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問鼎之吹牛 第一更狂(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66 字 2020-07-13

今日三更.

`````

徐州不戰而入北伐軍之手居然引起了空前巨大的波動,這一點大大出乎了北軍前敵總指揮吳佩孚的預料。畢竟北軍在前一陣子放棄南京、武昌這樣可以成為國都的大城市的時候,各方面的反應也算平靜,國民『政府』也沒拿奪取南京、武昌的消息來大做文章,更沒有厚著臉皮宣傳什么南京大捷、武昌大捷的。

可是這一回,國民『政府』突然就不顧事實,腆著臉開始吹噓他們「英勇的北伐將士」冒著北洋軍閥的槍林彈雨奮勇作戰攻克中原重鎮徐州的豐功偉績了。

在公開宣布的戰報上面,北伐軍司令部更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宣稱他們北伐軍在徐州城下同北洋軍主力血戰十日!在付出了傷亡三萬余人的代價之後,才擊破北軍主力,力克徐州!是役,斃傷俘虜北軍官兵更是多達十萬之眾,是為北伐開始以來之最大勝利![]鐵血大民國231

吹完牛以後,當然就是一連串的什么慶功會、新聞發布會、表彰會、閱兵式等等的。還有一些得到北伐軍司令部特許的戰地記者深入到了剛剛「經歷大戰」的徐州前線采訪。拍攝了一大堆的「戰場照片」,還有北軍墓地和遭到關押的北軍戰俘的照片。這些記者還給一些個所謂的戰斗英雄做了專訪,還一有些外國記者據說是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采訪了北軍俘虜,曝出了一些北伐軍虐待俘虜的丑聞,當然北伐軍司令部是予以矢口否認的......

總之,不管是耳聽為虛,還是眼見為實。南北各地的報界輿論是完全相信了這場子虛烏有的徐州大捷了!而這個時代,北洋這里有沒有什么新聞管制(國民『政府』那里倒是有的)。報紙上面想寫什么基本沒有人管,所以種種有關徐州大捷、北洋敗績的消息就登滿了大小報紙的頭版。

那些親國民『政府』的報紙則用歡快的語氣在計算著國民革命勝利的時間。而親北洋的報紙則是一邊倒的發炮,都是攻擊北洋軍前敵總指揮吳佩孚兵敗誤國的!更有些輿論將吳佩孚在湖南議會事件中的老賬翻了出來,明里暗里都指他是g諜!是gcd打入北洋的『奸』細,北洋淪落到現在這個地步,都是他一手造成的。現在北洋想要挽回局面,首先就要殺吳佩孚以正綱紀!

而北洋方面,面對這種不實報道和消息,除了發表幾個辟謠的通電,也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畢竟在戰爭中。交戰雙方在對外宣傳的時候都會掩蓋失敗誇大勝利的。所以局外人判斷勝敗最有效的辦法。還就是看地盤得失。北洋在短短幾個月里面差不多丟了半個中國,再說沒有打敗仗實在是有點荒唐過了頭了。所以方方面面的人物,現在都一致相信「徐州大捷」的謊言,只是對北洋軍的損失情況到底是五萬還是十萬,有那么點小小的分歧而已。

最後。居然連眼下北洋系統的當家人徐樹錚也懷疑北洋軍真的吃了敗仗,在1月底的時候離開北京來到已經前移至河南鄭州的北軍第一方面軍司令部視察了。

「仲帥,子玉兄,一方面軍各部都還完整吧?」徐樹錚走下火車,剛一見著前來迎接的曹錕、吳佩孚兩個,就迫不及待詢問起部隊的損失情況了。問完這個話,他就把目光投向了曹錕,這個意思大概是想讓這個北洋第一老實人來回答吧?」

「又錚,你怎么也這么問?咱們一方面軍有沒有和南軍開戰。你這個最高執政官還會不知道?」

曹大老實人這兩天一直都被方方面面的人盤問差不多的問題,已經有些不耐煩了,現在聽到徐樹錚也這么問,就很自然的抱怨起來了:「這打的都是什么仗?一槍沒放就沒有了半個中國,要說咱們沒打敗仗誰相信啊?」

聽曹錕這么說,徐樹錚輕輕吁了口氣。看來「徐州大捷」真是常瑞青那小子吹出來的!他勉強擠出一些笑容,對曹錕道:「仲帥,您就別抱怨了,咱們是丟了半個中國,可不還剩下半個嗎?如果把部隊丟在了南邊,現在你我都已經回家吃老米了。」

曹錕雖然有個「三傻子」的綽號,人嘛,也的確比較老實(相對那些居於高位的人來說)。可是他的老實絕不是笨,一笨蛋是當不到三省巡閱使的。他一手拉著徐樹錚,一手拉著吳佩孚向上了一輛停在站台上的西洋馬車。

車門一合上,他就嘆了一聲:「又錚、子玉,你們的想法我是知道的,不和他們爭一城一地的得失......要尋找機會消滅南軍的有生力量。可是這地盤丟多了,下面的人心可就更加浮動了,你們可別小看這個人心動搖的危害,想當年大清朝是怎么弄沒的?還不是因為這人心都失去了?現在南邊又是反帝又是抗俄,又是國民革命的,下面那些娃娃後生還有一些窮酸書生早就已經被蠱『惑』起來了,而那些跟隨我們北洋的地方豪強和實力派又都是牆頭草,就看那邊風大。雖然咱們北洋的統治更符合他們的利益,可一旦他們覺得咱們已經大勢已去,他們還是會反戈一擊的。到時候,咱們就要變成客軍,南兵就會變成主軍了!」

曹錕這么一說,說得徐樹錚和吳佩孚都沉默不語了。這話說的一點沒錯,吳佩孚那個打運動戰的想法是挺好的,可是在中原地區和南軍周旋的前提是要獲得地方勢力的支持!特別是山東、河南兩省的地主武裝,這兩個省的地主豪強可比南方那里的地主們強悍的多,都是一些半紳半匪的家伙,有些祖上好幾代都是土匪......毫不誇張地說,河南、山東兩省,現在是北洋與匪、紳共有之!一旦這些「匪紳」勢力大批倒向國民『政府』,北洋軍在河南、山東立馬就會變得寸步難行,根本就運動不起來了!

「我正是為這事兒來開封的。」徐樹錚沉『吟』了一會兒。終於提起自己的來意了。他可不好意思說自己來河南是想瞧瞧北洋軍到底有沒有吃敗仗。於是就把話題扯到了北方的幾個實力派身上了。

「閻錫山和劉鎮華這兩條老狐狸現在都開始公開抵制咱們北洋的命令了!大本營派去太原的代表想要見閻錫山一面都不成,對於讓他兼任綏遠都統。並且調一旅晉軍駐防綏遠的命令也置之不理。看來這個閻錫山已經准備投靠南邊了!至於豫西鎮嵩軍的劉鎮華也一樣,拒絕帶兵援陝,還將主力集中於汝陽、臨汝一帶,擺出了威脅南陽的態勢,恐怕也已經和南邊有了勾結!」

曹錕苦苦一笑,目光掃了下車廂里的徐樹錚和吳佩孚:「除了我這個老實人,現下還有誰不給自己找後路?這段時間,光被我們第一方面軍司令部軍法處截獲的南邊送過來拉攏的書信就不下二三十封呢!咱們下面的師長、旅長們怕是人人都有一封了!」說到這里,他重重嘆了口氣:「又錚、子玉,這樣下去不行。咱們必須要好好和南兵打一仗。提振一下士氣,要不然早晚要不戰自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