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孔有德和尚可喜(1 / 2)

殘明 半渡 1641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隆武三年的二月底,忠貞營趁著孔有德分兵黃州府的機會,組織了一場規模驚人的大撤退,超過二十萬人的軍民分批離開湖北荊州府一帶,撤往長江南岸。孔有德和尚可喜率部追擊,但苦於兵力不足,沒能攔住忠貞營,只有負責斷後的劉芳亮、劉體純一部被堵在了長江以北,向西退進了三峽地區。

孔有德兵不血刃占領了荊州府和承天府,立刻派人向北京送去捷報,然後整頓兵馬渡過長江。

萬里長江和一般的河流不同,從雪山高原奔流到東海之濱,所以一年有兩個汛期,除了七八月份的主汛期外,每年的三四月份由於上游冰雪融化,也會造成長江水量大幅增加。

隨著水量的增加,長江似乎變得更加寬闊,千舟競渡,百舸爭流,清軍的渡江船隊往來穿梭,運送著士卒輜重,黑黝黝的大炮像要擇人而噬的猛獸,如林的軍旗幾乎遮蔽了江面,居中的一艘樓船上面赫然插著兩面王旗,王旗下面卻探出兩個小小的身子,一男一女都是十一二歲的模樣,滿臉興奮地看著這壯觀的場面。

「大哥,這條河好大呦!比遼河還大!」那個小女孩容貌俏麗,雖然年紀尚幼,但已經能看出是個美人胎子。

「笨蛋,這不是河,這是長江,江當然比河大!」那個小男孩一臉鄙視,終於找到一個勝過妹妹孔四貞的機會,顯得非常得意。

「誰說江一定比河大?咱們路上見的黃河就好大,比……比好多好多江都大!比這條長江也大!」孔四貞想不出具體是哪條江,就提高嗓門大喊大叫,似乎聲音越大就越有理。

「黃河沒有長江大!」一奶同胞的孔廷訓奮力抵抗。

「黃河大!黃河大!黃河大……」孔四貞的聲音越發尖利,他和孔廷訓經常斗嘴。每次都占盡了上風,像機關槍掃射一樣不停地叫著,把孔廷訓急得面紅耳赤,卻說不出話來。

樓船的上層甲板上。孔有德和尚可喜並肩站在船舷邊。笑嘻嘻看著一對小孩子吵架,兩個人的表情都非常慈祥。混不像平時殺人不眨眼的模樣。

尚可喜在清初三藩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他的祖父就是遼東軍將,包括他父親在內,一家人幾乎都死在抗清戰爭中。和滿清本來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尚可喜本人在皮島總兵毛文龍手下擔任鹿島副將,毛文龍被殺之後,他仍然堅持抗清,卻遭到明朝官吏的百般排擠,最後走投無路投降滿清,皇太極聽說悍將尚可喜來降。喜出望外之下大呼「天助我也」,把他的部隊命名為天助兵。

尚可喜一生善於審時度勢,以「睿智」著稱,所以才得了個智順王的封號。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後世的三藩之亂。吳三桂起兵反清,尚可喜卻兩頭下注,他自己還當大清的王爺,擺出一副「忠貞報國」的模樣,卻讓兒子尚之信起兵協助吳三桂,等到吳三桂兵敗之後,尚之信順利得到赦免,尚家幾乎毫發無損。

就在前不久,他的兒子尚之信被選中擔任宮中侍衛,所以留在了北京。對於清廷勛貴來說,能在皇帝跟前擔任個「一等蝦」「二等蝦」什么的,就是最好的鍍金經歷,尚之信和順治小皇帝搭上了關系,將來板上釘釘會繼承王位,只要順治帝不倒,尚家最少可保三代榮華富貴。

尚可喜不聲不響,就把一切安排的如此妥當,讓孔有德自愧不如,他就狠不下心腸把幼子留在北京受苦。不過這也難怪,尚可喜子嗣眾多,他孔家卻人丁不旺,當然要把孔廷訓這個唯一的繼承人帶在身邊,以安眾將之心。

在「三順王一順公」里,耿仲明像是孔有德的部將,尚可喜的地位卻更超然一些,孔有德對他早有籠絡之心,笑呵呵地碰了碰他的胳膊。

「老尚,你是不是想起世子了?世子是天聰十年四月的生日吧,正好比小女年長半歲,這兩個孩子幾年沒見了,若是見到肯定開心。」

雖然是閑聊的口氣,孔有德卻有意無意的把尚之信和孔四貞扯到一起,這兩個孩子年齡相仿,如果能結親可是一樁美事,大家以後都要在江南就藩,通過和親結成統一戰線,成本低,效果好,就看尚可喜是否同意了。

尚可喜卻裝作沒聽懂的樣子,呵呵一笑說道:「之信這孩子既然入宮,沒個三五年就回不來,四貞若是悶得慌,就讓之孝常來走動些。」

尚之孝,是尚可喜的次子,他也希望有個盟友,但不願受孔有德的控制,所以委婉地拒絕了對方的試探。況且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孔四貞這小丫頭被寵壞了,刻薄尖酸,連自己的長兄都不知道禮讓,並非兒子的良配。

好像什么都沒發生,孔有德打個哈哈,很自然地岔開了話題,孔四貞是他的掌上明珠,若是嫁給尚家的嫡長子還算般配,卻不能嫁給尚之孝這個次子。

閑聊幾句後,孔有德突然問道:「老尚足智多謀,怎么看待眼下的湖廣戰局?」

尚可喜皺起了眉頭:「湖廣戰局像一團亂麻,越解頭緒越多,一只虎已經跑掉了,咱們雖然占了荊州府和承天府,也沒有多大意思,若是勒克德渾一意孤行,這仗怕是不好打了……」

陳泰所部在通城遭到重創,率領兩千殘兵敗將倉皇逃竄,半路上遭到汪晟、張家玉的阻擊,被堵在湘陰一帶無法脫身,勒克德渾親率大軍來救,又調集佟養和和耿仲明一起撲向湘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