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2 問鼎之破綻 求訂閱(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78 字 2020-07-13

徐州道台衙門,這里現在是常瑞青北伐軍總司令部最新的駐地。他是在1919年1月25日,也就是徐州被北伐軍不戰而取的第三天,乘坐專列回到自己在這個時空的家鄉的。剛剛在自己的司令部里面安頓下來,他的副官鄭中源就給他送來了北洋執『政府』對山西下達討伐令的消息!這個事情,還真是讓常瑞青大吃了一驚!北洋此舉到底是想干什么?難道是要取道山西退往西北嗎?還是閻錫山有什么異常的舉動刺激到了徐樹錚、吳佩孚他們?或許北洋的目標並不是山西,而是徐州周圍的北伐軍主力!

就在常瑞青站在自己辦公室的窗戶前面揣摩著徐樹錚和吳佩孚真實意圖的時候,辦公室的門被輕輕地推開了,身材幾乎和常瑞青一樣高大的鄭中源站在門口,輕輕道:「總司令,大家已經到齊了,在作戰室里等候呢。」

常瑞青嗯了一聲,整了下自己身上的軍服,就大步跟著鄭中源朝作戰室走去。那里已經是濟濟一堂,作戰室的大地圖桌周圍已經坐滿了北伐軍的高級將領。包括白崇禧、王君皓、徐庭瑤、張治中、劉峙等幾個一方面軍帶兵的軍官都已經到場了。他們都知道,北洋突然出兵攻打山西的舉動必然牽動全局,說不定南北之間醞釀許久的大決戰很快就要展開了!

看到常瑞青進來,所有的人都刷的一下起立敬禮,而常瑞青也認真地還禮。然後就走到了靠地圖桌中間的一個空位子上。站在那里緩緩地掃視了自己的這些嫡系親信將領們一眼,揚手道:「諸位都請坐吧。」

隨著整齊落座的聲音,常瑞青沉聲道:「大家都已經知道北洋對山西省下達的討伐令了吧?或許你們不太明白北洋為什么要在目前這樣形勢對他們極度不利的時候,挑起對晉軍的戰爭……說實在的。我也不太明白,不過那沒有關系。咱們只要明白,這是咱們一舉打垮吳佩孚,消滅北洋軍主力的機會就行了!」[]鐵血大民國232

他說話的時候並沒有坐下來,現在又在作戰室內走來走去了:「這一次很有可能是徐又錚和吳佩孚的一個詭計……他們使出攻打山西這樣計策來引我們上鉤,說明他們已經被目前的革命形勢給『逼』急了,說明他們已經不再一味『逼』戰,而是要主動尋求同我軍的決戰了。這正合我意。我們現在已經在徐州附近集結了八個軍近四十萬大軍!在京漢路方向上還有兩個軍,南京和淮南地區也有預備方面軍的兩個軍,在山海關外還有我們的第一軍,現在有加上山西的四個混成旅……我們對北洋已經形成了戰略包圍的態勢。而且在兵力上也處於壓倒『性』的優勢!所以這一戰我們是必勝的!

但是對北洋的困獸之斗,我們也要保持足夠的警惕!在未來幾個星期或是一個月的大決戰中,我們的軍隊可能會遭遇建軍以來最嚴峻的考驗,可能會蒙受前所未有的傷亡,會遇到北洋軍瘋狂的反撲。甚至還會有暫時的失敗。不過我堅信,最後的勝利一定是屬於我們的!一定屬於中國人民和國民『政府』!我期待諸君在此戰中努力奮斗,為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建立豐功偉績!」

他的話音一落。滿座就響起熱烈的鼓掌聲。

常瑞青滿意地點點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又指了下參謀長盧逸軒:「子休,你來介紹一下最新的情況吧。」

盧逸軒啪嗒一個立正。沖常瑞青微微一躬,拿起指揮棒點了下地圖上保定、正定一線,說道:「根據情報,北洋軍大本營的情報部門發現山西督軍閻錫山正在與我方接洽易幟事宜,因此決定采取先發制人,武力解決山西。北洋軍大本營已經任命剛剛從徐州撤出的第二軍軍長李純為山西督軍兼省長,指揮第二軍所屬之第六師、第十二師、第四十七混成旅、第七十五混成旅等部經隴海線、京漢線運往正定,然後再沿正太線向太原攻擊前進。這樣一來,北洋軍在魯豫兩省的兵力已經下降到了十個師又四個混成旅,而且還有一個第五師留守濟南,扼守我北上京津之要道,無法抽調,此外豫西方面也有落干混成旅部署以監視京漢路方向和豫西當地勢力鎮嵩軍。因此,吳佩孚手中可用之兵估計只有九個師又兩三個混成旅,即使在滿員情況下,總兵力亦不過十二萬到十三萬,不足我軍主力的三分之一!」

