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覲聖送禮(2 / 2)

朝為田舍郎 賊眉鼠眼 2705 字 2020-08-07

花萼樓內,李隆基和楊貴妃端坐於上,顧青入殿後依禮拜見。

李隆基依然笑得很爽朗,不得不說,李隆基的內心雖然很陰暗,但在對待臣下時的態度卻是非常可圈可點的,讓人絲毫察覺不出他內心深處陰郁的一面,無論與任何人來往都是非常陽光開朗,仿佛老友相聚一般隨和,像極了經常來家里串門的隔壁鄰居王大爺。

「多日不見朕的英才少年顧郎君,你還是那副不高興的樣子,一點都不喜慶,哈哈。」李隆基大笑道。

楊貴妃在旁邊掩嘴輕笑:「也虧是三郎慧眼識英雄,否則他這模樣就算考中了進士,也入不了吏部諸位堂官的法眼。」

李隆基見殿外一隊武士手中捧著許多禮品,不由意外道:「外面是何物?」

顧青急忙道:「回陛下,臣剛從蜀州回京,想到貴妃娘娘也是蜀州人,於是便在蜀州采辦了一些當地特產,回長安獻給陛下和貴妃娘娘,以解娘娘之鄉愁。」

楊貴妃目露驚喜道:「是蜀州的特產嗎?快呈來看看。」

武士奉詔入殿,在殿內站成一排,楊貴妃上前一件件查看。

顧青准備的禮品並不貴重,但心意卻做得十足,有蜀州特產的蜀錦,石橋村新燒制的瓷器,從青城山的道觀里求來的平安符紙,蜀竹編成的涼席坐墊,還有青城當地特有的零嘴小吃等等。

楊貴妃越看越驚喜,看著顧青笑道:「還是你懂得體貼人,不枉本宮疼愛你一場,心意本宮都收下啦,也不回賜你什么,你多拿點本事出來,好好為陛下立個大功,本宮便在陛下面前保你升大官兒。」

說著楊貴妃轉身搖著李隆基的胳膊撒嬌:「妾的話可說出去了,將來顧青若再為三郎立了新功,三郎可一定要給顧青升官呀,否則妾可就沒面子了。」

一通撒嬌哄得李隆基哈哈大笑,道:「娘子既然開了口,朕一定照辦,顧青,君無戲言,娘子常言你有一身本事,快快拿出來換取功名,朕一定不吝官職賞賜。」

顧青急忙行禮:「臣謝陛下隆恩。」

楊貴妃久居深宮,心竅何其玲瓏,與顧青招呼了一聲後,便識趣地向李隆基告退,命宮人捧著禮品回後宮了。

偌大的殿內只剩李隆基和顧青二人。

李隆基臉上仍帶著微笑,道:「以往覲見朕與娘子者,所獻禮物皆是傾城之寶,看似華貴珍稀,卻始終是個死物件,只見其價卻不見心意,你這孩子倒是朴實,禮品雖不值錢,但有著滿滿的人情鄉土味,朕看得出娘子是真心喜歡你送的禮品,難怪娘子常在朕的面前誇你年少不凡,看來不僅僅因為你是她的同鄉,在做人這方面,你也有獨到之地。」

顧青謙遜地道:「陛下謬贊了,臣年少不懂事,想來陛下與貴妃娘娘見慣了珍奇異寶,臣送再貴重的禮物也不過是錦上添花,不足為哂,臣索性便搜羅了一些家鄉物產,雖然不那么值錢,但臣的心意每一分都在這些不值錢的東西里。」

李隆基哈哈一笑,道:「不錯,做人也好,做事也好,每句話每件事若摻入了心意,你縱然不說,別人也能感受得到,朕雖老矣,但不是老糊塗,朝臣做事誰用了心,誰在敷衍了事,朕還是能一眼看得分明的。」

顧青垂頭,不經意地蹙眉。

感覺李隆基話里有話,顧青不得不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仔細揣摩,這番話是不是意有所指,是刻意警告他,或是偶發感慨?

腦子飛快轉動,顧青表面仍恭謹地道:「臣謹記陛下訓誡。」

李隆基笑道:「此非訓誡,你莫放在心上。」

頓了頓,李隆基又問道:「聽說你前些日回了蜀州家鄉?」

「是,臣走得匆忙,只能臨時請左衛左郎將李光弼代臣向郭大將軍告假,臣有怠職之罪,請陛下責罰。」

李隆基淡淡地嗯了一聲,道:「從長安一路回蜀州,路上風土民情如何?」

顧青一愣,不知道他為何冷不丁冒出這一句,話說到這個份上,難道不該問濟王刺殺青城縣令的事嗎?

路上的風土民情,顧青自然也是見過的,客觀的說,委實不大好。沿途大片農田荒蕪,也遇到了一撥又一撥的難民往北方逃難,更曾見過官府差役欺凌百姓的現象。

顧青本打算將所見所聞實話說出來,剛准備開口,腦海里忽起警訊。

李隆基是一位怎樣的皇帝?中年時或許稱得上明君,但現在的李隆基,絕對是個昏君,天下被權貴禍害得這般模樣了,他還猶自沉浸在自己親手創出的開元盛世的豐功偉績里不可自拔。

這樣的皇帝,聽得進一絲負面的話嗎?

誰說誰倒霉呀。

顧青當然也不是什么忠直之臣,老實說,他那張臉如果再長得喜慶一點,一定舍了臉皮做一個貪污逢迎媚上的奸臣。像唐初之時專跟太宗皇帝對著干的諫臣魏征,恕顧青無法效法,他承認自己沒那膽子。

現在的顧青雖說算不得忠臣,至少也不能算奸臣。有些話可以沉默不說,但絕不能粉飾太平說假話,本來就是個昏君了,聽了這些逢迎的假話豈不是樂得要上天?

「回陛下,臣趕路匆忙,一直坐在馬車里不曾停歇,各地的風土民情倒是不曾見,臣慚愧。」

李隆基對顧青的回答頗覺失望,淡淡瞥了他一眼,道:「此去蜀州家鄉,所為何事?」

顧青沉默片刻,輕聲道:「一點私事,不敢擾污聖聽。」

李隆基挑了挑眉,笑道:「私事?」

「是,私事。」

李隆基悠悠道:「顧青,當著朕的面欺君,可知是何罪名?」

「回陛下,確是私事,臣家鄉的朋友遇到一點小麻煩,臣回去幫幫他。」

李隆基語氣漸漸變冷:「你說的那個家鄉的朋友,是否青城縣令宋根生?」

顧青垂頭道:「陛下明見萬里,什么都瞞不過陛下,臣欽佩萬分。」

「他遇到什么麻煩了?」

「宋縣令行政得罪了人,被宵小刺殺。」

李隆基盯著他的臉,道:「只是被宵小刺殺么?」

「是。那是一伙不明來路的宵小,幸好宋根生在青城縣行仁善之政,被治下子民愛戴,眾人合力抵抗之下,宵小皆被平滅,算是有驚無險。」

這番說辭是顧青在進宮前便想好了的。

絕對不能主動提起濟王,更不能主動提起濟王府死士刺殺縣令一事,以退為進,索性裝作什么都不知道,是進是退全看李隆基的態度,他若要追究此事,自會主動說出來,他若欲壓下此事,顧青說出來便是給自己和宋根生惹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