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 唐軍威武(1 / 2)

海上長城 流水夜帳 3562 字 2020-11-0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海上長城最新章節!

一直以來,李廣的建軍思想就是打造一支小而精的現代化軍隊。本文由首發

四五年,是盟軍力量達到最強盛的階段。美軍兵力近一千萬,蘇軍兵力超過一千兩百萬,英軍總兵力也超過了五百萬。雖說德軍也有一千萬上下的兵力,日軍也湊合了九百多萬兵力。表面上看差距也不是大到了一邊倒的狀態,不過,由於主戰場的外圍,不少國家開始倒向盟軍,此消彼長,盟軍在兵力上完全占據了優勢卻是實實在在的。

海唐也不例外,在這個時期海唐軍也達到了最為強盛的階段,總兵力超過五十五萬。但是,海唐軍的強盛,並不表現在軍隊的數量上,主要表現在質量方面。

首先是海軍方面。

海唐海軍在四五年初有一個最大的變化,大西洋號戰列艦從海軍作戰序列中消失。

論價值大西洋號戰列艦大約值三千五百萬美金。在海唐所有單項財產中,這一艘戰艦乃是毫無疑問最貴的。甚至可以說能在海唐的國家資產中占據相當顯眼的比例。

這艘戰列艦乃是李廣在。年敦刻爾克大撤退之後,歸程中從法軍手中搶回來的敦刻爾克號。數年的戰斗中,這艘戰艦為海唐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在四五年,歐洲戰場處於慘烈的拉鋸時刻,美國,英國都傷亡慘重,肯定是想拉小弟墊背。很自然的就希望法軍能多出一份力,減少英軍和美軍的傷亡。

當下盟軍在西線的主戰場是在法國。為的是解放法國。但是法國人的臉皮夠厚,在這種情形之下,自由法國領袖戴高樂竟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一項就是要求海唐「歸還」敦刻爾克號戰列艦。

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但是,在一系列的外交運作之後,法國人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而海唐也沒有吃虧。至於美國,能早日把法軍推上前線,少死幾個美國青年,也是大贏家。

海唐向法軍轉交了大西洋號戰列艦。同時也得到了來自美國的大小二十余艘戰艦。這次交換的原則是:排水量相當。事實上,在外交運作中,海唐稍稍占了點噸位的便宜--大西洋號戰列艦是以滿載排水量為基數。而美國交付海唐的戰艦則是以標准排水量為准,期間差了五六千噸。

自此海唐海軍失去了唯一一艘戰列艦,但是以航母為中心戰斗力的艦隊則更加完善合理。

此次交換,美軍提供四艘主力艦:排水量六千多噸的輕巡洋艦兩艘,一艘排水量萬噸巡洋艦。一艘排水量一萬五千噸的重巡洋艦。從幾十噸到幾百噸的:魚雷艇。掃雷艇,以及反潛巡邏艇各十艘。

海唐軍在得到這批戰艦之前,航母雖然有兩艘(自由龍號輕型航母正在改裝),但是由於護航戰艦的缺少,實際上除了防空驅逐艦,只有大西洋號戰列艦算得上是護航主力艦。

眾所周知,在惡劣的海況下,航母上戰機一旦不能起飛,一艘航母的戰斗力甚至比不上一艘驅逐艦。故此海唐軍只能編隊作戰。兩艘航母無法分開承擔獨自的作戰任務。即便是編隊作戰,只有一艘戰列艦。無論再強悍,實際上是難以護航兩艘航母的。

而在得到了這四艘美制巡洋艦之後,不僅作戰編組自然就靈活的多了,而且四艘巡洋艦的戰斗力肯定超出一艘戰列艦,尤其是在日軍已經沒有了戰列艦的情況下,對海唐軍來說,四艘巡洋艦明顯更加實用。

從另一個方面看,李廣這是在甩包袱。要知道,僅僅這么一艘戰列艦每年的軍費開支就達到上千萬美金,戰爭結束後,海唐是養不活這樣一艘龐然大物的。

用這艘戰列艦換回來四萬多噸排水量的各種戰艦,海唐海軍已經成為一支小而完備的海軍。從各個方面看,這個交換都更加有利於海唐。

不過令很多人奇怪的是,海唐並沒有要當今世界上主流,或者說美軍主流的兩千噸排水量的驅逐艦,更是沒有要美國先進的戰列艦。而目標主要的乃是六七千噸的輕巡洋艦和一萬五千噸級別的巡洋艦。

沒有其他原因,這是李廣在為未來做技術儲備。穿越之前,李廣對軍事並不熟悉,但是他知道,二十一世紀的驅逐艦動輒就是六七千噸,比如美國甚至有萬噸大驅。

在大海上征戰數年,對於艦船的制造和設計,李廣理解的越來越深刻。簡單的來說,幾乎所有的戰艦的設計都有一個基礎母船,每一艘先進的戰艦都是一點點升級改進而來的。而這次海唐軍索要的幾艘主力艦,將會是海唐未來海軍的戰艦的母船,也就是升級換代的基礎。

至於其他的幾百噸,或者幾十噸排水量的巡邏艇,魚雷艇,炮艇,掃雷艇,其實也是出於這種技術儲備的目的。

一個國家的艦艇設計水准高低因素極復雜的,二戰末期,美國在吸收了英國的艦船制造技術之後,水准已經躍居世界一流。而海唐拿美軍提供的這些戰艦,在可以想象的未來吸收一些日本艦船制造技術,必將使得自己的艦船設計水准提高大大的一步。如果沒有這樣一批「母艦」的引進,給海唐**發展摸索十年甚至二十年,都不一定能達到目前美國戰艦的設計制造水准。(這一點是有根據的:中國直到七十年代末,戰艦設計制造水准,除了導彈裝備之外,都不見得超越美國五十年代的水准。)

