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槍桿子里出政權,再次擴編!(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錦衣殺明最新章節!

將王啟年送走以後,徐興夏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白衣軍的訓練當中。無論是否亂世,掌握軍權都是第一要務。偉人是怎么一針見血的說的?槍桿子里出政權!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危險局面,只要有一支強力的軍隊在身邊,都可以化險為夷。

鎮遠關戰斗結束以後,白衣軍的曰子,並不輕松。因為,等待他們的,是為期三個月的春節整訓。每次戰斗勝利以後,都是整訓的大好機會,這是羅榮桓元帥總結出來的經驗。昔曰的東北野戰軍,能夠越打越強,越打越多,和經常姓的練兵,是絕對分不開的。有這樣優秀的經驗在,徐興夏當然是照搬了。

鎮遠關戰斗的總結表彰會,在正月初十就已經開過了。對於那些真正的勇士,徐興夏向來都是不吝嗇自己的獎勵的。大量的賞銀暫且不說,各種各樣的榮譽,也是一個接一個。被直接提拔為軍官的有功之臣,數量也很多。可以這么說,這一戰以後,凡是表現出色的戰士,基本上都成為伍長、伙長以上的軍官了。

在韃子騎兵的編成序列中,百夫長的職務是最重要的,他們是基層最關鍵的軍官,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白衣軍的編制序列中,最重要的基層軍官,就是伍長和伙長了。伍長管轄5個士兵,伙長管轄10個士兵。他們是白衣軍的核心骨干,所有的士兵,都是以他們為支撐點而存在的。如果他們的素質不過關,整個白衣軍的素質,就不可能過關了。

為了提升伍長、伙長的素質,幫助他們更快的成長,徐興夏專門在黑山營,創建了一所講武堂,為白衣軍的低級軍官,講授最基本的作戰理論。講武堂的名字,就叫做黑山營講武堂。講武堂的老師,最開始的時候,只有不到十個人。除了徐興夏本人之外,還有遲虎、張全復、明昊、王啟年等人。講授的內容,包括戰爭理論、實戰經驗、偵察要領、情報要務等內容。

後來,白衣軍的各級小隊長,乃是各軍的統領,都對講武堂十分有興趣,於是,講武堂又再次擴建,不再單純的培訓低級軍官,而是覆蓋了整個白衣軍。按照徐興夏的規定,只要是白衣軍的軍官,都有資格申請進入講武堂學習。講武堂的講授方式,也從原來的單方面講學,演變成師生之間的互相討論,互相學習。講武堂沒有什么教材,只有各種戰例的基本分析。

其實,對於當時的軍隊來說,基本的戰列分析,已經足夠。白衣軍的軍官,除了余力鈞等寥寥幾個人之外,其他人都是不認識字的,太深奧的理論,比如說孫子兵法什么的,他們根本不懂,你講了也是白講。只有戰例,活生生的戰例,他們才能夠弄明白。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戰爭法則也是如此。你將大量的戰例講透了,講清楚了,他們自己就能參悟到其中的基本原理。

要說對各種戰例的剖析,別人當然不如徐興夏。後世各種各樣的研究,對很多戰例,都分析得入木三分,挖地三尺了。現在,徐興夏將別人的研究成果,都全部搬出來,擺到各級軍官的面前。這樣做,產生的一個顯著效果,就是白衣軍的軍官,都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們可從來都沒有見過,一個人就可以將這么多的戰例,都分析得如此的透徹,如此的細致,他們理解起來,完全沒有難度。

結合各個戰例的研究分析,再結合之前的鎮遠關戰斗,很多基本的戰爭法則,就在有意無意之間,深入到了每個白衣軍軍官的腦海里。三個月的講授課程,對他們的作用,絕對是洗腦級別的。經過短短的三個月的學習,他們再也不是一無所知的莽夫了。和同級別的其他明軍軍官相比,他們在見識上,要勝出一大截。

毫無疑問,這次鎮遠關戰斗,白衣軍的表現是出色的。用只有一千多人的兵力,打敗了足足上萬韃子騎兵的進攻,迫使韃子殘部不得不灰溜溜的撤退,這樣的戰績,只能用輝煌來表示。在明軍最近二百年的戰史上,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先例。即使是當初的藍玉和傅友德,也沒有兵力對比如此懸殊的獲勝戰例。

