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8 土改的路子錯了嗎?(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62 字 2020-07-13

「先生,船已經泊在安慶了。侍衛隊也在碼頭上安排了警戒。安徽省『主席』帶著省『政府』的主官正在碼頭上等候召見。」

說話的正是趙三妹,她和姐姐趙香兒的苦日子已經熬出頭了。當然軍職是沒有恢復,她們二位的品行『操』守都是有問題的,怎么可以為國民服務呢?還是將就著給常大革命家私人服務吧。兩姐妹現在是常瑞青的貼身侍從,只要常瑞青不是摟著妻妾們睡覺,她們姐妹中就必有一個帶著手槍寸步不離跟在大革命家身邊!基本上就是保衛大革命家的最後一道防線了!除了這兩位,最近常瑞青身邊還多了一只模樣很討人喜歡的小蘿莉,就是那位據說是孫中山私生女的孫月薰。她是剛剛從中央軍校六期電訊班畢業,不過沒有去軍隊服務,而是和趙家姐妹一樣成了常瑞青貼身的心腹,她的身份是私人秘書,呃,很私人的那種……

三個女人這回是陪常瑞青出巡的。現在常委員長在中國的統治已經漸漸穩定下來了,各項軍政工作也都上了軌道,雖然兩黨四派(國共兩黨各有左右兩派)在『政府』和議會里面少不了磕磕碰碰。但是有常瑞青牢牢把持住了軍隊和特務,他們的斗爭也就只能慢慢的走議會路線了,而且常瑞青也有意將他們往這方面引導——至於那種一團和氣的大團圓政權,我們的常大革命家是非常不屑的。

在『政府』上了軌道以後,常瑞青本人的工作負擔也就沒有那么重了。畢竟現在的國民『政府』和國防軍是集中了這個時代中國最頂尖的人才。還有一個不錯的相互制約監督的權力結構。這樣一個政權所發揮出來的積極作用,怎么都要超過常大革命家個人的能力吧?

而且經過這兩年鐵血同志會和左民青年團不斷包裝鼓吹,常瑞青也漸漸開始走向神壇了——雖然他是准備讓中國走民主憲政之路的,但是這並不代表目前的中國已經不需要神了!在一個幾千年封建的國家里,人民需要的其實不是民主憲政,而是一個近似於神的明君,現在常瑞青就准備扮演這樣的角『色』。[]鐵血大民國378

一個明君自然不應該總是呆在深宮里面與『婦』人為伍的。出巡大江南北,讓天下萬民見識一下領袖風采也是非常必要的。再說常瑞青也有這樣的本錢,他的賣相拿出來一看就是偉大領袖的塊兒,所以這次出巡。總得來說是非常成功的。但是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惹得常瑞青現在陰沉著臉,很不高興的樣子。

安慶碼頭上迎候的隊伍,自然是大吹大打,鑼鼓喧天,做足了排場。安徽省『主席』柏烈武是中g的中央委員,不過不是什么真正的布爾什維克,而是王亞樵那條線上的人,原來就是個民軍軍頭罷了。在孫中山死後,常瑞青掌了大權後被委以重任。但是這會兒。這位柏大『主席』卻是一臉忐忑不安的表情,帶著幾個幕僚在碼頭上伸長著脖子望著常瑞青的坐艦永豐號,似乎已經聽到什么不好的風聲了。

等了一會兒,就看見常瑞青的侍從室第一處主任曾琦笑呵呵的從舷梯上走下來,朝著柏烈武拱了下手。「柏『主席』,委座旅途勞頓,今兒就在永豐號上休息了,你們就先散了吧。」

柏烈武點了點頭,滿臉堆笑著問曾琦道:「曾主任。聽說委座在皖南那邊微服私訪的時候發了脾氣……知道是為什么嗎?」

曾琦搖了搖頭,苦笑了起來。「委座發脾氣當然是為了民間疾苦了,皖南在中國也算是畢竟富裕的地方,而且在2年前就完成了土地改革,照理說底層老百姓的日子總該好過一些,可是……唉,還是太窮了。農民的生活太苦了。」

柏烈武輕輕吁了口氣,兩手一攤,說:「可不是嘛!種田人什么時候都是最苦的,遇上豐年也不過能混個囫圇飽。趕上災年就得賣兒賣女。皖南那里算好的,皖北還要窮,一到農閑就有成群結隊的叫化子出去討飯。」

「委員長也瞧見了,還有不少該上學讀書的娃子,就這樣出來要飯,將來長大了可怎么辦呀。」

說完這話,曾琦也一個勁兒搖頭長嘆。倒不是因為瞧見中國農村的貧困和討飯的叫化子——對於一個生存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人來說,看見這種赤貧的景象是絲毫不足為奇的,看不見反而奇怪了。真正讓他感到煩惱的是常瑞青一看到這種貧困的景象就會拉長個臉,一整天都沒有好心情,而且還會無緣無故責罵身邊的人!也不知道是犯了什么『毛』病?

