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快意恩仇(1 / 2)

勞頭山上的土匪的規矩是不搶方圓十公里的村寨,包括溯古鎮,傷人都不行,規矩嚴得很,不管是四梁八柱還是普通嘍啰,只要犯了,就得吃槍子,絕對沒有商量的余地。

至於十里地以外,殺人放火,搶人,搶錢,無惡不作。

朗朗乾坤,大姑娘小媳婦也只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生怕讓土匪的眼線給盯上了。

北嶺兵大概也是這樣的規矩,出了北嶺,來了大東嶺,對北嶺兵來說是放飛自我。

無事尚要找事的北嶺兵,不借著追緝逃犯的名頭撈一把,也對不起這幾天的辛苦。

除了紀墨這種小偷看了都哭的家庭,鎮上稍微有點家底的人家,基本都被搜刮了一遍。

像陶家旅店陶掌櫃這樣的,他們沒有更放過的道理。

陶掌櫃的旅店前幾日住進了十幾個西北兵,不給住店錢不說,他還得出錢養著,接著隨著北嶺兵的到來,雙方子彈亂飛。

西北兵死了,他的客棧也被幾顆炸彈炸的支離破碎。

他沒死,店里的伙計沒傷著,他也就沒別的怨言。

這年頭,光是能活著就已經讓人很知足了。

北嶺兵來了,他得學著對西北兵一樣,該孝敬的一樣不會少。

本以為就這樣糊弄過去了,想不到又會半夜追緝逃犯,就差直接說他這里是西北兵的據點了。

不給錢是躲不過去了,即使是給錢,他也是摳摳搜搜,溯古鎮偏僻,一年就那么幾個月有生意,他的錢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的一點一滴的攢起來的。

不是大風刮來的!

北嶺兵自然不滿意,窩藏罪是坐實了。

張青山在一旁看不下去,當下與一名軍官發生了爭執。

軍官用槍頂著他腦袋,他不服氣,激憤之下,奪了槍,射殺了軍官,然後逃之夭夭。

之後,陶掌櫃包括店里的伙計劉小成等人就成了倒霉蛋子,悉數被抓走了。

「我輩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這句詩刻在陶家旅店張青山與劉小成的卧室門後,如果不是邱陵告訴紀墨這是張青山在這里刻出來的,紀墨壓根不會注意看,以為是小孩子隨手的塗鴉呢。

字體歪歪斜斜,跟鬼畫符似得。

「這里還有。」邱陵指著炕沿道。

張青山的字本來就不易認,何況有些已經漸漸模糊,但是只憑「傑」和「死」他就知道是什么詩了。

「生當作人傑,死亦作鬼雄。」他緩緩地念出來,這些都是他在課堂上教給他們的。

「哦,我就猜呢,原來是這兩句了。」邱陵沒心沒肺的笑道。

紀墨傷未好,走過來這么點路難受的不行,望著滿地狼藉的旅店,一屁股坐在炕上,接著嘆口氣道,「你說是對還是錯呢?」

他為什么要教他們那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