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 錯誤的戰爭 十九 月票來了么?(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673 字 2020-07-13

「……現在有一些人稱第二次中東會戰中的胡賴斯戰役是斷送美國世界霸權的一場戰役,好像我們這些曾經在胡賴斯戰場上同蘇聯坦克部隊苦戰的軍人都是美國的罪人一樣!實際上持有這種觀點的人根本就沒有辦法想象胡賴斯戰場上的美人和英人有多么的勇敢,我們冒著蘇聯人的強大火力發動了一bo又一bo的攻勢,沒有人害怕,沒有人退縮,每個次胡賴斯戰場上下來的英美軍人都是最優秀的,都是英雄。

也許有人會說:『可你們還是打敗了,而且還是1200輛坦克被200輛坦克打敗!』這樣的指責整整困擾了我10年,現在我決定不再沉默,我要用事實來反駁這種無知的觀點,不是為了我這個將死之人,而是為了在胡賴斯戰場上為國捐軀的所有英美軍人。

是的,我們的1200輛坦克是被蘇聯人的200輛坦克給打敗了。但是提出這種觀點的人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我們的敵人使用的並不是普通的坦克,而是一種被稱為『坦克殲擊車』的特殊坦克,這種坦克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對付普通坦克的,事實上當時的美國陸軍里面也有同樣的武器,我們有500輛從德國進口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此外我們還從德國人那里購買到了圖紙和生產許可,可以制造2000輛這樣的坦克殲擊車。但是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也有很明顯的缺點,比如它們的機動xing非常糟糕,車廂中的工作環境極差,身材高大的美國士兵在里面很難活動和工作……正是基於這些原因,所以我們沒有將這種武器用到道路交通狀況非常糟糕的中東戰場。現在看起來這是一個嚴重的錯誤,是我們輸掉胡賴斯戰役的主要原因,但是這個錯誤同我們這些在胡賴斯戰場上奮戰的美國一線軍人沒有關系。」——以上摘自史迪威中將的回憶錄《錯誤的戰爭》。

在後來成為暢銷書的《錯誤的戰爭》一書中,史迪威中將把胡賴斯一戰失敗的原因歸咎於英美的坦克不得利,這是以一種非常簡單的方式來看待關系到世界歷史走向的重大事件,然而如果就事論事,這的確是事實。

當5月17日下午2點30分整,英美聯軍的炮擊嘎然而止,擔任裝甲突擊集群總指揮的奧金萊克中將向全體突擊部隊發出了:「十字軍、十字軍、十字軍!」的突擊信號!剛剛平息的炮聲,很快就被英美坦克發動機的隆隆轟鳴聲所取代。[]鐵血大民國737

蘇聯紅軍第39坦克軍的指揮官們事先已經預料到,英美軍隊將要發起一bo在中東戰場來說是超大規模的坦克集群突擊。所以,英美的炮擊剛一結束,他們就命令蘇聯工兵冒死在蘇軍坦克集群前方埋設反坦克地雷了。由於決戰地點是臨時選擇的,因此蘇軍並沒有事先構築堅固的反坦克陣地,也沒有挖掘反坦克壕,只能依靠臨時埋設的反坦克地雷來保護己方坦克。不過英美坦克集群並沒有給他們太多時間,很快在蘇軍坦克集群的陣地前方,出現了一大片高高揚起的塵土,而這也就意味著雙方的短兵相接就要開始了。

英軍的坦克沖鋒的速度很快,幾乎達到了每小時20公里。很快,蘇聯紅軍的坦克兵就能目視到對手了,並且緊張地望著從遠處沙丘頂部和兩邊不斷涌出的坦克,數量幾乎沒有窮盡!許多年後,指揮胡賴斯戰役的蘇軍名將崔可夫也在回憶錄中提到「他們的坦克像『潮』水一樣涌來,好像有1000輛之多,那么多的坦克就展開在不到20公里的正面,真是太密集了,就連我也被嚇了一跳。」

英國人一次xing投入了600輛坦克、180輛自行火炮和255輛履帶式裝甲車,排出了個密集的楔形陣,拖著漫天的沙場,水銀瀉地般的咆哮而來!蘇聯紅軍第39坦克軍此時還有181輛su-75可以戰斗,崔可夫將這些坦克一字排開,拉出一個超過10000米的長蛇陣。在這些su-75兩側則是印度紅軍的步兵和反坦克炮組成的掩護陣地。另外,還有兩個師的印度紅軍步兵也同蘇聯坦克部署在一起,他們的任務是保護su-75不被英美步兵的反坦克榴彈發『射』器所摧毀——實際上崔可夫想象中的英美步兵手中的「鐵拳」反坦克榴彈發『射』器是不存在的。這兩個國家都沒有裝備這種武器,美國步兵手中唯一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反坦克手榴彈,這是一種1.6公斤重,采用錐形裝『葯』的反坦克手榴彈。因為太重,所以根本丟不遠。而英軍步兵的情況稍好一些,他們除了擁有反坦克手榴彈外,還配備了口徑的博斯坦反坦克步槍,不過在戰場上同樣起不了什么作用。

下午2點45分,雙方越1000輛坦克(蘇軍181輛;英軍600輛)在胡賴斯鎮外的沙漠中開始了第一輪鋼鐵對撞!