盧逸軒的話音剛落,坐在常瑞青身邊的白崇禧就沉著聲道:「吳佩孚是故意賣個破綻給我們的!他現在有鐵路之便,北洋第二軍隨時可以從正太路上撤出來,以晉軍的戰斗力是留不住他們的。此外北京、天津周圍還有第十一師、第十三師和參戰軍的三個混成旅可用。如果一切正常的話,吳佩孚可以在短時間內抽調十萬大軍加入河南戰場,如果運用得當,吳佩孚還是有三成勝算的……」

「那就是說我們這一回有七成勝算了?」常瑞青笑眯眯地看著自己這位把兄弟兼心腹手下。

白崇禧聳了聳肩:「不止,他們北洋沒有什么事情會按照計劃順利實施的,我們應該有必勝的把握!」

常瑞青重重地點頭:「健生大哥、子休兄,你們有什么設想嗎?」

「有!」兩個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北上,打濟南!」

……

北洋第一方面軍的主力部隊,一共九個步兵師近十一萬大軍,這個時候已經在吳佩孚的親自統帥下展開在了河南省會開封附近的平原上了。他的嫡系第三師布置在蘭考,第二師擺在杞縣,第十七師放在通許,第十九師駐扎在尉氏。第二十師放在黃河北面的封丘,參戰軍的三個師則擺開在了吳佩孚前敵指揮部所在的開封城內。

這支北洋軍的主力部隊完成展開以後,就開始在這片無險可守的平原上修築防御工事了,不是歐戰中那樣綿延橫亘的塹壕防御地帶。而是一個個依托縣城城牆修建的環形防御工事,似乎是做好了被北伐軍將他們一個個包圍起來挨打的准備似的。

事實上,他們在這里就是准備挨打的。將主力一拆為二,其中三萬多人的第二軍去進攻山西,剩下的十二萬幾千人擺開在開封周圍,做出保衛河南省會的樣子。吳佩孚當然知道這樣的部署是非常愚蠢的,他是故意『露』出這么一個大大的破綻,以吸引常瑞青分兵西進的……常瑞青的四十萬大軍也分開部署在徐州附近的。所以當他得知北洋軍的部署出現破綻的時候,應該會抽調一部迅速西進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吧?

吳佩孚心想:「或許會有20萬人沿著隴海線開過來,短時期內不會有更多軍隊過了,隴海線的運輸能力有限。頂多也就能維持20萬大軍展開進攻作戰所需的後勤……如果超過這個數字,要么花費一段時間囤積補給,要么發動大批的民伕用騾馬大車輸送物資。這兩點都需要時間,而常瑞青沒有那么多時間,他一定會力爭在山西被北洋軍攻占之前打下開封。消滅這里的北洋軍主力!」

整整九個師,十二萬三四千人的軍隊,加上200多門75mm山野炮(第二師、第三師和參戰軍的三個師都配屬有炮兵團),還有構築起來的堅固工事。都讓吳佩孚充滿了在防御戰中重創對手的信心。他心里冷笑:「就算一下子涌過來三倍的南軍,也一定會在老子的九個師面前碰個頭破血流!到時候第二軍和第二方面軍的援兵一到。就該姓常的落荒而逃了!」

在一月底的寒風中,吳佩孚帶著參謀幕僚前往他的嫡系部隊第三師視察。滿意地發現士兵們的士氣還算高昂。北洋軍都是為錢賣命的雇佣軍。下面的人是領一天的軍餉就賣一天的命,地盤得失和他們關系不大。這兩個月的軍餉都能按時足額發放,所以軍心士氣也算安穩,並沒有收到報界輿論的影響。

不過一部分基層軍官的情緒卻明顯有些低落,這些軍官和北洋的關系可是休戚相關的,自然會為眼下的局勢擔憂了。吳佩孚只好耐著『性』子給這些基層軍官講些鼓舞打氣的話,正說著什么拳頭收回來再打出去更有力之類的鬼話的時候,突然一個第三師師部的主任參謀匆匆趕了過來,氣喘吁吁地報告:「玉帥!南兵已經出動啦!碭山、夏邑還有棗庄都被南軍先頭部隊攻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