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三十八章(1 / 2)

掌心寵 泊煙 3339 字 2020-07-10

中庭已經擺好了香爐香案, 案後懸掛文宣王的畫像。祭酒跪在案前,先上了三炷香,然後倒酒, 以示對先賢的尊重。然後國子監的官員和太學的教員跟考生們互相行對拜禮, 三揖之後, 考生們前往各個大殿, 進行上午的考試。

夏衍被分到了大成殿,殿上擺放著數十張狹窄的黑木矮案, 每個案子上都備有筆墨紙硯。正前方的一個架子上掛著一幅卷起來的絹帛, 里面應該就是考題。

考生站在各自的席案前,對著考官三拜,然後入座, 等待開考的鍾聲。

三名考官分別坐在大殿的最前和最後。夏衍看到坐在正前方的那位考官,愣了一下,這不就是那日學錄身邊的大人?剛才聽另外的考官喊他祭酒, 原來是國子監的祭酒大人,也是個鴻學之人,怪不得有些傲慢。那日在宋園, 他拂袖而去,顯然是不太喜歡自己吧。

祭酒的目光環視全場,從夏衍的身上不著痕跡地掠過去。

天氣炎熱, 幸好大成殿的四周都是蒼梧, 樹冠遮天蔽日, 為殿內送來陣陣涼風。

大殿上的考生都十分緊張, 夏衍正坐著調整呼吸,旁邊那人忽然「嗚哇」一聲吐了出來。祭酒皺了皺眉,讓卒吏來把他帶走,立刻又有幾名雜役進來清掃地面。食物的腐臭傳到夏衍這邊,他也有點想吐了。

補試雖然不是科舉,沒有經歷重重的選拔,但一旦入了太學,便等同於半只腳邁進了官場,分量也很重。在場的大多數都是不及弱冠的少年,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面,加上天氣炎熱,身體便容易產生不適。

祭酒讓人去搬了幾座冰塊放在大殿的各處,板著臉說道:「你們記住,通過補試,進了太學也不是一勞永逸。太學有非常頻繁的公私考試和殘酷的淘汰制度。因此這場考試,只當做學問的試金石。你們可以看看這四面掛著的字畫,全是名家之作,當然考題的答案不會在里面。」

考生們哄笑了起來,那種緊綳的氣氛,總算有所緩解。

國子監外,考生的父母們都不願離去。雖然里面要考一日,外頭烈日當空,他們站在這里對考生也不會有什么太大的幫助。但這畢竟是孩子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場考試,因此他們整顆心都掛在國子監里面。

夏初嵐笑了笑。看來古往今來,望子成龍的父母都是相同的。

「我們回去吧。」夏初嵐轉身對六平說道。六平一愣:「姑娘,我們不等公子出來啊?」

「我們站在這里無濟於事。等到傍晚考完的時候,你再來接他便是。」說著,已經抬腳往前走去。

思安和六平跟在她的後面,心想:姑娘這心也真寬,公子考補試這么大的事,她就像個沒事人一樣。等他們走回馬車旁邊,有一群禁軍前來清道:「宰相代天子駕幸國子監,諸人讓道!」

一時間本來擁堵在道路上的百姓,紛紛避讓到兩旁。禁軍清道之後,兩行騎馬的皇城司親從官在前方引路,他們生得高大,面目威嚴,震懾得百姓都不敢說話。

親從官後面跟著幾十個穿綠衣戴襆頭的隨從,手中捧著各式器具,大概是內侍省或殿中省的人員。接著是一頂寬大的官轎,由四個人抬著,後面還跟著幾頂稍小些的轎子,最後是穿綠袍束犀角帶的低品階官員和宮廷的樂工。

一路過去浩浩盪盪的,足有數百人之多。

夏初嵐聽到身邊的人議論:「你說奇不奇怪,原以為前陣子宰相停官了,怎么說也得貶出都城去。結果短短時日,馬上官復原職,皇上寵幸更甚。這代天子出行啊,排場就是大。」

「你懂什么?別看現在前方戰事捷報頻頻,最後還是要與金國議和。滿朝上下,還有誰比宰相大人更懂得與金國人打交道?而且金人也只認他。」

「唉,你們聽說了嗎?最近禁軍不是在滿城抓人?進出城都得搜查。昨夜皇城司的人在城北的草料場附近抓了兩個人,據說是金國的奸細。」

「皇城司的事你也敢說?不怕他們把你抓起來!」

旁邊的人都笑了起來,說話那人連忙捂住嘴,剛好儀仗也走完了,百姓們便四下散去。

夏初嵐坐回馬車上,若有所思。因為吳志遠的事情,她對顧行簡的印象並不好。原來他前陣子被停官了?心里有個念頭一閃而過,但因為太快,沒有來得及捕捉。

等他們回到家,發現秦蘿抱著顧家瑞站在門外等他們。

夏初嵐問道:「秦姐姐,你怎么來了?快進來。」又伸手捏了捏顧家瑞嫩嫩的臉蛋。看到可愛的孩子,心情總是容易變好。

秦蘿道:「我今日也無事,過來看看你。不打擾吧?」其實她是聽顧居敬說,顧行簡這兩日要過來跟夏初嵐說清楚。她怕夏初嵐一下子接受不了,先來這里給她提個醒。

夏初嵐笑道:「當然不會。」

……

顧行簡一連幾夜未睡安穩,坐在轎子里閉目養神。姚七娘果然很快找到了烏林,他已經餓了幾日,渾身被打得皮開肉綻,傷口都結痂了,奄奄一息。但顧行簡從他斷斷續續的描述中得知,四方館有一位通譯,似乎跟樞府的官員私下有來往。