沖在最前面的是英軍的馬蒂爾達2型坦克,他們的任務是「吸引蘇聯su-75的注意力」——這是史迪威中將的原話,不過奧金萊克卻不能正確理解。他給這些馬蒂爾達2型坦克的命令就是向前沖鋒!接近蘇聯的su-75,然後用40mm炮解決對方。可擺在英國坦克炮手們面前的現實是,他們的40mm炮在545米的距離上只能穿透51mm的裝甲,而蘇聯的su-75擁有60mm的裝甲,如果考慮到60度的斜角,這種裝甲的實際防護能力相當於90mm!馬蒂爾達2型的40mm炮是根本不能穿透這種厚度的裝甲的。所以這樣的沖鋒,其實就是送死!

因為在之前的交手中,已經知道了英軍坦克的虛實,所以崔可夫沒有采取邊打邊退,以保持「理想距離」的坦克防御戰術。而是讓所有的su-75原地不動充當起了固定火力點。利用威力強大的75mm炮對猛沖過來的英軍坦克實施精確『射』擊。前進中的英國坦克接二連三的中彈,毫無還手之力,卻依舊前赴後繼地往前沖。真的好像在『自殺』一樣,讓觀戰的林祚大和巴頓都感到難以置信。

……

「所有su-75注意,自由『射』擊!自由『射』擊!」

「炮群開火!」

「敢死隊,上啊,快上去!」

這邊英國坦克前赴後繼,視死如歸,那邊蘇聯人的su-75和各種各樣其它的反坦克武器和壓制火炮也都火力全開,配合蘇軍第39坦克軍作戰的印度步兵也扛著反坦克榴彈發『射』器、反坦克手雷和燃燒瓶發起突擊。瞬間,戰場上的兩軍就ji戰成了一團。

「1點鍾方向,距離520米,馬蒂爾達2型,穿甲彈,開火!」編號569的su-75自行火炮的車長葉爾馬科夫從打開的車廂頂蓋上面探出了半個身子,舉著望遠鏡在『亂』哄哄的戰場上尋找目標。由於su-75的車廂內太過悶熱,而且觀察口的視角不佳,所以蘇軍坦克兵很喜歡探出身子來尋找目標。根據葉爾馬科夫報出的坐標和距離,那門48倍口徑的75mm炮的炮口立刻閃出橘紅se的火光。車體距離震動的同時,被瞄准的那輛馬蒂爾達2型頓時就化成了一團巨大的火球,猛然炸裂開來。

中國國防軍裝備的46倍口徑的75mm反坦克炮使用普通鋼芯穿甲彈的情況下,就能在1000米的距離上直角穿透116mm的均質裝甲鋼。這種48倍口徑的75mm坦克炮在520米的距離上有多大的威力就可想而知了!雖然英國裝甲鋼板的工藝不錯,采用了當時最先進的表面硬化工藝,比普通的鋼板擁有更強的防彈能力。但是78mm的正面裝甲在520米的距離上還是禁不住su-75的打擊,與此同時,馬蒂爾達的40mm反坦克炮的彈丸打在su-75的正面裝甲上又和撓癢癢沒有什么區別。所以在數量上擁有幾倍優勢的英國坦克,就成了被屠殺的對象!

「11點鍾方向,距離660米、馬蒂爾達2型,穿甲彈,『射』擊!」在葉爾馬科夫的命令下,又一枚75mm穿甲彈從這輛su-75的炮口中『射』出。

再次命中,一輛馬蒂爾達2型轟然炸開,成了一堆燃燒的廢鐵。這樣的廢鐵越來越多,不到半個小時,就布滿了整個戰場。

……

「上帝啊!損失太大了!損失太大了!我們被打敗了……」在後方觀戰的韋維爾放下手里面的望遠鏡,嗓音都有些顫抖了。

史迪威搖搖頭道:「還沒有,上將,只要從兩翼包抄的十字軍坦克能夠得手,我們還是能打贏的!」

「將軍,將軍閣下!」這時一個參謀滿臉焦急地從後面跑了過來,手里還拿著一份剛剛收到的電報:「將軍,海軍!海軍的電報,他們遇到**煩了!」[]鐵血大民國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