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老子還懂得微積分呢……(2 / 2)

冬子也終於可以上學了。他上學的地方,就是原來的慶王府學堂,也就是俗稱的西國子監。在白衣軍控制了慶王府以後,徐興夏決定,將慶王府里面更多的區域騰出來,擴大學堂的范圍,招收更多的學生。除了賀逢聖之外,白衣軍還開辦了一些其他學校。學校的老師,都是張天豪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請來的不如意的文人。

大明朝的讀書人數量,本來不是很多。每個地區的私塾,都是有嚴格的人數限制的。一般的家庭,也沒有能力供應自己的孩子上學。在西北地區,地少人稀,地瘠民貧,讀書人的數量就更少了。教學質量也無法和別的地區相比。大明朝的進士,基本上都是來自東南一帶,來自西北地區的,可謂是少之又少。

但是,和科舉考試中舉的名額比起來,讀書人的數量,還是相當多的。一百個讀書人里面,最終能考中舉人的,還不到一個。而一千個讀書人里面,能考中進士的,估計也不到一個。換言之,就是有很多的讀書人,其實都是窮困潦倒的,必須另謀出路。

對於屢屢落榜的讀書人來說,他們的出路在哪里呢?繼續苦讀三年,下次再考,當然是一條出路。給人當先生,做幕僚,擔當師爺的角色,也是一條出路。興辦學堂,教書育人,也是一條出路。徐興夏現在提供給他們的,就是第三條出路。無論是什么地方的讀書人,只要願意到寧夏鎮來教書,都可以獲得豐厚的待遇。

由於徐興夏的反賊身份,願意到來的讀書人數量,當然不會很多。畢竟,大多數的讀書人,都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對造反謀逆之類的行為,是深惡痛絕的。李自成轟轟烈烈的打遍了半個中國,始終招收不到合適的軍師,就是這個緣故。但是,也不排除有少數的讀書人,在屢屢落榜以後,對朝廷非常不滿。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很多讀書人,發現自己榜上無名,第一時間想到,就是這里面有黑幕,有暗箱艹作,一定是有人作弊了。如果當時的世道又十分黑暗的話,這種懷疑會更加的強烈。他們希望得到一個明確的答復,希望知道真相,希望自己的落榜命運得到改變。如果這些訴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會痛恨朝廷,痛恨科舉。一怒之下,就會投靠到「反賊」這邊來。

好像唐朝時候的黃巢,就是因為考試屢屢落榜,一怒之下,就參加了暴亂的。黃巢的詩句,還是很有水平的。「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就是黃巢的詩句。又好像當世的范文程,也是因為考慮屢屢落榜,干脆到遼東地區去謀生,投靠了皇太極。和這些人相比,徐興夏的名號,還算是好聽的。加上張天豪的誘惑,倒也陸陸續續的來了十幾個秀才之類的人物。

不知道是出於什么樣的考慮,賀逢聖繼續留在了慶王府,繼續他的慶王府學堂教學。原來由慶王府發放的錢糧,自然是徐興夏接過來了。徐興夏對於賀逢聖的酬勞,是不增加,也不減少。原來慶王府給他多少的酬勞,現在白衣軍也給他多少的酬勞。

徐興夏也不敢貿然的邀請賀逢聖為自己效力。根據後世的記載,這個賀逢聖,是比較難對付的。張獻忠占領湖廣的時候,曾經請他出山,結果被他拒絕。張獻忠派人抓他,他干脆就跳水自殺。可見,這個賀逢聖,骨頭還是挺硬的。萬一他拒絕自己的要求,又或者干脆自殺的話,倒是損失了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了。

本來,徐興夏是准備讓賀逢聖擔任教育司的管事的。在明末的歷史上,賀逢聖就是以教書育人出名的,門下的弟子非常多。以他的身份地位,擔任這個職位,一點問題都沒有。或許,還有一些號召作用。現在的寧夏鎮,包括所有被白衣軍控制的區域,都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就是普及基礎的文化知識。簡單的來說,就是認字。連基本的漢子都不認得,能做什么大事呢?這是必須改變的。

為此,他讓張天豪出面試探了幾次,看看賀逢聖是否有意思出山。結果,他得到的結果,都是賀逢聖明確的拒絕了。既然賀逢聖不肯合作,徐興夏也就漸漸的心冷了。他讓張天豪不要再去襲擾對方,徹底的斷絕了招攬賀逢聖的念頭。

同時,他的內心,也有點不服氣。麻痹的,不要以為老子就得依靠你們才能成事。天底下不如意的文人多了去,認識幾個字有什么了不起?老子還懂得微積分呢!那又有什么用?打游戲的時候還不是照樣被別人秒殺?找工作還不是一樣被歧視?

其實,寧夏鎮正准備開展大規模的掃盲活動。管事會已經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宣傳,鼓勵大家讀書認字,做一個有文化的人。徐興夏的意思,是每個人三天認識一個字。一年下來,能認識一百個字左右。堅持五年左右的時間,認得五百個字,就能看懂大部分的文章了。當然,這樣的要求是最低的。

學習的方式,主要是舉辦夜校。當時的民眾,晚上沒有什么娛樂活動。熄了燈以後,不是呼呼大睡,就是兩夫妻忙著造人。要他們晚上抽出一個時辰的時間來學習,問題是不大的。後世的新中國,不就是這樣挺過來的嗎?有後世的經驗教訓,徐興夏相信自己的道路,是肯定不會走錯的。

夜校的掃盲運動,首先在白衣軍內部發起。根據徐興夏的命令,白衣軍的所有部隊,晚上的訓練科目,固定有一個時辰是學習文化。前半段抽查昨天學習的內容,後半段學習新的內容。期間,穿插一些文章講讀。掃盲運動想要一下子立竿見影,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持之以恆,效果是一定會顯示出來的。

為了幫助掃盲運動開展得更加成功。徐興夏還抽時間,編寫了三本書,一本是《數學基礎》,一本是《物理基礎》,一本是《化學基礎》,盡可能的將自己懂得的基本常識,都編入這三本書里面。有這三本書存在,夜校的老師,就算自己不是很懂,照本宣科就是了。

如果有什么疑惑,老師就和學生們一起研究。當時的條件,的確非常的有限,想要找幾個合格的老師,根本不可能。懂得算術的老師已經很少很少,懂得物理和化學的,基本沒有。幸好,這三本書涉及的,都是很基礎的常識,沒有什么深奧之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