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80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 二(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2121 字 2020-07-13

1936年6月中旬到7月初,從白俄羅斯、烏克蘭方向上潰退出來,好像驚弓之鳥一樣的紅軍部隊,都接到了前往莫斯科匯合的命令,同時部署在伏爾加河下游、高加索山一帶,還有烏拉爾地區的蘇軍尚有戰斗力的部隊,也都奉命向莫斯科集中。只有蘇聯北方方面軍得到了保衛列寧格勒、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斯克等地的命令,並沒有向東移動參加莫斯科保衛戰的跡象。

步兵、炮兵、載重汽車、救護車、馬車排成了縱隊,沿著從各個方向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夜以繼日地前進。而新任的莫斯科方面軍總司令亞基爾元帥,也在由軍隊組成的這些涌向莫斯科的洪流當中。他原先是負責保衛波斯和高加索地區的中東方面軍司令員,那里已經保持了相當一段時間的平靜,所以亞基爾也沒有丟失多少軍隊和地盤,這樣的功勞在眼下到處都一片潰敗的紅軍來說,的確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年僅40歲的約納.埃馬努伊洛維奇.亞基爾就被國難思良將的托洛茨基提拔成了元帥,並且負擔起來了保衛莫斯科的重任。

他現在就坐在一輛由嘎斯卡車改裝的半履帶式裝甲車里面,目光渙散地看著好像洪流一樣的步兵一路小跑著急行軍。在他的身邊,坐著和他同一年出生的烏博列維奇元帥,烏博列維奇之前是蘇軍西南方面軍司令員,不過卻在托洛茨基格勒會戰中被德軍打敗。丟掉了一百多萬軍隊,帶領幾十萬殘部一路潰逃出了烏克蘭。不過托洛茨基卻沒有因為烏博列維奇的敗績對其進行處罰,原因是西南方面軍的失敗是由於西方面軍潰敗後。德國裝甲集群沿著第聶伯河一路南下,超了他們的後路所造成的,所以責任不在西南方面軍。當然也不在西方面軍,一連六顆核裂變炸彈轟下來,鐵打的部隊也崩潰了,況且葉戈羅夫和圖哈切夫斯基還竭盡全力組織了一場奧爾沙坦克大會戰,圖哈切夫斯基本人更是戰死在了最前線……總之。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都是好樣的,唯一該詛咒的就是帝國主義的核裂變炸彈!

所以烏博列維奇現在就成了亞基爾的副手——莫斯科方面軍副司令員,他手上現在正拿著厚厚一疊的部隊編制表。上面都是准備參加莫斯科保衛的蘇聯紅軍集團軍或坦克軍的番號和部隊人員裝備情況。

「一共有62個集團軍、27個坦克軍、3個航空軍……約納.埃馬努伊洛維奇,這絕對是我所見過的數量最為龐大的部隊了!」烏博列維奇似乎想說點能夠鼓舞人心的話,他看了一眼亞基爾,接著又說:「莫斯科的城防工程也早就開始建設了。動員了兩三百萬人拿著鋤頭、鐵鍬接連干了兩個多月……他們在莫斯科周圍挖掘了一個巨大的圓環。這個圓環中有溝壑,有作為掩體的土丘,有朝敵人方向斜『插』的綿密的樹寨和精心設置的鐵梁焊接的十字形,有伐倒的成堆樹木,有防坦克壕和崖壁,修建永備火力點和土木質火力點,還設置了各種各樣的障礙物——拉寨、菱形拒馬、樹干鹿寨……全部工程都是在工兵專家的嚴格指揮下進行的,應該是相當堅固的。」

「很好。看來我們有一個相當堅固的堡壘,就像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一樣。」亞基爾有口無心地說了一句。

「莫斯科要大得多!」烏博列維奇提醒道:「整個防御地帶的總面積將高達一萬多平方公里。用100顆核裂變炸彈都沒有辦法摧毀。」

「那么,用200顆核裂變炸彈呢?」亞基爾說,現在核裂變炸彈已經不是什么犯忌的字眼兒了,畢竟已經有一兩百萬俄國人親眼目睹過蘑菇雲了。他的眼中閃過憂郁的神『色』:「敵人或許沒有那么多核裂變炸彈,或許真就有那么多,誰知道呢?可是我們為什么要去守莫斯科?為什么不放棄莫斯科退到烏拉爾山脈中去?或許還可以擊敗從東面打過來的中國人,他們的後勤線都快有10000公里了,這是一個致命的弱點,如果用防守莫斯科的兵力去對付烏拉爾山東面的中國人,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以打贏!可上面為什么一再駁回我的建議,非要我帶領部隊死守注定守不住的莫斯科呢?」

……[]鐵血大民國880

同樣的問題,在1936年7月12日,蘇軍最高統帥部隊會議上也有人提出,代替圖哈切夫斯基出任總參謀長的巴甫洛夫大將又一次提出建議,希望托洛茨基可以考慮放棄莫斯科,用靈活機動的作戰,擊破東西兩線的侵略者。但是托洛茨基的反對理由,聽上去也非常充足。

「巴甫洛夫同志,我們的事業將要經歷一個低『潮』期,這是無可避免的。」托洛茨基的語調顯得非常平靜,「這是我們在贏得最後勝利之前必須要經受的考驗……」

「我知道,托洛茨基同志。」巴甫洛夫說。

托洛茨基繼續說下去:「所以莫斯科保衛戰的真意義在於激勵未來的青年,沿著我們所走過的道路繼續走下去,去掀起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世界革命,直到解放全人類!巴甫洛夫同志,你覺得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莫斯科保衛戰更能激勵後人,還是幾百萬軍隊逃進烏拉爾山區更能讓後人激動呢?」

「莫斯科保衛戰,托洛茨基同志,但是我們在烏拉爾山區卻有可能堅持得更久,」巴甫洛夫說:「甚至可以一直堅持到第二次世界革命爆發,現在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很深,第三次世界大戰或許很快就要爆發了……」

「第三次世界大戰么?很可惜,我看不到這種可能『性』。」托洛茨基從口袋里『摸』出支雪茄。點上火抽了一口。「他們會和平共處上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中美英德四個帝國主義都需要時間鞏固他們各自的陣營。而且四大列強中軍事力量最強的中國和德國,在戰後都有大量的戰利品要消耗。這會產生很大的需求……這樣他們在短期內對外部市場的需求就不會太大了。此外,中德兩國通過擴張領土也擁有了極其豐富的資源。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德兩國都不會有對外擴張的動力,這樣短期內自然就不會打第三次世界大戰了。」

巴甫洛夫默然,他看著托洛茨基,一時無話可說。

「亞基爾同志和烏博列維奇同志什么時候可以到莫斯科?」托洛茨基看著巴甫洛夫。

「今天下午,最遲今天晚上可以到莫斯科。」巴甫洛夫回答道。

「讓他們到了莫斯科後立即來克里姆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