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0 集體化原來是可以搞好的(1 / 2)

鐵血大民國 大羅羅 1564 字 2020-07-13

民主這個東西吧,當然是不好的!不過毛zd同志對此也是有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比如在另一個時空的抗日戰爭時期,毛zd和中g的老一輩無產階級**家們就沒有認識到民主制度所存在的種種致命的缺陷,因而熱烈的支持宣傳民主,反對國民黨的專政,反對蔣j石的**。而現在不過是1936年,比之歷史上的抗日戰爭還要更早,毛zd和中g絕大部分領袖自然也沒有認清所謂民主自由的真面目。而且蘇聯、印度、日本三個gcd領導的蘇維埃國家的失敗,還有中國這個gcd執政的民主國家的成功,也給他們這樣的認識,蘇印日三國gcd是因為專政而亡,中g則是因為民主而成功。

所以毛zd對於在中國式莫沙夫實行民主管理的建議一提出,就贏得了與會大部分同志的贊成,倒是常瑞青還有一些猶豫。

他沉默了一下,微微搖頭道:「總統,我們這里的情況,同以色列還是不一樣的。現在以色列農民的來源主要是原先波蘭和蘇聯領土上面的猶太人,這些猶太人不僅素質較高而且還沒有什么貧富差距,幾乎都兩手空空到中東去的,沒有什么地主、富農。另外他們之間也沒有太復雜的宗族關系,不存在什么老族長、大家長之類的封建族權的代表。而我們這里還是一個半封建半資本主義國家,如果實行莫沙夫式的政權經濟合一的社區農業綜合體,會不會造成中國式的莫沙夫被地主和族長所掌握,最後淪為剝削農民的工具呢?」

毛zd笑著擺了擺手:「總理啊,你可是太小看我們中國的農民嘍,」他點著了一支香煙吸了一口:「我們的農民不但勤勞而且還足夠聰明,特別是新一代農民都讀書識字,是了解自己的權利的。過去之所以會有土豪劣紳把持農村,主要問題還是出在政權為官紳酷吏所掌握,真正能夠橫行鄉里的豪紳,背後都是有官府做靠山的。而且歷朝歷代官府都是不下鄉的,實際上統治鄉民的是保長里正之流,大多是由品行不良的鄉紳充任,在所謂的太平盛世就利用征收稅賦攤派的機會盤剝鄉民,世道一亂則豢養團丁民勇稱霸一方。這些人之所以可以為惡為禍,所倚仗的並不是所謂的族權和土地,而是同官府的勾結或者是手中的槍桿子。

而在現下的大中華聯邦,我們的政權是建到鄉鎮一級,而且還區分事務官和政務官,鄉長鎮長都是政務官,需要所在地區的人民投票選舉產生,縣政府是無權任免的。所以現在鄉鎮一級的小官不能依靠縣官兒上台,必須要靠選票的選票,所以他們可都是為民做主的,這一點各省各縣的財政廳長局長們是再清楚不過了。」

常瑞青點點頭,他端起桌子上面的茶盞抿了一口。他對目前的農村問題雖然不甚了解,但是卻也知道田賦和永息征收困難的情況。自從1925年中國開始實行民主憲政,各級政務官員和議員都要靠票箱子吃飯,由此開始是否能完成田賦永息的征收指標,再也不是那些基層鄉鎮長的烏紗帽能不能戴下去的標准了——因為他們都是農村選民投票選出來,就算是一分錢田賦都征不到,上級政府也沒有權力擼掉他們的官兒。可要是在催逼田賦永息太嚴得罪了選民,那這輩子的政治前途就算到頭了。

所以從1925年至今,各地的田賦還有永息就再也沒有征足過,而且就算能征上來一點,也僅夠維持鄉鎮一級政權和鄉村小學的運營,縣省兩級的財政全靠營業稅、印花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和商業活動有關的小稅種維持,除了幾個大都會,大部分地方政府的日子全都過得有點緊巴巴。至於現下的聯邦稅主要是統稅(增值稅)、關稅、資源稅、利息稅、企業所得稅、消費稅(煙、酒和奢侈品)等幾個同工商業掛鉤的大稅支持,所以手頭還不算太緊。

不過田賦永息征收日益困難,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現在基層政務官中普遍存在的「欺上媚下」現象。當然了在田賦難以足額征收的「媚下」行為中得益最大的,還擁有較多土地的地主富農,同時當選的鄉鎮政務官,也大多出身地富階級。因此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大中華聯邦的民主制度在讓普通農民得到些許利益的同時,並沒有真正觸動農村地富階級的利益,而在這種新的政治博弈關系中受損的,其實是政府自身的財政……如果不是中國在1920年前後擺脫了半殖民地的地位,開始走上資本主義經濟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使得財政的重點可以從田賦轉向工商稅收的話,想要實行現在的這種民主制度肯定會把自己的財政給搞崩潰的!

「總理,我看這個莫沙夫模式是可以試著搞一下的,可以在北疆和遠東兩處先搞試點。」周e來這時鄭重地看著常瑞青,他曾經多年領導西北和遠東地區的工作,對那里的農村情況非常了解。「北疆農村的人均耕地面積在三四十畝左右,典型的地廣人稀,而且貧富差距很小,居民也來自五湖四海,沒有盤根錯節的宗族勢力,同以色列國的情況非常相似。至於遠東的情況也差不多,只是農村人均耕地面積要小一些,只有十一二畝上下,不過也遠遠超過內地,而且這兩年遠東和族大量移居城市,他們的土地或轉租或拋荒,如果能夠提前允許轉讓,應該會很快讓遠東民國農民的人均耕地占有面積進一步增加,從而達到組建莫沙夫農場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