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 鋼鐵的碰撞 七(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74 字 2020-07-13

西伯利亞鐵路沿線,雅科夫列維奇火車站周圍。

茂密的大森林邊緣,大隊大隊的蘇軍士兵正埋著頭好像瘋了一樣拼命干活,用手里的工兵鏟在挖掘戰壕。這里的蘇軍無疑也是精銳,看他們挖戰壕的速度和高昂的士氣就知道不好對付了。雖然世界革命的行情很不看好,蘇聯領土也正在遭受帝國主義的入侵,但是這些紅軍正在挖掘戰壕的紅軍士兵卻在政工干部的帶領下,高唱起了《國際歌》。這首鼓舞了全世界無數勞動者起來同資本家和反動當局斗爭的歌曲,也是現在蘇聯的國歌。激昂雄壯的曲調由二十萬高大強壯的俄羅斯男兒唱起來,還真有幾分慷慨悲歌的意思。

而這里的二十萬紅軍將士的士氣也不單單來源於《國際歌》,至少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這個巴甫洛夫集群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占領了雅科夫列維奇火車站後,下烏金斯克的31個中國師(實際上有36個師)的後路已經被截斷了!至少從地圖上看,這支人數最起碼有50萬的華軍精銳主力已經被蘇聯紅軍包圍了!當這個消息傳到莫斯科,托洛茨基立刻就下達最高指示,晉升巴甫洛夫為一級集團軍級指揮員(紅軍最高軍銜),同時還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了規模盛大的祝捷酒會,《真理報》和塔斯社也對下烏金斯克反擊戰進行了長篇累牘的報導,稱這場反擊戰將狠狠打擊中國修正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徹底扭轉東線戰場的不利局面,是蘇聯衛國戰爭走向勝利的開始雲雲。

官升一級的巴甫洛夫卻沒有托洛茨基那么「樂觀」(其實托洛茨基也不見得有多么樂觀,只是他太需要一場勝利來鼓舞國民士氣了),他知道形勢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么好。因為下烏金斯克的50萬華軍精銳一點都沒有「被包圍」的覺悟,還在全力猛攻當面的蘇軍,那里可有4000多輛坦克、強擊火炮、2000多門大炮,天空中還有2、3000架飛機助戰!最讓人苦惱的是。現在這段時間還沒有「夜晚」,西伯利亞的白夜讓華軍的空優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下烏金斯克城已經被華軍飛機炸成一片廢墟,通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鐵路線已經被炸斷。

所以烏達河兩岸的一百多萬蘇聯紅軍同樣處於後勤中斷的狀態,而且還被數量不足他們一半的中國人往死里揍!這場戰役的結果似乎就要看是蘇軍先耗盡補給,還是華軍先彈盡糧絕了。不過巴甫洛夫心頭總有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影,自己的成功偷襲,沒准就是對方的一個圈套吧?因為沒有自己的成功偷襲。現在圖哈切夫斯基一定已經命令部隊撤退了。可是現在圖哈切夫斯基卻不得不選擇堅持到底……因為圍殲50萬華軍精銳裝甲部隊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任誰也不肯輕易放棄。因此圖哈切夫斯基通過電波命令巴甫洛夫集群在科夫列維奇火車站一線堅守最少20天,還表示正在制定圍殲華軍裝甲集群的計劃。[]鐵血大民國699

「圍殲華軍裝甲集群?我們沒有這樣的力量!」巴拉格米揚一臉擔憂地搖搖頭。想要圍殲華軍就必須奪取制空權,可是7月10日空戰的結果卻是中國空軍的壓倒『性』勝利。雖然蘇軍統帥部還可以從西線調集更多的飛機來西伯利亞,但是華軍也同樣可以從派更多的飛機過來,如果有必要他們還能向德國和英國求助。中英德三國的空軍實力最少比蘇聯強大10倍!指望蘇聯空軍創造奇跡,還不如拜托老天爺下一場大雨靠譜。

至於在沒有空優的情況下殲滅包括27個華軍裝甲師在內的幾十萬華軍的事情,他根本沒想過,如果「被包圍」的是華軍步兵還能硬著頭皮「殲」一下。可是現在,估計圖哈切夫斯基也打算和中國人拼消耗(物資)吧?萬一那些中國人手里的彈『葯』補給不夠多,耗不過紅軍,那就賺大發了。

「巴拉格米揚同志。殲滅戰是不可能的,圖哈切夫斯基同志……是在給我們打氣,希望我們牢牢扼守住科夫列維奇火車站。」巴甫洛夫搖搖頭。現在圖哈切夫斯基就在用紅軍的血肉之軀拖住華軍裝甲集群,同他們「耗」,看誰手里的物資更多。不過這樣的「消耗戰」其實是沒有勝算的,因為自己沒有打下圖倫!那也就是說,華軍可以用火車把物資運到圖倫,再利用那里的飛機場把物資裝上運輸機空投到下烏金斯克前線。由於圖倫距離下烏金斯克的直線距離只有100公里出頭。所以華軍運輸機不需要裝多少燃料,這樣就可以搭載大量貨物。按照一個中國師每天消耗80噸物資計算,他們每天有2500噸物資就足夠維持了,如果一架一次可以搭載3噸貨物,有800多架次的運輸量就能維持華軍裝甲集群的消耗了。所以蘇軍想要取得這場消耗戰勝利的唯一辦法就是攻占圖倫!

