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學校(1 / 2)

殘明 半渡 1583 字 2022-07-13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殘明最新章節!

楚軍出兵封鎖明倫堂,把數百名士紳舉子全部囚禁,其中還有高世泰、王夫之這樣的朝廷命官,如果放在太平年代,這是不可想象的大逆不道,光天下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把汪克凡淹死,朝廷也肯定會派來欽差,把他捉拿送京,乃至斬首示眾。

但在朝代更迭之際,拳頭大才是硬道理,見到楚軍真的動了粗,一直叫囂不停的士紳文官們突然集體失聲,除了私下里感慨幾句人心不古,世風日下之外,再沒有任何辦法。

色厲內荏!

戰爭打破了舊有的統治秩序,士紳地主前所未有的虛弱,面對蠻不講理的軍閥,只能徒呼奈何。

關鍵時候,章曠、堵胤錫、許秉中等一批文官及時站了出來,表態支持楚軍的合理自衛,譴責極少數別有用心的士林敗類,呼吁各方人士保持冷靜,不要受他們的挑撥,同時在官場內部進行自查自控,保持口徑統一,楚軍也派出大量人手,到市井民間進行宣傳,還原事實真相,進行合理加工……

多管齊下,輿論方向被硬生生扭了過來。

輿論,是士紳地主最後一件看家法寶,以前的時候,所有的輿論渠道都掌握在他們手中,凡事隨心所欲,任憑他們塗抹,汪克凡卻利用官府的行政力量,強行把這種局面打破了。士紳地主雖然多有不滿,民間的傳言風評卻已經轉向,同情楚軍。支持楚軍的人不斷增多。

官場上又是另一番景象。

楚勛集團進入湖南以來,一直都笑呵呵很和氣的模樣,如今突然沉下臉。立刻露出仿佛要擇人而噬的鋒利獠牙,官場上頓時人人自危,沒人再關心劉嬸的案子,平日里滿口的道義氣節也都拋在腦後,只想保住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利益。

高世泰和王夫之?隨他們去吧,要不是這兩個討厭的家伙惹事。也不會激怒楚軍,搞得現在這么被動。

楚軍要丈量田畝?隨他們去吧,汪克凡這後生什么都敢干。簡直就是個二百五,和他硬抗絕非上策,私底下用些手段,一樣能把損失補回來。

文官們突然下了軟蛋。汪克凡既覺得欣慰。又感到有些遺憾。

欣慰的是,文官既然已經讓步,這件事就可以告一段落,不用浪費時間和精力。

遺憾的是,他本來已經做好准備,對湖廣官場進行一場清洗,現在卻沒了發作的理由。

由於歷史原因,在湖廣官場上。大大小小的山頭派系數不勝數,大圈子里面套著小圈子。小圈子又掛在另一個大圈子上,有的圈子里較為松散,有的卻緊緊抱團,外人很難插手。

很難插手,不等於無法插手,實力強到汪克凡這種地步,砸爛這些圈子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但在之前的兩三個月,汪克凡一直忍著沒動手。

收復湖南後,任命了一大批行政官員,朝廷新派來的官員占了三成,其中大部分是楚勛集團的人,而剩下的差不多七成,幾乎全是以前何騰蛟的班底。

這是沒辦法的事。

大明朝的地方官並不好干,一個人往往要扮演多個角色,方方面面都得照顧到,一個方面出了問題,其他的事情做得再好也沒用,這種復合型的人才需要時間沉淀,光憑著一腔熱情是干不好的。

沒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只能留下原來的老人。

每個州縣的情況都不一樣,讓個新人去當主官,兩眼一抹黑,手下人又不聽話,光適應環境都得一年半載的,接下來也未必能干出好的業績。

重起爐灶的成本太高,只能先收編,然後慢慢改造,慢慢換血。

劉嬸的案子鬧大後,汪克凡就准備搞一次大的行動,把文官中的頑固分子踢出局,換上一批自己人的同時,對其他的文官也是一個震懾。

沒想到文官們雷聲大,雨點小,賽前信誓旦旦要勇奪金牌,發令槍一響就摔倒在地,自動棄權了。

汪克凡只好減小打擊面,先收拾高世泰、王夫之這幾個冒頭的。

王夫之很快接到通知,免去湘潭縣令職務,調任岳麓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