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節(1 / 2)

</br>皇帝已經抬頭看到了他,看他要摔,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飛快地跑過來要接住,自然是沒接住的,楊麒兒摔在了地上,手被碎瓷片刺了,因夏日穿得薄,身上也有磕傷,他也沒哭,只是有些怔住了一樣,瞪大了眼睛,皇帝已經過來將他抱了起來,他在皇帝懷里望著他,「爹爹,爹爹……」

皇帝發現他的手被碎瓷片刺進去在流血了,便對外面又是大發雷霆,「柳升,你這個狗奴才。」

柳升趕緊進了書房,看到皇帝抱著手流著血的楊麒兒,也是大驚失色,馬上跪下請罪,皇帝恨恨地給了他一腳,「趕緊讓太醫過來。」

皇帝這一番怒火,因兒子的受傷而結束。

所幸皇帝並不是很喜歡易碎的瓷器,書房里瓷器擺得少,故而地上碎片不多,不然,楊麒兒那么摔一跤,恐怕就不只是傷了手。

楊麒兒開始不知道哭,等太醫來了才開始哭起來,所幸手上只被刺了三條小口子,上了葯後也就止了血,之後兩只手就被用葯紗布包成了兩團。

皇帝抱著他坐在西間里,看到兒子哭得一臉淚水,就心疼難忍,不斷哄他,又在心里責怪自己。

自然柳升的責罰也少不了。

皇帝在第二天便下了聖旨,召季衡回京。

235、第三十一章

楊麒兒的手痛,也許也不是手痛得不堪忍受,只是下午被皇帝吼了那么一句不想見他,讓他深深受到了傷害。

楊麒兒已經聽得懂大人們的不少話了,再說,不想見他,這一句又是這么簡單。

所以他之後一兩天內,他就粘皇帝粘得很,要是皇帝愛憐地問他手還痛不痛,他就會愛嬌地在他懷里拱一拱,表示自己還痛,而且痛得話都不想和他說了。

這時候皇帝就開始責備自己,「是爹爹的錯,爹爹該打。」

還真抬起楊麒兒那包裹得像個小粽子的手在自己的臉上輕輕碰一下。

皇帝這沒有誠意的打讓楊麒兒側目,又用小腦袋在他的頸子上去拱一拱。

皇帝那些對季衡可能出軌的憤怒也就因為軟乎乎的兒子減少了很多,但是在大臣們勸他不要這時候召季衡回來的時候,他依然是一意孤行,非召季衡回來不可。

無論大臣們怎么勸怎么擺事實講道理,他反正是不聽的。

要召季衡回京的事情,聖旨還沒有發出去,便已經鬧得人盡皆知了。

許家十一娘子下了獄,許氏總算是找到了關系去看她,她在牢里憔悴了很多,不過倒沒有哭哭啼啼的,許氏問她,「你家是何事觸怒了皇上,降下如此大罪,我和你姑父想要找皇上求情也不行。」

十一娘哪里知道是什么事,只是說,「這個侄女並不清楚。」又問,「姑母,你可知揚州家中,廣州家中可有什么事。」

許氏十分哀愁地道,「皇上下令要抓捕許家人,聖旨已經下了,不過從京城到揚州再到廣州路途遙遠,聖旨傳到也要很久了,不知你父親他們到底是犯了什么罪,惹了皇上如此動怒。不過你放心,我同你姑父會在外面好好活動,向皇上求情的。再說,皇上只說了一個謀逆之罪,總要有證據才能定罪,皇上證據還沒下,也沒說派哪位官員去查,說不得事情還是有轉機的。」

十一娘這時候才抹了抹眼淚,道,「多謝姑母姑父為我家的事情操心。父親為海商,姑母您也知道,只要船出了海,總有各種危險,海上海寇眾多,要是沒有些自己的力量護住海船,那便只能任由海寇將貨物搶了過去,所以父親定然是有些力量的。只是,父親從無和朝廷對抗的意思,也沒有做過海賊那些燒殺搶掠之事,為何就能被定為一個謀逆之罪,真是……真是無中生有呀。就怕到時候,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我們家就要被定這么個誅九族的大罪了。」

許氏道,「現下還沒有審理,怎么就能定下罪名來。小十一,你可別胡思亂想,先撐著,姑母和你姑父,還有你表哥,總要想辦法把你們救出來的。」

十一娘子又趕緊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