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0 中國不需要軍閥(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29 字 2020-07-13

1919年3月初。北京這時已經進入了春天,不過氣候卻沒有多少轉暖,2月的最後一天還下了場大雪,又給這座多少顯得有些蕭條的中國首都披上了一層白紗,好像在哀悼在河南、山東兩個戰場上戰死的南北兩軍將士似的。對於在北京的北洋執政府來說,這一層覆蓋了北京的白色,似乎也預示著他們的政治生命實際上已經死亡了!

現在從執政府的各部大員到底下的百姓們,都已經通過他們各自的渠道得知了南北大戰的最新進展。知道了北洋第一精銳第三師在虞城彈盡援絕後舉白旗投降,知道了前去解救第三師的北洋第一方面軍主力在商丘也陷入了重圍,眼看著又要走第三師的老路!還知道了津浦路方面軍在泰山腳下遭遇慘敗,第二軍的兩個師被完全擊潰,剩下的五個師兩個混成旅也在南軍的突然襲擊下損失慘重,現在棄了濟南,退到了山東最北面的德州****??當然了,一支處於作戰狀態下的大軍,為什么會掉以輕心被敵人來個突然襲擊,就沒有幾個人能知道原因了。

此外,山海關一線也有壞消息傳來,守在那里的北洋第十三師還是在扮演豆腐渣的角色,在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的攻擊下全線崩潰!剛剛完成東北諸軍整編的國民革命軍第四方面軍總司令蔣j石,現在也指揮著十萬大軍(當然不是他的全部軍隊),揮師入關。准備和常瑞青搶奪北京城了!

我們那位辛辛苦苦打垮了北洋軍主力的常大軍閥,當然也不甘心失去到嘴的肥肉,在他的命令下,張治中指揮著第八軍和新八師正在星夜進軍。在奪取蘭考以後的幾日內就連克開封、鄭州、安陽等地,現在已經殺到了直隸境內。

至於北京城的那群太上皇,呃,就是東交民巷里的那些公使大人。大多已經在三月頭幾天打典行裝南下了!在他們看來,北洋的局面是絕對沒有辦法挽回了,他們也只有承認現實了。當然,也不是沒有留下的,英國公使艾斯頓和法國公使亨利還都沒有挪窩。倒不是法國人和英國人相信北洋政府還有什么起死回生的妙計,而是他們同南京國民政府的建交談判始終沒有取得進展****[]鐵血大民國240

不過北洋執政府這些日子卻還在強撐著,徐樹錚這個最高執政官也沒有發下野通電,大本營那里還天天開會。四下搜羅部隊,據說要保衛北京!那位中途下課的北洋第一名將吳佩孚是第一個帶兵進京「勤王」的,他從保定帶來了一個剛剛編組完成的步兵師(用三個不滿員的混成旅外加上第三師的邊角料編成的),還冠上了中央陸軍第三師的名號!頗有一些要一雪虞城之恥的意思。

新的第三師和他們的師長吳佩孚是1919年3月3日回到北京的。在正陽門火車站一下車,就被執政府派來的汽車接到了鐵獅子胡同的執政府。在一間極為僻靜的辦公室里見到了還在支撐著北洋這個門面的徐樹錚。

徐樹錚的精神看著還不錯,只是頭發白了差不多有一半!皮膚也顯得有些松弛的樣子,好像一下子老了十歲。在這間辦公室里,還有另外一人。正是陸建章。對於他的出現,吳佩孚微微一愣。不過轉瞬就明白,他大概是代表德州的馮玉祥吧?

徐樹錚勉強擠出一點笑容:「子玉。坐吧****??你能來就好,咱們就一塊合計一下北洋的出路吧。」

吳佩孚苦笑:「能找出路都已經去找了,又錚,咱們現在要考慮的,大概只有自己的出路吧?常耀如是你門下出來的,他有沒有派代表聯絡過你?」

徐樹錚擰著眉毛冷笑道:「倒是派了代表去找段芝老****??不過我是怎么也不會為他效勞的!大不了就是下野回家吃老米吧,不過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咱們或許還能搏一下!」

吳佩孚苦笑著搖頭,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徐樹錚卻將目光投向了陸建章,陸建章看來看吳佩孚,思索了一會兒,才開口道:「刺常的計劃推進的非常順利,那個女人已經成功接近了常瑞青的父親常老虎****??准備要拜入常門,成為常老虎的關門弟子了!」

「刺常?你們想殺常瑞青!」吳佩孚嚯的一下就站了起來,沖著徐樹錚猛地搖搖頭:「又錚,常瑞青可不是那么好殺的,而且咱們北洋現在已經大勢已去,殺了他也於事無補,萬一瀉了湯,他報復起來,咱們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徐樹錚咬了咬牙:「不殺了他,我們北洋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姓常的不是孫中山,他不會給我們任何一點翻盤的機會****??他已經拒絕了德州和商丘那里十幾萬北洋軍的倒戈易幟了!他要的只是繳械投降!」

倒戈易幟和繳械投降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倒戈易幟不過是把北洋的五色旗換成國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滿地紅,軍隊還是私有,對國民政府是聽調不聽宣,將來也未嘗沒有翻盤的機會!而繳械投降可就什么都沒有了,雖然國民政府也不會去追究那些北洋將領的什么戰爭罪行(打敗仗罪?),甚至還會任用其中的大部分真正有才能的軍官。可是他們那些人從此就只能融入國民革命軍的系統,成為國民革命軍或是將來的國防軍的一分子,再也不是北洋的人了,也不是一個擁兵自重的軍閥。

徐樹錚這使拿起桌子上的幾個信封遞到吳佩孚面前:「這是蔣j石給出的條件,只要我把北京城讓給他來占領,他就保舉我做直隸省主席!」他目光炯炯地看著吳佩孚:「你做直隸保安司令,馮煥章也另有任命****??估計是西北或是山東的什么官。而且我們三個各自還可以保留至少一個師的軍隊,軍餉還可以由國民政府補助,直隸地方上還可以編練一些部隊。」

吳佩孚的臉上閃過一絲喜色,不過隨即又搖了搖頭:「他只能保舉。不能保證孫中山、常瑞青會同意!國民政府真正掌權的是他們倆。」

徐樹錚冷哼一聲:「孫中山會同意的,更好的條件他都會答應!問題是常瑞青,他現在是北伐軍總司令,又是他們國民政府的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聽說軍委會里面有一半的委員都是他一邊的,如果他堅決反對,孫中山也不會替我們強出頭的****??」

這話說的不錯,孫中山又不是袁世凱。他何苦為了北洋的余脈去和常瑞青撕破臉?所以只要常瑞青堅持要徹底瓦解北洋軍閥,蔣j石的那些許諾可就都是鏡花水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