四四年,海唐國沒有建造一艘戰艦,哪怕是潛艇(民用潛艇還在制造,但是進入四五年也已經停止。)。其主要原因在於,李廣越來越意識到自身的設計能力。制造能力嚴重不足。海唐原有的自造戰艦,說白了就是民用船加裝武器。水准的確有些差,甚至主動處理給阿根廷的那艘航母。自己都不好意思作為戰艦出售,名曰訓練航母。在得到這批美制戰艦之後,海唐處理老式軍艦的計劃就提上了日程表,這一點李廣是有緊迫感的,戰爭一結束,盟國退役的戰艦肯定要多,肯定要壓低價格的。

本來李廣以為。這樣的交換要耗時數月才能完成。但是實際上,僅僅三個多月三方就完成了交割。

在這個過程中,李廣和美軍將領之間的私人友誼就顯出了威力。在麥克阿瑟和金凱德的大力協助下,美軍毫無條件的承擔了訓練海唐海軍官兵的任務和費用。

當然了,麥大帥和金凱德也不完全是為了友誼,要知道海唐海軍早一日具備戰斗力。也就能早一天對日本的北方--千島群島展開進攻。戰略上形成對日本本土的南北夾擊,從而減少美軍的壓力。

當時間進入四月,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訓練,海唐海軍已經能夠承擔作戰任務了。

政治是復雜的,交換戰艦,除了直接利益,還有其他目的在其中。李廣的「好朋友」法軍黎塞留號戰列艦艦長馬贊上校,在美國和海唐的支持下,已經成為一名法國海軍少將。大西洋號。也就是重新改回敦刻爾克號的戰列艦也歸他指揮。麾下擁有兩艘主力戰艦,馬贊少將自此在法國海軍中有了相當話語權。而這一部分話語權,在未來某個時刻有可能轉化為對海唐的支持。

與海軍建設有關的另一件事情,對於李廣來說就有些喜憂摻半了。自此四四年年底,海唐決定了千島群島戰役目標,海唐潛艇艦隊抽調了十二艘潛艇開始對日本北方進行封鎖打擊。

進入四五年,海唐軍潛艇的活動范圍已經覆蓋了對馬海峽,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由於這片區域,某種意義上說乃是日軍的絕對控制權,海唐海軍水面艦艇無法對潛艇支援,再加上冬季在這片海區作戰,寒冷乃是潛艇最大的敵人。幾個月的戰斗下來,海唐潛艇部隊損失了三艘潛艇。

這是海唐潛艇部隊損失最為慘重的階段。要知道,此前,海唐軍僅僅在四三年損失一艘潛艇。四四年前十個月也一艘潛艇沒有損失。

經過分析,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海唐潛艇的制造設計有缺陷,不適合在寒冷海域作戰,航行。

雖說,這一階段潛艇部隊的作戰,為海唐積累了寶貴的寒帶作戰經驗。但是為此,李廣痛心疾首。三艘潛艇,對於大國來說或許稱不上多么慘重的損失,但是對於海唐海軍損失不輕。更重要的是,海唐軍由於一年多來沒有添加新潛艇,陣亡的官兵都堪稱百戰老兵,乃是海唐潛艇艦隊,海唐海軍,海唐國重要的力量組成。

李廣曾無數次欣喜,滿意於海唐潛艇部隊的戰斗力。甚至為自己的運氣不錯,巧合加上一點點見識,最初就組建了潛艇部隊,以至於戰功卓著,成效斐然。但是,工業技術的差距,到了四五年,開始顯現出對海唐潛艇部隊的限制和創害。這三艘潛艇,除了一艘是戰沉,其他的兩艘都是因為故障沉沒。

潛艇部隊雖有損失,海唐也沒有建造新的潛艇,甚至在四五年商業運輸潛艇的制造也徹底停滯,但是海唐潛艇的數量還在增加之中。原因嘛,李廣當初的布局開始顯露功效。

四三年,海唐曾經俘虜兩艘德國潛艇。對於德軍潛艇官兵,海唐並無絲毫虐待,除了請這些德軍潛艇官兵充當一段時間的教官,其他的都送往烏拉圭,住宅工作全都安排的舒舒服服。

加之,冠名以「削弱德軍戰斗意志」的道義,宣傳工作做的相當到位,再加上某些一直以來海唐秘而不宣的淵源,故此德軍潛艇官兵如果要開小差或者投降的話,首選就是海唐。

而德軍方面,由於在四四年下半年,為了盡量維持戰場局面,德國海軍不敢出擊,只好硬著頭皮強壓潛艇部隊進攻。一時間傷亡過於慘重,短短幾個月時間,德軍損失潛艇數量就達到兩百余艘。有時甚至一天就損失三四艘。

在二戰時期以及二戰以後,各國潛艇官兵的待遇和飛行員基本上是同一層次。比如新中國成立,物質條件極為艱苦的情況下。潛艇兵的伙食基本上也是和飛行員同等的。其原因,並不在於潛艇官兵的素質要求高於飛行員,關鍵在於潛艇官兵的工作環境惡劣,船艙中的臭味令人作嘔,生活環境又封閉。從訓練到作戰,每一個環節中都充滿了風險,尤其是戰斗中。一旦失利,就是全員陣亡,這種壓力不是每個人都能承受的。官兵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都極大。長年累月下來。官兵們內分泌失調,精神出現不正常,那是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