,「既然是游學歸來,想來其家也在這里,是否已經做出表率,破家救人了。」

孟威聞言冷笑:「問題就在這里,這人的祖籍雖然在此,也有宅子歸於河北,可其父乃是一方封疆,家業、產業、田業的大頭都在外地,就算是捐出宅子又有何用?再說,飢民缺的是糧食,給他們宅子,官府也不會輕易將他們放入成中,更何況,這人在家中也說不上話,那宅子的事也不是他能做主的。」

孟家自有消息來源,那起頭之人的背景已然被孟威摸清,如數家珍。

說著說著,他忽然問道:「對了,小人這次上來,是想要請教修撰,要怎么應付此事?」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將多余的口糧都予他,但要留足護衛所需。」邱言這般吩咐,其實他也看出,孟威已有打算,之所以過來詢問,是要體現尊重。

「那就好辦了……」孟威笑著離去。

不過,事情的發展並未如他所料般順利,雖然他們不想找麻煩,但麻煩卻主動上門了——

第二天一早,邱言就在客棧大堂中,見到了那位發起人。

此人倒也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他出身於本地一戶書香人家,名為孔三衛,其父為的嶺南道觀察使。

「早聽過邱兄名頭了,在下早就有心一會了。」這位孔三公子一開口,說出來的話,卻讓孟威等人略有不滿。

要知道,如今的邱言不是當初那般默默無聞了,就算邊軍將領見了他,也要稱呼一聲「修撰」,士紳更要尊稱「先生」。

可這位不過舉人功名的孔三衛,無論是從禮節還是稱呼上,都隱隱有種凌駕其上的味道,惹人不快。

ps:感謝「小武他爸」投出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