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第八十八章(1 / 2)

掌心寵 泊煙 1790 字 2020-07-10

有的人上前提筆寫詞, 莫凌薇讓宮人將畫好好地送回太後宮里去。皇後道:「沒想到母後還藏著顧相的畫作。」

莫凌薇笑著回答:「是母後聽說臣妾要辦梅花宴,主動提出把這幅畫拿出來,給宴席助興的。但她寶貝得很, 不肯借太久, 要臣妾用完了馬上就還回去。」

吳皇後也忍不住笑, 甚至能想象太後的樣子:「她老人家是什么時候得的顧相的畫作?好像連皇上那兒都沒收藏幾幅。」

「似乎是前幾年皇上天壽的時候, 顧相送給皇上的賀禮。母後看見了覺得很喜歡,就討去了。」張賢妃在旁邊說道。

吳皇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難怪了。」

夏初嵐聽到吳皇後她們的對話, 心念百轉。那些貴婦人寫的多是關於情愛的詩詞, 那幅畫表面看上去的確是郎情妾意,但顧行簡送給皇上的賀禮,不可能是這樣世俗的東西, 恐怕有什么更深的含意在里頭。

她凝眉沉思著,身邊的忠義伯夫人和柳氏又一直攛掇她。她認不出夫君的畫作,總不能讀不懂他的畫意吧?否則她以後哪還有臉說自己是宰相夫人。她深吸了口氣, 走到書案前,提筆蘸墨,一氣呵成。

內侍來收她寫的東西, 然後呈給皇後。

吳皇後先誇了聲「好字」,然後才念道:「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 風起, 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 微笑, 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莫凌薇怔住,捏緊手中的帕子,看向夏初嵐的目光隱約有幾分不可思議。在場大部分人都不明所以,覺得夏初嵐所題,跟畫的意象好似不大符合。

吳皇後慈祥地問道:「夫人為何作此解?」

夏初嵐行禮之後才緩緩說道:「臣婦寫的這首《定風波》是關於蘇軾的好友王鞏和王鞏的寵妾柔奴的。當時受烏台詩案牽連,王鞏被貶嶺南。幾年後北歸,王鞏要柔奴向蘇軾勸酒。蘇軾問柔奴嶺南如何,柔奴回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大為感動,於是做下這首《定風波》。臣婦妄加揣測,相爺自比柔奴,喻皇上為王鞏。表明此生追隨帝王,無怨無悔。」

她說完後,梅堂安靜了片刻。夏靜月微微抬頭,看著夏初嵐的背影,心中感慨。縱然她能看出這是相爺的畫作,卻看不出三姐姐能看到的東西。所以站在相爺身邊的人應該是三姐姐。

「好!解得好!」不遠處傳來一聲贊許。眾人側目看去,見穿著常服的皇帝大步走過來,身後跟著董昌,恩平郡王還有一眾宮人,浩浩盪盪的。

吳皇後連忙帶頭出去行禮,其它人跟在她身後。高宗朗聲笑道:「都起來吧。果然還是做妻子的最懂夫君啊。」

夏初嵐沒想到九五之尊的皇帝竟如此平易近人,連忙回道:「皇上過獎,臣婦也是胡亂猜想的。班門弄斧了。」

高宗走到殿中坐下來,笑道:「你們該如何便如何,別因為朕來掃興。宰相的夫人近前來。」

高宗本來只是在花園里散步,聽說太後舍得將顧行簡的畫拿出來給梅花宴助興,便好奇地走了過來,想聽聽這些婦人會如何解讀顧行簡的畫作。他連續聽了幾個,頻頻搖頭,說的都是些情情愛愛的,格局太小。正待走開的時候,便聽見夏初嵐的《定風波》,心頭一亮。

趙玖也凝神聽了很久,目光落在夏初嵐的身上。

早就聽聞顧相娶了個美貌的商戶女,還當他是色令智昏。今日看來,此女不僅貌美,還頗有幾分巧思,跟旁的女子不太一樣。

顧行簡看人向來很准,看女人的眼光應該也不會差。

只是趙玖尚且拿捏不准,此女在顧行簡的心中到底分量幾何。

莫凌薇微微笑道:「連皇上都誇好,那看來臣妾的花冠得賞給相爺的夫人了?」

「賞!朕再加貢品絲綢十匹,貢茶十磚,名品花卉十盆,赤金香合十個,珠釵環翠一套。順便賀你們新婚。」

夏初嵐沒想到皇帝賜下這么重的賞,連忙跪謝聖恩。這哪里是賞她,分明是借著由頭賞顧行簡。她說的那番話,恐怕也說到皇帝心坎里去了。她一直覺得為人臣子者,能有一位懂他的君王何其有幸。就像秦孝公之於商鞅,宋神宗之於王荊公。顧行簡其實是幸運的。

高宗與夏初嵐閑談幾句,怕她不自在,就讓她入座吃東西了。他心想,能讓顧行簡和陸彥遠爭求的女子,果然不是凡品。雖是商戶出身,但進退有度,沒有半點小家子氣,也毫不怯場。他原先還有些擔心顧行簡娶此女,是一時沖動,恐會遭朝臣詬病。

現在看來,二人之間是惺惺相惜的吧。世間女子仰慕顧行簡才華的何其多,但能懂他的人卻寥寥無幾。

高宗又對吳皇後說道:「兩位郡王年紀都不小了,還沒有正妃。明年開春之時,皇後主持,為他們選妃吧。」

「臣妾遵旨。」吳皇後起身道。

趙玖和張賢妃也連忙謝恩。趙玖欲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現在還不是說的時候。

莫凌薇垂頭看著自己的指尖,沒有說話。高宗觀她神色,知道她又想起小皇子了,便輕咳了一聲說道:「朕去花園里散步,這梅花宴也差不多了,貴妃作陪吧。」

「是。」莫凌薇起身走到高宗的身邊。高宗走出梅堂,在袖子底下拉住她的手:「今日可開心?」

「宮里好久沒這么熱鬧過了,臣妾自然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