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節(1 / 2)

</br>徐貴人一張嘴很不會說話,沒想到吹奏曲子卻是很不錯。

邵妃也並不示弱,就坐過去拿了琵琶彈起來。

音樂優美,舞姬舞姿曼妙,碧溪殿里一時宛若仙宮。

賢妃因為位居宮中妃嬪之首,自然是坐在距離皇帝最近的位置,這次安排座位,也是將宮妃家人同宮妃安排在一塊兒的,許氏便坐在了賢妃的旁邊,在這種必須有誥命才能夠出席的場合,賢妃的生母只是姨娘自然是不能來的,而賢妃同許氏之間又起了些芥蒂,故而賢妃心里並不如面上那般的開心。

再說,許氏手里抱著二皇子殿下,二皇子對許氏親昵得不得了,在她的懷里咕咕嚕嚕地不知道在嘟囔些什么,看他睜著一雙黑溜溜的大眼睛,一會兒笑,一會兒又蹙眉的,那嘟囔的話,據判斷該是表達對許氏的想念的意思。

許氏可沒心思去看那舞,只是低聲逗著孫子玩。

兩人雞同鴨講,許氏笑著低頭和二皇子殿下額頭抵額頭,柔聲問,「殿下還記得喃喃吶,近來在皇上跟前聽話嗎,嗯,小心肝兒乖不乖吶……」

二皇子殿下顯然沒聽她說什么,只是呵呵笑,又嘟嘟囔囔地發出含含糊糊的聲音,兩人都樂得不行,各樂各的。

二皇子殿下樂了一會兒,就轉頭去看場中的舞蹈,看著看著,就看得直了眼,是一副欣賞的態度了,許氏將他抱好,在他的小耳朵上親了親,問,「心肝兒寶貝兒也覺得好看吶。」

二皇子殿下被她親得呵呵笑,又要下地去,許氏不敢放他下地,賢妃也沒怎么注意那場中舞蹈,一直在含笑溫柔地看楊麒兒。

年前季氏一族遭了倭寇之難,皇帝特許賢妃見了家人,季大人許氏和四姨娘都進了宮來,許氏只是在端陽宮里稍稍坐了坐,就告了退去了麒麟殿里看孫子。

季大人倒是和賢妃多說了會兒話,因看賢妃消瘦憔悴,他雖然自己也是精神不大好,倒反而轉過來安慰賢妃了幾句,賢妃也是安慰季大人,「事情已經出了,現在難過也於事無補。皇上說了一定會將被劫走的族人救回來,想來定然是能成的。再說,衡哥兒在江南,也不會讓族人白白被劫走。」

季大人聽賢妃這么一說,心里就想她畢竟只是個婦人,目光短淺,就正是因季衡在江南,救族人之事才更加難辦,要是族人沒救出,季衡那便是受族里的怨懟,要是費了大力氣去救回來了,難道不會有人給季衡加一個公器私用的罪名。再說,在季大人心里,那被劫走之人,大多是女人,女人被倭寇劫走,安有不被糟蹋的,縱使被救回來了,以後也該是沒有臉面活下去的了。

所以季大人同季氏一族族長的想法倒是一樣的,將男孩子救回去就行,其他就罷了。

季大人便對賢妃說道,「你弟弟在江南,事情也是難辦呀。你在宮中,若是有時機,多親近皇子殿下也是好的。」

賢妃便嘆了一聲說道,「父親,您這話倒是從何而起。皇上親自教養二皇子殿下,其他宮妃一律不許接近,除了母親時常入宮來看殿下外,再無他人被允許去接近殿下了。再說,父親,您也看到了,不是女兒不去親近殿下,母親去殿下那里,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帶著女兒去呢。」

季大人如此便不好再說了,只是嘆了口氣。

許氏以為季大人必定是會敲打四姨娘,讓四姨娘不將二皇子殿下是季衡所出之事告訴賢妃的,所以她便沒有親自敲打四姨娘,但季大人卻沒有想到這一茬,或者是他認為賢妃知道了也無不可。

賢妃畢竟是二皇子殿下的親姨娘,殿下在宮里,現在還小,被皇帝喜愛,有時候連和朝臣議事,二皇子殿下離不得他,他都能把孩子抱著一邊哄孩子一邊和臣子說話,這份寵愛可想而知。

但季大人覺得季衡不願意做女子入後宮,現在更是遠在東南,皇帝對季衡的感情漸漸淡了,寵幸起其他妃子來,到時候皇帝還會有其他子嗣,再對二皇子殿下的寵愛恐怕就不會這么深了,再說,二皇子殿下是現在還小,等真再長大一些了,孩子頑皮起來,皇帝說不得也會厭煩自己帶著他,那時候,二皇子殿下在這後宮之中沒有個別的照應,怎么能好。

所以季大人總還是想賢妃能夠照應二皇子殿下,即便是四姨娘對賢妃說了二皇子殿下的身世,他認為也無不可。

季大人先於四姨娘離開,只剩四姨娘了,賢妃便挽著四姨娘的手,帶著她進了里間卧室里去。

在榻上坐下了,四姨娘便說,「是姨娘無能,這么一年多了,都沒能再進宮來看看你。你在宮中受苦了。」

賢妃眼眶也有些發紅,道,「娘,您這是什么話。是女兒無能才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