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7章 袁氏子孫的戰爭(1 / 2)

單純說一個「八十年前」

,可能沒多少人會在意。

可是荊紅命和胡滅唐不一樣,他們是看過紅一號文件的人。

心里始終綳著一根弦。

那就是,八十年前,烈焰谷軒轅王告知岳擎天一段秘密,由此引來眾人關注李南方的出現。

現在,袁老道竟然也提到了同樣的時間點。

那么這兩方面,是不是有什么聯系呢

荊紅命慢慢將目光抽回來,重新放在袁老道的身上,輕聲問道:「袁珂道長,有一件事情我不明白。你為什么會說自己早在八十年前就該死了」

「荊紅局長,我剛剛說過了。

袁家祖訓當中明確提到,六十代後,無人可用,不可有後。

袁家的第六十代子孫就是我。

而祖訓上記錄的最後一個日期,就是八十年前,戊寅年、丁卯月、甲子日。

那年我八歲,就該隨父輩一起,死在這五行克制陣法之內。

只是,我的父親不忍讓我和他們一起慘死,便想方設法保住了我一條命。

可惜。

命雖然保住了。

我卻在那個時候,也受到了永遠無法磨滅的傷痛。」

袁老道說著話,慢慢低頭看向了自己的雙腿中間。

周圍眾人猛然一驚,似乎是已經猜想到了什么,他不會是

「袁珂道長,如果有什么不方便說的,您不用勉強。」

荊紅命輕聲一句話。

袁老道沉默片刻,再抬頭時,卻是帶著淡淡的微笑:「謝謝荊紅局長關心了。

剛才就已經言明,大家坐在這里,都是為了開誠布公地談一談。

所以,也沒什么不好說的。

更重要的是,我接下來要說的,才是最想告訴荊紅局長的事情。」

袁老道的情緒緩和。

眾人也是稍稍放心。

荊紅命點點頭:「袁珂道長請講,我們洗耳恭聽。」

隨著荊紅命的話音落下,焦點重回袁老道的身上。

所有事情起因,全在袁天罡留下的袁家祖訓。

其中最後一個日期,是在八十年前。

那時候的華夏,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遭遇東洋島國的侵略。

1938年4月,東洋部隊全面侵華的第二年。

三十多萬侵華東洋部隊在華北淪陷區集結,由當時的統領土肥原率隊,從東向西攻打華夏腹地。

蔣系手下的20多萬中、央軍和東洋部隊,在徐州交戰一個多月,最終失敗得一塌糊塗。

華北淪陷,從此開始。

眼看東洋部隊就要侵入華夏腹地,蔣系孤注一擲,決定「以水代兵」

什么是以水代兵

就是在花園口開挖黃河堤壩,致使黃河決堤洪水泛濫。

用洪水去阻擋東洋部隊的侵略步伐。

滔天洪水肆意橫流,想象一下那樣的場景,恐怕也不亞於上古時期的天河水從天而降了。

黃河被人為決堤改道,形成大片黃泛區。

近百萬人或餓死,或淹死,簡直比之前發生的南京大屠殺,還要慘絕人寰。

百姓遭難,生靈塗炭。

但是,這一招也確實延緩了東洋侵華的腳步。

土肥願的部隊被洪水逼迫得不停後退,從河南境內一直撤退到魯北東省地區。

眼看戰事不利,當時的東洋部隊將領當中,就有一些專研中國古代歷史的人,向土肥原建議以華制華,用華夏治水專家的辦法,去治理華夏人制造出來的洪水。

那位華夏通的東洋將領,名叫上島協和。

而上島協和口中所說的華夏治水專家,其實就是禹王。

上島協和告訴土肥原,華夏禹王在幾千年前治水成功,肯定留下了治水神器,只要把這治水神器從地下挖出來,便可以阻斷洪水,使部隊繼續開啟侵略步伐。

誰也不知道那個上島協和是怎么想的。

但是這狗東西顯然要比許多其他外國人,更加了解華夏的風土人情。

否則,也不會想出來這么一個如同祭拜河神求風調雨順、祭拜龍王求雨的怪招。

偏偏土肥原還信了他的話。

真的派出一支部隊,在上島協和的帶領下,去到了大禹治水故里禹城,開挖治水神器。

當時這座小縣城總共才不過十幾萬人口。

無論老幼婦孺,全都被東洋人抓起來四處挖坑。

十幾萬人啊!

被區區不過幾千的東洋兵控制住,想想,那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

當時,袁珂老道和他的父輩正巧就在那里。

因為那一年就是祖訓當中所標注的最後一個日期。

他們早就提前來到青山和禹城交界的位置,守護五行克制大陣。

隨著袁老道的講述,周圍眾人已經很難表達心中的震驚了。

之前,只是單純提到袁家祖訓里,記錄了一些日期,這還不足夠讓人感覺出來什么。

但是當事實進行印證的時候。

就不難發現,世界上還存在這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袁天罡一個一千四百年前的古人。

竟然早就算計到了,千年後,華夏、不確切的說是,禹王鼎埋藏地點有可能遭遇的一場劫難。

這種事情,誰能解釋

袁家的子孫,早早去了那里,又碰上了東洋部隊。

這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