烏林說女真語,雖認得漢字,但漢語說得並不是很好。在獄中時,那些人不管不顧地動刑,烏林畢竟是金國的貴族,骨子里也有傲氣,就咬緊牙關什么都不說了。

至於他為何能從牢里逃脫,他自己也稀里糊塗的,以為是有人劫獄,他也就跟著逃出來了。恰好讓皇城司的人以為他畏罪潛逃,布下天羅地網抓他。

顧行簡查了下四方館和樞府,有兩個人同時不見了,但城門那兒卻沒有他們出城的記錄,大概是搜查很嚴,他們心虛,不敢直接拿著東西出城。事涉金國,顧行簡的立場不能出面干預此事,便將烏林的供詞和查到的線索一並暗中交給了蕭昱。

昨夜,皇城司的人終於在草場附近將那兩個人拿住,從他們那里取回了丟失的機密。

樞密使今早親自進宮向皇帝請罪,他和蕭昱也被皇帝叫進宮中,因此才耽誤了來國子監的時辰。最後烏林的冤屈得以洗刷,皇城司也不用再四處抓人。最重要的是保住了這份機密,對於前線的戰事來說,便少了幾分危險。

蕭昱這個人,辦事能力還是很值得贊賞的。只要指引條正確的路,便能很快得出結果。只不過他們的立場終究不同,將來的關系如何,也很難預料。

倒是他連日來忙於了結此事,等到終於告一段落,已經到了補試的日子。夏衍那孩子看到他沒出現,應該會失望吧?待會兒在國子監見到,不知會是何種反應。

到了國子監前,顧行簡撩開簾子下去,樂工本來要吹樂,被他抬手制止了。現在考試已經開始,吹吹打打的,會打擾到里面的考生。他跟禮部的官員一起進了大中門,穿過中庭,國子監的大司業和其它沒有監考的官員出來相迎,齊齊拜道:「顧相。」

顧行簡被眾多官員和隨從簇擁著走在最前面,氣場十足。他抬手道:「不必多禮。開始多久了?」

「才剛剛開始。」大司業回答道。

「不要驚擾考生,你領著我們去各個大殿看一下吧。」

……

考試已經開始了一會兒。經史考三道題,從儒家經典中各選取一段話,要解釋其中蘊含的義理。因為考生的年齡都偏小,所以選取的三段話都不是很難,幾乎是人人會頌的名句。

這樣一來,解題就顯得很重要了。夏衍並沒有急著下筆,他一邊磨墨一邊思考。先生說過寫長篇累牘不如言之有物,但要怎么做到言之有物呢?

祭酒看到別的考生運筆如飛,都生怕時間來不及,只有夏衍還坐在那里遲遲沒有動筆,不由地多看了他一眼。

恰好此時顧行簡和禮部的官員巡視到附近,祭酒連忙起身行禮。顧行簡點頭,示意他不用多禮,一眼看到了坐在殿中的夏衍,還在不緊不慢地磨墨。別的考生都寫完一頁紙了,他還沒有開始寫。

是被考題難住了?他掃了眼考題,並不是太難,至少應該難不倒他。

身後禮部的官員怕打擾到考生,聲音很小:「相爺,可是有什么問題?」顧行簡搖了搖頭,嘴角扯了一下,心想讓這孩子安心考完上午吧。便繼續若無其事地巡視別的大殿去了。

夏衍正在專心地想怎么破題,與別的考生一樣,都沒有發現顧行簡已經來過了。

上午的經義考完,國子監提供給每人三品食物,在下午的時策開始之前,有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

時策對於這些沒有及冠的少年來說,顯然比經義更難。經義考的是書中的內容,左右脫不開平日所讀的書籍。但時策關於政治,可能還涉及到律法,賦稅還有賑災等等方面,選題十分寬泛。大家因為惴惴不安,話都很少,吃完東西了便閉目養神。

時策在後殿進行,五個人為一組,抽選一道題目回答,答題的時間為半柱香。答完之後,整組人在後/庭集合,等所有人都考試完畢,就可以離開國子監了。

分組是抽簽的,夏衍抽得很靠前,很快就有教員來帶他們這組進去。

他排在最後一個,因為緊張,手抓著大腿兩側的袍子。後殿里面朝北放著幾張烏木桌子,後面坐著很多的官員,有細小的說話聲。朝南放著五張圓凳,每張圓凳後面都坐著一個負責記錄名字和結果的學錄,以防弄錯。祭酒坐在居中的位置,正跟旁邊穿著紫色官袍的人說話。紫色,便是四品以上的官員……夏衍忽然猛地停住,先生?他用力揉了下眼睛,先生怎么會坐在祭酒的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