他想到的問題圖哈切夫斯基也很快想到了,到了7月11日下午,新的命令傳達到了科夫列維奇火車站。圖哈切夫斯基要求巴甫洛夫指揮部隊向圖倫發動進攻!並且還告訴他已經有四個師的增援部隊正在趕來。

雖然知道圖倫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但是巴甫洛夫還硬著頭皮開始部署進攻。首先他派了兩個騎兵師去監視圖倫同時試探一下對方的虛實。結果到了當天晚上,這兩師騎兵就讓中國人打得狼狽逃回了!而這些敗兵帶回來的消息卻讓巴甫洛夫大吃一驚,他們居然在圖倫遭遇到了一個中國裝甲師的攻擊!最少有100輛追獵者在一萬名步兵的伴隨下向他們進攻,而且空中還有幾十架雙翼的攻2助戰!中國花了不到1個小時就把8000多蘇軍騎兵打散攆進了森林……

一個裝甲師可不是開玩笑的。巴甫洛夫知道一個華軍裝甲師在滿編的情況下擁有285輛坦克、強擊火炮,幾乎相當於一個半蘇軍坦克軍,戰斗力最少相當於兩個蘇軍坦克軍,如果考慮到對方還有壓倒『性』的空優,恐怕三個坦克軍都不是對手!而且圖倫的華軍總兵力應該在20萬以上,比自己的集群還要多,自己怎么可能打下圖倫?

於是。巴甫洛夫立即向圖哈切夫斯基報告了最新情況,並且正式提出了放棄下烏金斯克反擊戰役的建議。

就在圖哈切夫斯基在為是否要「放跑」包圍圈內的50萬(其實接近60萬)華軍裝甲部隊而左右為難的時候。中國西伯利亞方面軍總司令郭松齡也在做選擇,他是「傷其十指」還是「斷其一指」之間選擇。

傷其十指就是用李宗仁指揮的36個師打垮烏達河兩岸的大約100萬蘇軍,由於是以寡擊眾,所以頂多就是打垮,想要全殲是不可能的。

斷其一指當然就是殲滅自己『插』到李宗仁集群和圖倫集群(由李濟深中將指揮)之間的約20萬蘇軍了。李宗仁集群如果停止進攻蘇軍主力集群的話,應該抽調一個裝甲集團軍東進去對付巴甫洛夫集群(通過審訊被俘的蘇軍騎兵。國防軍基本掌握了該集群的情況),同時再緊急從切列姆霍沃和伊爾庫茨克等地抽調幾個步兵師坐火車增援圖倫,將圖倫集群的兵力增加到3個步兵軍(還需要配置1個軍部和4個步兵師),然後再西進夾擊巴甫洛夫集群,形成三十萬夾攻二十萬的局面,最少也能打到對手重創。搞不好還能打出一個全殲來!

郭松齡的猶豫沒有維持多久,7月12日上午,他就將殲滅巴甫洛夫集群的方案上報給了總參謀部,並且很快得到了批准。與此同時,部署在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的第28軍和第88步兵師都得到命令,火速增援圖倫。不過圖倫集群的總指揮李濟深沒有等增援部隊到齊就開始行動了,他的計劃是兵分兩路。自己率主力部隊。以第6獨立裝甲團為先鋒迫近雅科夫列維奇火車站,讓第22軍軍長韓德勤指揮一個步兵師,先行從圖倫進入大森林去包抄巴甫洛夫集群的那條「林中小道」,斷巴甫洛夫的後路。

與此同時,李宗仁集群也停止向下烏金斯克的蘇軍主力部隊發動進攻,以兩個裝甲集團軍匯合第七集團軍主力轉入防御,再以蔡忠笏的第6裝甲集團軍向雅科夫列維奇火車站方向發動進攻。

7月13日中午,西進的圖倫集群主力和東進的第6裝甲集團軍的先頭部隊抵達了雅科夫列維奇火車站外圍。

雅科夫列維奇火車站並不是一個孤零零的車站。而是一個以火車站為中心的居民點,有數百棟西伯利亞最常見的用圓木搭建起來的房屋,鼎盛時期總有幾百戶居民。不過戰爭開始後這里的和平居民就全部撤往西西伯利亞了,之前國防軍占領火車站時,就依托車站和這些圓木房屋修建了防御工事,最多時駐扎了一個師的守軍。

在巴甫洛夫集群奪回這里以後,又對華軍遺留下來的防御工事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當李濟深部抵達時蘇軍的還在挖掘戰壕修建工事,通過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在火車站東面一片寬約十二公里的開闊地帶上出現了一個縱深約5公里的防御地帶。其中有5條戰壕,這些戰壕之間彼此間隔在100——250米,還有如蜘蛛網一樣密布的交通壕將各條戰壕連接在一起。在這些戰壕之間還散布著大量的疑似反坦克支撐點的土丘。在蘇軍防御地帶兩側的森林當中,也能隱隱約約看到工事和正在活動的紅軍官兵,那里顯然也是蘇軍防線的一部分。不過在蘇軍防御地帶的外圍並沒有看到反坦克壕溝或其他什么反坦克障礙物,估計是時間緊迫來不及施工吧?

雖然沒有挖掘反坦克壕溝,但是這樣一道算得上堅固的防線,加上至少10萬人的守軍,也不是李濟深手中的幾個步兵師外加一個裝甲團能夠打下來的。不過他還是決定不等增援的28軍和88步兵師到齊就搶先發動進攻。因為攻擊力強大的第6裝甲集團軍已經到達了雅科夫列維奇火車站的西面,而韓德勤指揮的一師步兵也和巴甫洛夫留在森林里看守「林中小道」的部隊打成一團。現在華軍上下最擔心的不是打不下巴甫洛夫集群,而是擔心這些蘇軍逃進大森林。所以盡快同蘇軍接觸,同他們糾纏在一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