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節(1 / 2)

</br>季衡帶了不少禮物前來,之前就已經讓人送進了內宅,林大太太這次是在正院正堂門口迎接他,季衡行了禮道,「季衡見過太太,給太太請安。」

林大太太高興地將他迎了進去,說道,「既是世侄,何必多禮。」

季衡和林大太太寒暄了一陣之後,就示意有要事要同林大太太說,林大太太會意,就讓了屋中伺候的丫鬟婆子們都出去了,季衡這才突然起身來,在林大太太的跟前跪下了。

262、第五十八章

季衡的行為將林大太太嚇了一跳,趕緊要上前將他扶起來,並且驚道,「世侄為何這般,快請起。」

季衡卻道,「太太,請讓季衡這般跪下吧。」

林大太太更為吃驚,「為何?」

季衡面上帶上了哀戚,說道,「我在浙江時,林襄曾經在我跟前做事。」

林大太太驚訝地「啊」了一聲,瞪大了眼睛,「她……她在浙江?」這般說著,她就馬上哭了,道,「她居然去了那么遠的地方,難道母女之間有了解不了的仇恨嗎,她一個姑娘家,這般離家出走,近一年沒有音信了。」

這般說著,又殷殷問季衡,「她現在在何處,為何還不回來。」

季衡只覺得心里發苦,面對著林大太太的質問,他覺得要說出林襄的死訊是多么的艱難,好半天才道,「季衡對不住太太您,沒有護住林襄。在從溫州往紹興途中,我們遇到了賊寇,林襄為了護住我被賊寇所殺。」

林大太太瞬間臉色蒼白,先是一怔,然後人就跌了下去,幸好她身後就是椅子,這才沒有跌在地上,她怔愣了好一陣,眼淚水流得更厲害了,她突然抬起手捂住了眼睛,開始嗚嗚地大哭出聲,「我苦命的兒呀,是娘對不住你,娘對不住你呀。」

季衡只好趕緊勸道,「太太,請您不要這般傷心。」

林大太太卻不斷搖頭,「你不知,是我的錯。是她說不嫁人,我生她的氣,總是罵她,看她死不悔改,就說以後她不算咱們林家的人,林家容不下她,她死了都不要她葬在林家祖墳里,讓她一定要嫁人才行。她和我慪氣,就跑掉了。家里出了這般事情,家丑不可外揚,我們自然就隱瞞了此事,只說是送她去清修去了,又派了人在外暗暗地尋找,但是哪里找得到呢。她小時候只七八歲時,因和她父親慪氣,就能一個人跑到關外去,膽子大得很,我們根本管不住她。但是即使這樣,我也不該那樣說她。都是我害了她呀。」

季衡這才知道為何林襄說她母親不許她葬入林家祖墳,非要將她燒了骨灰撒了。

這不過是林大太太的置氣之言罷了,林襄她竟然也能夠相信。

林大太太哭了一陣子,用巾帕擦著臉,又看向季衡,道,「這不是你的錯,你快起來,不要跪著了。我自己的女兒是什么樣子,我還不知嗎。這不是你的錯,你別跪。」

季衡卻並不起身,說道,「事情其實是這樣的,太太,季衡今日來,也是想向你家提親,雖然林襄已死,但是她走時,我說了要娶她,並將她葬入我季家的祖墳,以後也可永享我季氏一族子孫的供奉。因從溫州到紹興時,天氣炎熱,屍首無法存放,就只好將林襄火化了,她的骨灰現在在我家我的院子里,既然我已經將她帶到了自己的院子里,自然沒有讓她名聲受損的道理,所以前來懇請太太將林襄嫁給我。若是太太答應,我便讓母親再親自前來和您說親。」