但是,是否就可以說,白衣軍就完美無缺了呢?白衣軍就戰無不勝,天下無敵了呢?是否已經就不需要改進了呢?當然不是!事實上,在這次的戰斗中,白衣軍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對突發事件的應付經驗嚴重不足。

在偏廂車的擋板被撞倒以後,白衣軍的反應,還是比較遲鈍的。大部分的戰士,都顯得有點慌亂,不知道應該如何做。他們甚至連最基本的撤退動作要領,都忘記了,以致被韃子的箭鏃,活生生的射死。如果當時他們的身體,能夠盡可能的趴下,盡可能的貼近地面,韃子的箭鏃,是沒有那么輕易的射中他們的。

當時的情況,的確是相當危急的。如果不是有那些奴隸出身的白衣軍戰士,奮不顧身的抱著炸葯包,上去和韃子騎兵同歸於盡,後果會怎么樣,真的很難預料。或許,韃子騎兵真的會沖進來,和白衣軍士卒展開肉搏戰。一旦近距離的肉搏戰展開,白衣軍的火槍無法充分的發揮威力,弄不好,就要潰散了。

其實,在戰斗開始之前,徐興夏不是沒有計劃的。按照他的計劃,如果韃子騎兵撞破偏廂車的擋板,要沖上來的時候,周圍的火槍手,都應該向突破口方向射擊,先將試圖闖進來的韃子消滅再說。此外,炮兵營也應該迅速反應,優先將突破口的韃子干掉。但是,在計劃的實際執行過程中,節奏還是慢了半拍。

一方面,估計是大家都沒有想到,韃子騎兵的沖擊速度居然這么快,撞擊的力度又會這么大。韃子騎兵為了撞開偏廂車的擋板,連續發動了數次的自殺式沖鋒,給白衣軍士卒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以致他們的反應出現了遲鈍,出現了失常。

另外一方面,在戰斗之前,沒有進行這方面的演練,沒有提前進行演習,發現這個計劃存在的弊端,也是很大的錯誤之一。這個計劃其實是紙面上的,真正執行起來,比較困難。稍微演練一番,就能發現其中的弊端。同時,如果有演習的話,戰士們的反應,不會這么亂的。又准備和沒准備,效果是相差很遠的。

在這個過程里面,作為白衣軍的最高指揮官,徐興夏本身也是有很大責任的。對於突發情況,徐興夏自己都認識不足。他畢竟不是專業的軍事指揮官,在考慮問題的事情,有些細節的地方,很容易忽略掉。當時的他,很單純的覺得,依靠遠距離的火槍和威力巨大的炸葯包,完全可以阻擋韃子騎兵的進攻,根本不需要擔心韃子騎兵會真的闖進來。因此,對於近距離肉搏戰,他並沒有太多的考慮。在如何封堵突破口方面,也沒有十分嚴密的計劃。

事實上,騎兵大部隊的進攻,攻擊力遠遠超出徐興夏的預料之外。鎮遠關的戰斗,又一次證明,單純的火槍隊伍,是絕對不可能阻擋騎兵大部隊的沖鋒的。幸好,他准備了數量足夠的投石機,配備有數量足夠的炸葯包,才堪堪的完成任務。如果沒有投石機,沒有炸葯包,估計他現在已經是韃子騎兵的俘虜了。

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徐興夏果斷做出決定,立刻重修鎮遠關。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韃子騎兵的人海戰術,再也沒有發揮的余地。只要將鎮遠關修建起來,韃子騎兵再想撞進來,就沒有那么容易了。無論多么凶悍的戰馬,也無法撞開堅固的城牆吧?不需要城牆多高,只要有十米高,就足夠韃子自殘了。

如果有十五米高,所有的韃子騎兵,都要望而卻步了。徐興夏設計的鎮遠關城牆,足足有五丈高(大約16.7米左右)。對於絕大部分的韃子騎兵來說,這是一個難以超越的高度。拿自己的腦袋,往堅固的城牆上撞,估計韃子首領的腦袋,還沒有腦殘到這樣的地步。除非是某個地點的守軍,的確是太殘廢了,可以一撞就碎。不過,以白衣軍的戰斗力,絕對不會墮落到這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