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區別(1 / 2)

診脈是中國古代漢族醫學家獨創的診法,近代以來西醫看病習慣用聽診器,而兩千多年來中醫則習慣脈診,即用手指按脈,根據脈象來診斷疾病,中醫的一套理論體系也為世界所特有。

我國古代醫家很注意脈診在臨床上的意義,認為通過切脈可以了解病的屬性是寒還是熱,機體正氣是盛還是衰,以及測知病因、病位和判斷預後。

正如《內經?靈樞經?經脈》所說:「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就是說,脈診可以判;斷病人的生死,處理百病,調理虛實。

《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說:「善診者察色按脈,………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

這就是說,從脈象的權衡規矩,可以識別疾病所主的臟腑;從病人的脈象去辨別浮沉滑澀,可以知道疾病產生的原因。

這是從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的觀點出發的,而這種整體觀點又是以經絡學說作為基礎的。

中醫認為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它內通臟腑,外連四肢肌朕骨節,把全身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脈是整體的一部分,所以從脈象的變化可以察知內在的變化。

所謂「有諸內,必形諸外、就是說,人體內部的變化會在外部表現出來。

脈搏是循環機能的綜合表現。脈象的情況因循環系統的情況改變而不同。心臟主動脈活瓣是否健全。心跳是否合乎節律,以及動脈的彈性怎樣,都可以通過脈搏診出。

不僅如此。由於循壞系統和身體各內臟都有密切關系,組織代謝的任何變化都會給血液循環以一定影響,而機體的重要疾病變化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循環系統的功能。

所以,脈象不單單反映循環系統的變化,還反映其他構臟和系統的變化。

例如,許多疾病都和血液戍分的改變有關,發燒、發炎時。血液中的白血球數相應增加;肝癌、糖尿病等疾患,都能使血液戌分起變化。從而導致血流速度等方面的改變,並引起脈象的變化。

尤其是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關系更加密切。例如,由於血管壁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控制,當有些疾病引起這兩種神經的變化時。血管就受影響,從而引起脈象的改變。

由此可見,我國古代醫學強調脈診在臨床上的意義,是有依據的,只不過古人由於條件的限制,不可能有像今天這樣的認識罷了。

所謂脈象,就是醫生用手指感覺出來的脈搏形象,它包括動脈搏顯現部位的深淺、速率的快慢、強度的大小、節律的均勻與否等等。

正常的脈象是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中和有力、節律均勻的,稱作「平脈」(正常脈象)。有病時的脈象叫做病脈。

不同的病症常出現不同的脈象。我國古代醫家對於脈象的研究是很細致的。《內經》已經記有十多種脈象,《脈經》總結了二十四種,以後的脈書甚至記述多達三十多種或更多。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施發的《察病揩南》(公元1241年)一書。載有三十三幅脈象圖,很是生動有趣。近代用科學儀器描繪脈象,是法國生理學家馬雷(1830—1904)在公元1860年發明脈搏描記器以後才實現的。

我國古代醫家能在他幾百年前憑手指感覺和想像,繪出那么多脈象,是世界脈學史上罕見的。

古代文獻所記的常用脈象約二十多種,如浮、沉、遲、數、滑、澀、虛、實、儒、芤、緩、弱、結、代、促、緊、弦、洪、細、微等等。

脈象中的「浮」、「沉」在《內經》中已有記載。《難經》、《傷寒論》上也都有所論述。它們反映脈位。所謂脈位,就是用手指端去切脈所覺察出的脈搏表現最明顯的部位。

「浮」是指用手指輕按就可覺察脈搏、重按反而減弱的脈象。主要表明病在「表」,常見於外感病初起,機體和外界致病因素(外邪)相杭爭於肌表。

在生理病理上,這多由心搏排血量增加、血循環加速、血管彈性阻力降低、撓動脈充盈度增大所致。

相反,「沉」卻是指輕按不能覺察、重按才能察清脅脈象,主要表明病在「里」,陽氣衰微,常見於心臟病患者。

在生理病理上,這多因心搏排血量減低、血壓下降、末梢動脈血減少、血管彈性阻力增加所形成。

脈象中的「遲」、「數」則在《內經》等古典文獻早有記述。

這兩種脈象反映脈搏的速率。「遲」脈是指一息脈跳四次以下(每分鍾不足六十次),表明病屬「寒」性,機體氣血運行不正常。

現代醫學研究,它在生理病理上多因迷走神經興奮增高、心房心室傳導阻滯等心臟的變化所形成。「數」脈和它相反,它快於正常脈跳而呈一息五次以上(每分鍾九十次以上),常見於「熱」症,主要反映機體功能亢進等情況。

脈象中的「代」脈反映脈搏的節律。《內經》已有記述。《脈經》說它是跳動幾次之後中止幾次再跳的脈象。

這是一種慢而有規則間歇的脈,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說的二聯脈、三聯脈、四聯脈,多見於代謝機能發生障礙的心臟病人、嚴重心力衰竭或機體譏能陷於危極時期的病人。

《內經》指出這種脈說明臟氣衰弱,和現代醫學的說法一致。

脈象中的「滑」、「澀」主要表現脈波形態。就是脈搏升降速度的異常變化。「

滑」脈在《內經》中已有記述,《脈經》中描述為往來「流利展轉」,唐代名醫孫思邈說它「如珠之動」。

這種脈常見於痰喘咳逆、蓄血、實熱等症。在生理病理上。多因代謝旺盛、血管舒縮都快、血流通暢等情況所形成,常見於甲狀腺機能亢進、動脈硬化等症。

婦女妊娠三個月後,因血容量和排出量增加、血流加速等因素,常有「滑」脈,不屬病脈。古代中醫就認識通過察脈可判斷妊娠,是有一定道理的。

「澀」脈正好相反,是脈搏來去艱澀的脈象。這種脈「往來蹇滯。行而多礙」,《內經?脈要稍微論》中說「澀則心痛」。

這種脈有虛實之分。虛的多表明氣血虧損。實的多表明有氣、食、痰等阻滯脈道,氣血運行不暢。

在生理病理上,這主要是由於心臟排血量減低、血流減慢等情況所形成,常見於貧血、失血以及心機能不全等症。

古人還總結有「諸病宜忌脈」。如「中毒宜洪大,忌細微;腹內有蓄血宜弦滑,忌弱小:中風宜遲浮,忌急實大數;」等等。

還總結有「脈象常見主症」,如「沉脈為里,有力為里實,無力里虛;沉緊冷痛:沉緩寒濕:沉遲病冷:沉數內熱:沉滑痰飲;沉澀氣郁;」等等。

這些對於診斷上辨別病因、病症類型、病症的機轉和預後等等,都是有價值的。

當然,脈診不能代替一切診斷手段。《內經》、《傷寒論》也早已指出。切脈必須配合全面觀察,主張「四診」(望、聞、問、切)合參,進行辨證論治。反對只靠脈診一項來斷定疾病。

據歷史記載,我國古代脈學很早就已經傳到國外。隋唐時期,《內經》、《脈經》等書已經傳到附近國家如日本等,以後又傳到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