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零九章 得給女兒找個婆家了(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水滸求生記最新章節!

看看快過年了,明州城外官道上的行人多了起來,許多在州城里謀生的百姓紛紛暫別這座繁華的都市,准備趕在這一年一度的春節里同家人團圓。

和三五成群匆匆趕路的鄉民不同,有一伙自東城出來,約莫有三百來人的隊伍,擁簇在一起,幾乎占據了半條官道,路上稍微有些眼力的行人紛紛躲避,因為這伙人氣勢洶洶,手持各式各樣的家伙事,誰輕易敢惹他們。

「居然叫我們撤出明州!壇主,教主怎么會下這樣的命令?這里可是東南大港,物阜民豐,正是大有可為之所!就這么白白棄了,大家伙心里憋氣啊!」

隊伍最前面有兩個漢子正在說話,只聽其中一人憤憤而言。若有知曉內情者,聽到這樣的話,一定猜到這便是明教在履行戰敗後的不平等條約:從四明山周邊各州府遷移教眾。

「不走?不走怎么辦!別的州府還好說,可以留下些種子以待來日!可這里是明州,叵耐伍應星那廝,居然投靠了北人!我們雖然清洗過城里的教眾,但他是前任壇主,如何瞞得他過?」

說話這壇主姓潘,雙名文得,是從其他分壇調過來的。另一名大漢姓和名潼,來歷和他一般,都是與明州原教眾毫無瓜葛之人。方臘在叫伍應星靠邊站以後,出》 重手清洗了明教明州分壇,原來跟伍應星的那些老人,紛紛招到清算。

「叛教者死!遮莫我今夜摸上四明山,取了這廝首級,也出一口惡氣?」和潼怒道。

「算了!讓他先多活幾天!將來總有他的報應!」潘文得悻悻道。和潼是個橫沖直撞的,但他還是通曉大勢的。如今梁山勢力最盛,連教主都不得不退避三舍。若叫和潼去了,枉自送了性命不說,說不定還會給明教惹來新的麻煩。

「老子早晚摸到四明山去。取了這狗賊和晁蓋的性命!敢跟我家教主搶盟主的位置,就看他有沒有這個福分來坐!」和潼氣憤憤道,此人脾氣剛硬,是一員敢打敢拼的猛將,所以方臘讓他和穩重的潘文得搭檔,就是要來收拾明州的局面。哪知他們兩個壇主、副壇主的位置還沒坐熱,就被調出根據地,換了誰都是一肚子氣。

這兩人都是這種狀態,手下的教眾就更氣憤了,他們之中有不少人都是本地人。隔三差五還能回個家,眼下可好,要背井離鄉,還不知去往哪里,誰能有好氣。

所以這伙怒氣值滿槽的家伙,一路上看誰都不順眼,好在明教知道討好底層百姓,所以這些人也沒有什么出格的舉動,最多出手教訓了幾個狗仗人勢的馬車夫。居然敢對他們嚷嚷,怪他們阻住道路。

「俺們是山東來的梁山好漢,有本事去找我家大頭領王倫算賬!你若嫌遠,還有近的。這四明山就是俺們巢穴!」

不知哪個機靈鬼帶頭一喊,結果其他人都是大聲附和,潘文得與和潼驚愕一陣,終是沒有出手阻止。也就隨他去了。

這伙人枉稱梁山好漢後,仿佛被鬼附身一般,居然開始劫掠路人。潘文得與和潼自然不會阻止,只是商量了一下,改變了行軍路線,不敢再往西面經越州過道,而是改道南下,從台州過道(四明山在越、明交界處)。

搶劫是很容易上癮的,特別是在官府拿他們沒辦法的情況下。明州州城里面只有一個指揮的樣子貨,水軍倒是有幾只,可是被高俅白白葬送在京東,所以和潼常常不忿,「老子一個晚上就可以端了州衙!」

不到半個時辰,這伙原本空手趕路人群是有車有馬有財有貨,大伙興奮得嗷嗷叫,看樣子是能過一個肥年了。但明教的凝聚力十分之強,大伙都想著補貼補貼在歙州失利的明教總壇,是以倒是沒有人私藏戰利品。

就在這時,從十字路口西面上過來的一列車隊引起了他們的注意,因為最前面開路那輛馬車上,打著明州衙門「回避」「肅靜」的牌子,一看就是州城的大官回城了。

和潼舔著干裂的嘴唇,問潘文得道:「干不干?」

潘文得沉思良久,終於吐出兩個字道:「不行!」

「為甚!」和潼幾乎要跳將起來,聲音震天,「咱們干這一票勝過前面一路!」

「就是因為這一票勝過一路,咱們才不能干!咱們裝作梁山的人辦了朝廷的人,勢必聲勢不會小,越州還有咱們自己的人沒有撤干凈,不能逞一時之快,害了教中弟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