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一章 大戲開鑼(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拓俊京的失聯,有人歡喜有人愁。

歡喜的人正在徹夜狂歡,做著席卷高麗、恢復祖上霸業的春秋大夢。而發愁的人,此時正軟榻枯坐,對著同樣愁眉苦臉的胞弟,久久說不出話來。

「大兄,難道拓俊京遭遇不測了?」

高麗國頭號使節李資諒終於坐不住了,建言道:「咱們可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尹瓘的這個關門弟子身上,除了他的西北面軍馬,我們還要多花力氣聯絡其他道趕來的援軍啊!」

「聯絡?怎么聯絡,兩手空空,狗都不理!」李資謙嘆了口氣,望著胞弟道:「可恨老夫歷年辛辛苦苦攢下來的數百萬家資,轉眼叫宋人盡數劫去,連個渣兒也不曾剩下!若是拓俊京手下九千精銳人馬在,那還好說,這人是咱們多年的關系,為人也挺講究,見面未必談錢。可其他人,背後各有各的主子,也不是老夫幾句話便能夠輕易影響的!此時除了金銀,還有甚么能讓他們搖尾聽宣!?」

他原本不把家財丟了當一回事,因為拓俊京的人馬加上老家仁州(仁川)的援兵,他有足夠的信心牢牢掌控住開京局勢,哪知拓俊京在如此關鍵的時候,居然失去了聯系,哪能叫事到臨頭被閃了腰的李資謙心頭不慌。

「宋軍不可能甚么都刮走罷?咱們說甚么砸鍋賣鐵也能湊上一些,等大兄控制局勢,咱們再把老家的財貨全部取出,充作舉事軍費,將來能撫者則撫之,野心者則滅之,天下還不唾手可得?」

李資諒出言寬慰著兄長,眼下面臨的局勢雖然棘手,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機遇。說來李家也真是盼到了,輔佐朝政七十余年,卻有哪一次能離王位如此之近?

李資謙見說低頭沉吟,對胞弟的言語不置可否,半晌才問道:「從仁州來了多少兵馬?」

「步、騎共有一萬余人!大兄你知道的,帶隊的是咱們的族侄,我家子弟在其中為官者不少,可靠得緊!」仁州是他們兄弟的老家,那里的官員、駐軍早就姓李了,就算有幾個異類也是點綴給王俁看的,實際翻不起多大風浪來,可謂他們兄弟最為放心的大後方。

「人數還是太少了啊,資德若是還在,定能為我分憂不少!可惜……」李資謙嘆了口氣。

他倒不是當著和尚罵禿子,說些不該走的偏走了之類的蠢話。單純只是有感而發,畢竟李資德生前掌控著高麗樞密院,在高麗軍界有著不小的影響力,親弟弟李資諒屬於文官系統,和自己資源重合了,遠沒有李資德在這關鍵時刻所能起的作用大。

「堂兄……唉!命數不計……」李資諒剛剛感嘆兩句,就被李資謙打斷,只聽他問道:

「對了,他們帶了多少軍費上路?」

李資諒發覺兄長也是窮急了,居然指望杯水車薪來救火……當即無奈道:「勤王之師,前途未卜,咱們老家那些叔伯怎么會叫他們帶著大量金銀過來?」

李資謙知他說的是實情,忽然把桌案一拍,下定決心道:「罷了!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咱們只好跟城中的商人富戶們借些錢來救救急了!」

「大兄,萬萬不可啊!連宋人對他們都是耕市不驚,秋毫無擾,咱們若是動手……大兄,你可是要登基為王的人啊!」李資諒聞言大驚,連忙起身相勸,怕李資謙自毀根基。

「坐,坐!」李資謙望著真心為自己著想的胞弟,心頭略略緩和了些,將一杯茶水遞到李資諒跟前,緩緩道:

「要你我親自動手,我這個尚書令豈不成了區區縣官的水准?現如今開京城外各方勢力雲集,只要等宋人前腳一走,咱們隨便蠱惑一兩支與我們不對盤的勢力入城劫掠,等他們搶得差不多了,最後咱們再主持正義,一戰而收人心,豈不兩全其美?」

李資諒見兄長打的是這番得名又得利的主意,不禁暗暗叫絕,連稱:「大兄妙計啊!如此錢糧便無慮了!」

李資謙擺了擺手,又道:「聽說最近市面上很活躍啊,百姓們跟宋人關系不是一般融洽,熱鬧不下年節,如此,咱們也去湊湊熱鬧吧!」

「這個時候,宋人還沒走,妥當么?」李資諒小心翼翼道,此時他沒有多問,反而很是默契的領悟了兄長言語中隱含的意思。

「看來你的消息不怎么及時啊!據我所知,大義倉已經徹底叫宋人搬空了,昨夜和今天白天從水門入江的船上,密密麻麻站的都是人。宋人,哼哼,撈夠了也該走了!」

李資謙此時對王倫絕對說不上好感,但也談不上仇視,無論對方給他帶來多少傷害,卻把王位洗刷干凈,就這樣放在了他的跟前,李資謙從來不是個短視的人,此時遼國被女真人鬧得雞犬不寧,自顧不暇。女真又是蠻夷,跟這些未開化的野人打交道無疑拉低了高麗國的檔次。是以等他登基了,不但會忍下這破城之辱,還要大力發展與宋國的關系,以保王位永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