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 鋼鐵的碰撞 三(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23 字 2020-07-13

1934年7月13日,下午5點30分。

望著正下著綿密細雨的昏暗天空,圖哈切夫斯基長長舒了口氣。這場降雨已經持續了6天,最新的天氣預報說還能再維持幾天,至少在下烏金斯克反擊戰開頭的兩到三天里是用不著擔心中國人的飛機了。「請哈列普斯基同志到我這里來一下,還有,巴甫洛夫同時如果有報告送來必須立即交給我。」

圖哈切夫斯基已經接管了東方面軍的指揮權,他准備親自指揮關系到蘇維埃祖國前途命運的下烏金斯克反擊戰,而這場反擊戰打響的時間就是今天晚上。由於高緯度地區在夏季特有的白夜現象,所以這段時間西伯利亞地區的夜間並不是完全黑下來,而是黃昏連著黎明,如果不下雨的話,中國人的飛機一天24小時都能上天,好在這次老天幫忙。隨著進攻時間一分一秒的臨近,一輛輛用掛滿樹葉的偽裝網精心偽裝起來的坦克和強擊火炮,從樹林中的隱蔽地開出,大批的步兵也在軍官的口哨和呼喝聲中開始集結,從下烏金斯克城內一所廢棄的東正教堂的塔樓上向東望去,無數的蘇軍官兵和戰車,正雄赳赳氣昂昂地開進出發陣地。

戰場其實就是一所最好的軍事學校,而敵人就是最好的老師。這兩年來,交戰雙方都在從對方身上汲取經驗和教訓。中德兩國的陸軍學會了蘇聯的大縱深突擊戰術,而蘇聯紅軍的坦克部隊不僅學會了中德兩國「機械化步兵戰術」,還仿造出了蘇聯版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su-75。

這種武器是在法國雷諾公司和施耐德公司的工程師幫助下,用法國版追獵者為藍本改進而來的。當然這個改進的意思並不是越改越好,而是根據蘇聯糟糕的重工業技術水平進行改進,最後造出來的su-75就是一個傻大笨粗版的追獵者,在火炮、裝甲、速度等主要指標同法德中三國的追獵者幾乎完全一樣的情況下,蘇聯的su-75強擊火炮的戰斗全重超過了20噸,馬力也增加到了200匹。體積更是大了一圈。不過蘇聯的坦克兵和坦克部隊指揮官們對這款su-75是喜歡到了極點,恨不得把他們手中的t-28和su-76(用t-28的地盤開發的強擊火炮)統統換成su-75。可惜su-75的數量還是不夠多,雖然現在蘇聯的坦克工業已經停產了t-26、t-28和su-76,集中力量生產su-75,但還是來不及在短期內替換掉所有的t-28和su-76。[]鐵血大民國695

所以在東方面軍下屬的15個坦克軍里面,su-75的總數不過1065輛,其中的600輛給了巴甫洛夫。現在能用於攻擊華軍正面戰線的su-75不過465輛。而且這個數字還包括了在修裝備。因此下烏金斯克正面戰場的裝甲突擊力量還真有些不大夠用。

擔任東方面軍裝甲集群司令員的因諾肯季安德烈耶維奇哈列普斯基也是蘇聯最優秀的裝甲兵專家之一,戰爭開始之前曾經擔任過紅軍汽車裝甲坦克部部長,戰爭開始後還當過紅軍遠東方面軍司令員和紅軍貝加爾方面軍司令員,現在則是東方面軍副司令員,裝甲集群司令員則是一個臨時的任命。

作為在東方戰線上同華軍苦戰了兩年的高級將領、坦克戰專家,他非常欣賞中國人用坦克(追獵者)、自行火炮和步兵混編突擊集群打陣地戰的辦法。畢竟在他將這種戰術稱為「機械化步兵戰術」。還建議將蘇聯紅軍的坦克軍按照中國人的裝甲師的編制辦法編組,並且用su-75的地盤制造自行榴彈炮以配合裝甲突擊集群行動。他的建議很快得到了蘇軍統帥部的批准,所以現在的蘇軍坦克軍下配屬的步兵已經增加了不少,原先偏重於機動『性』的戰術思想也轉變為重視攻擊力。