碼頭上的安徽省的軍政大員和名流士紳都散了以後,常瑞青換了身便服就到了船頭,對著遠處的夕陽青山,重重吐了口氣。

水稻的播種早就已經完成,長江邊上的稻田好像是一片綠『色』的海洋,長勢很難不錯的稻苗隨著秋風上下起伏,似乎預示著又一場豐收。在剛剛過去的1921年,安徽的農業獲得了大豐收。但就是在這樣一個豐年,在實現了「耕者永其田」的土改以後,還算富裕的皖南和江淮農村里,仍然只能看見怵目驚心的赤貧!除了極少數大地主,包括所謂富農和小地主在內的農民全都是破衣爛衫外加面黃肌瘦的,都是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常瑞青知道他們這些人都是一日兩餐,而且還是忙時吃干閑時吃稀,過年才能吃一次肉的!至於新衣裳真的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做上那么一身。而常瑞青的前世經常見到的中國底層的農民工的模樣,要是放在這個時代,至少是個擁有幾百畝水田的大地主才能有的。

這里還是算富庶的安徽農村,要是到了那些更加貧困偏遠的地區。常瑞青真的不敢想象那種赤貧的程度了。而這種赤貧就是眼下這個崛起的中國的基礎,是他統治下的國家的真實面目。四大自由市的畸形繁榮,還有幾個重工業基地宏大的建設場面只不過是幾個現代化的櫥窗罷了,如果不能改變農村的赤貧,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真不知道會不會被又一場轟轟烈烈的社會革命給打斷了——在蘇聯漸漸轉向極左之後,常瑞青最擔心的就是這件事情了。

「先生,有南京轉過來的電報。」小蘿莉甜甜的嗓音打斷了常瑞青的思緒。他回頭看了眼這個小美女,矮了一些,但是該鼓的地方卻都發育良好。再加上一張粉雕玉琢出來的娃娃臉,還真是挺合自己口味的。常瑞青拉了一整天的臉兒也難得笑了起來。「嗯,什么消息?要緊嗎?」

小蘿莉四下望了望,沒有看見閑雜人等。於是就報告說:「中g駐gc國際代表團和中國駐蘇聯大使館的電報,是貿易上面的事情。蘇聯希望向我們大量出口農產品,同時再通過我們進口西方國家的機器設備,每年的交易金額可能都要達到數億美元。」

「數億美元?他們要賣多少糧食給我們?」常瑞青怔了一下,這個年頭的糧食價格很低,一百斤大米在市面上的零售價不過十幾塊華元。折合三四個美元,批發價頂天就十塊華元。如果是谷子的話一百斤也就五六塊華元,一噸不過一百多一點,而且國際市場上的價格還要低廉許多!幾億美元要出口多少糧食啊?

「蘇聯人計劃每年向我國出口一千萬噸谷物。」小蘿莉將電報紙遞給常瑞青。

「一千萬噸?他們自己不吃飯了?」接過電報紙掃了兩眼,「大飢荒」三個字已經浮現在他腦海中了。

「還有一封是以中g的和周書記的名義發的。」小蘿莉又拿出一張電報紙。「他們提到了什么集體農庄,還想要引進到我國來……」

「集體化?蘇聯還是走到這一步了。」常瑞青遙望著遠處豐收在即的農田,輕輕嘆了口氣,對小蘿莉說:「現在我們要拿走農民辛苦勞作成果的一成半,已經很多了,可有些人還是不知足啊。」

小蘿莉眨巴了下眼睛。好像沒聽明白常瑞青的話,只是喃喃地道:「在日本農業稅也是很重的,按照低價的百分之三收取,差不多要占到土地收益的三分之一,如果是租地佃戶的話,還要繳納差不多數量的地租,所以也是非常貧窮的。底層農家的女兒常常會被賣掉……」[]鐵血大民國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