林大太太又呆愣住了,「你要娶她?」

季衡誠懇地點頭,「正是。」

林大太太神情怔怔地,好半天沒有回過神,在季衡又說了一遍之後,她才道,「此事,對襄兒倒是好的。只是委屈了你了。」

季衡道,「於我又有什么委屈的呢。她是為了救我而死,我正當娶她。」

林大太太道,「如此,我再同她父親商量一番。」

季衡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又道,「那季衡過幾日就讓母親上門來提親。」

林大太太起身將季衡扶了起來,心里則是想,真是冤孽。

當年林襄想要嫁給季衡,要她找人去問季府的意思,是她無論如何不肯,雖然當時季衡和皇上之間傳的那些事情並不一定是真,但多少名聲不好聽,而且季府門第高,林襄嫁過去日子也定然不會好過,畢竟有個皇帝做情敵,又有一個做閣老的公爹,還有一個一心為兒子作想心思很有些深的婆婆,丈夫又比自己還美貌,這算什么事呢。

沒想到經過了這么多年,事情竟然還能夠回到原點去,只是女兒已經成了一縷香魂,季衡也已經褪去了少年的稚嫩,而且和皇帝之間的事情,已經完全不是別人的閑言碎語了,誰都知道兩人實打實地做著夫妻。

林大太太想要從季衡那里將林襄的骨灰要回來,但是看季衡也是一副難過到失魂落魄的樣子,就暫時沒有說出口,想著林襄總歸要嫁過去,先又何必讓林襄回林府來受眾人的白眼呢。

林大太太將季衡送到了內儀門處,季衡讓林大太太千萬保重身體之後,這才離開了。

乘坐馬車回了季府,季衡回了自己的院子,林襄的骨灰壇就放在季衡書房里面的暖閣的,已經擺設了香燭供上了。

許氏親自拿了幾頂季衡要用的帽子和發冠來了他的院子,他的院子十分清靜,因為里面有不少機密要件,故而是讓了回到他身邊來的卞武和郎商值守院落,伺候他身邊活的丫鬟也是不識字的,其他一應管理也十分嚴格。

卞武和郎商回京之後,季衡本想著他們該回皇帝身邊報道的,沒想到皇帝只是給了他們一些賞賜,然後讓他們繼續回季衡身邊做護衛,季衡看他們回來,便也來者不拒了。再說,在一起那般久,如何也有一些感情了。

郎商自從林襄死了就一改了以前那喜歡提醒人的性格,變成了個沉默的大男人。

許氏過來,另外的護衛進去報備,卞武便讓了伺候的丫鬟秋山去迎接太太。

秋山是個圓臉,長相普通到進了人堆想把她找出來就得戴玳瑁鏡的程度,但是為人卻十分老實可靠,做事妥帖,季衡的書房里的有些東西,季衡大多都是讓她收。

她柔聲請了許氏進去,又說,「大少爺剛從外面回來,正在書房里面的小暖閣里呢。」

許氏也沒說什么話,心里則有些了然,進了暖閣,看到季衡果真坐在榻上看著一邊林襄的骨灰壇子的。

許氏就上前說道,「從林家回來了?」

季衡趕緊起身請了許氏坐,然後說道,「是。已經對林大太太說了。」

許氏坐下後問,「如何?」

季衡嘆了一聲,道,「林大太太哭成了淚人,說悔不該當初罵了林襄。並未責怪林襄因我而死。」

許氏則道,「她家女兒不看好,跑到軍營里去,除了他家,哪一家的女兒還能做出這般事情嗎。她又如何來怪罪你。」

季衡知道許氏答應他娶林襄,只是因為林襄為了救他而死,絕對不是因為她喜歡林襄。

季衡也不好和母親在此事上爭執,就轉移話題道,「我向林大太太提了親事,林大太太雖然說要和林大人商量,但我看她的意思,她心里是滿意的,到時候還要勞煩母親前去提親了。」

許氏心想我的兒子這般好,對方家里又是一個死了的丫頭,為何會不滿意,以後林襄嫁過來了,直接就可以葬入季家祖墳,還能夠在季家那祠堂里享一個位置,以後有季家子孫世代供奉,有什么不好呢。

許氏雖然心里這般想,對季衡提的這件事倒是答得十分干脆,應了准備好了就上林家提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