現在蘇軍坦克軍下屬的坦克旅的編制同中國的裝甲團基本一致,都配屬一個坦克營(按照標准編制應該擁有65輛坦克/強擊火炮,但實際上並不滿編,大部分坦克營都只有50輛坦克)、一個機械化步兵營(配屬有輪式裝甲車和裝甲汽車)和一個自行火炮營(15到18輛自行火炮)。但是用su-75地盤開發的榴彈炮卻還沒有裝備部隊。不過卻用已經被淘汰的t-26地盤安裝上野炮,制造出了不少su-76p自行火炮用來應急。雖然的野炮威力不能和中國人的105mm榴彈炮和150mm步兵炮相比,但總聊勝於無。經過改編後的蘇軍坦克軍的攻擊力總歸增加了不少,不過哈列普斯基對自己的任務還是沒有多少信心。

「總參謀長同志,我們的裝甲兵力還是不足。只有12個相當於華軍裝甲師的坦克軍,可是對方有27個裝甲師(包括裝甲擲彈兵師和裝甲騎兵師)和9個直屬於裝甲軍和裝甲騎兵軍的裝甲團。」一看見圖哈切夫斯基,哈列普斯基就開始訴苦。「而且我們的裝備完好率也比敵人低,雖然是用火車把裝備運到下烏金斯克。但仍然有近20%的裝甲車輛無法開動。圖哈切夫斯基同志,不是我要抱怨,現在的武器裝備質量越來越差,可以說我們拿到的大部分裝備都是不合格產品。」

聽到哈列普斯基這么說,圖哈切夫斯基的眉頭也皺了起來,嘆口氣道:「哈列普斯基同志,現在是戰時。蘇聯的工業必須首先保證數量,然後才能考慮質量。」

「可是敵人也在戰時,他們的武器質量卻一直很穩定,您知道嗎。和繳獲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擺在一起,我們的su-75就是一坨垃圾,根本看都不能看。為什么修正主義的中國能夠生產出優質的裝甲車輛,而社會主義的蘇聯反而不能?過去他們可是比沙俄弱後許多的國家!」

「哈列普斯基同志!請注意你的言辭!」圖哈切夫斯基瞪了口無遮攔的哈列普斯基一眼,卻沒有反駁他的話。實際上隨著戰事漸漸不利,懷疑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言論也在蘇聯和紅軍內部悄悄蔓延開來。對此托洛茨基也深感憂慮,但又沒有什么好辦法制止。用契卡的高壓政策固然可以讓人暫時閉嘴,但人心卻不會因此振作起來。而且托洛茨基本人也想不出什么理由來解釋為什么遠比沙俄弱後的中國可以在短短十幾年內制造出比蘇聯更為優質的武器裝備?

至於帝國主義的「幫助」或者說帝國主義封鎖制裁蘇聯什么的,在托洛茨基和蘇聯人民看來都不是什么正當的理由。因為gc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於可以極大的解放生產力!如果這種極大的解放居然還沒有帝國主義的「幫助」作用大,那么這種優越『性』又體現在哪里呢?不過蘇聯人民質疑歸質疑,但是在祖國遭到帝國主義入侵的時候,他們還是會義無反顧地拿起武器來保衛國家的。

所以圖哈切夫斯基將話鋒一轉,輕輕避開了這個敏感話題:「哈列普斯基同志。我知道敵人的裝甲部隊很強大,但是我也知道敵人的步兵數量不多,他們在正面只部署了31個師的兵力,而我們有120個師!所以你們坦克集群的任務並不是同敵人的裝甲部隊決戰,而是掩護步兵突擊部隊的進攻,只要將坦克開到對方陣地前500米到800米的距離上進行火力壓制就行了。而且我們還擁有152個炮兵團。一共5472門壓制火炮,足夠將敵人的防御陣地轟成粉末!」

哈列普斯基點點頭,圖哈切夫斯基說的那些早就白紙黑字寫在作戰計劃書里面了,他當然仔仔細細研究過,雖然不是很贊成,但也是無奈之舉,誰讓現在蘇聯在戰爭中處於被動。除了奮力一搏也沒有別的出路。至於剛才那番訴苦也是為了打一下預防針,萬一攻擊失利,部隊損失慘重,這個責任也不是他的。所以他頓了頓又道:「既然如此,那么正面就交給我吧。對了,巴甫洛夫集群到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