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脫離大唐,不陪皇帝玩了?】(1 / 2)

房玄齡的進言明顯透露著謹慎,這份謹慎中隱含著某種顧慮和擔憂。

為什么要說這份帛書驚世駭俗?

為什么請求李世民准許只讀一半?

這份帛書必然不是上報大捷那么簡單……

大臣們今夜心思難安,有些人越來越覺得事態不妙。唯有李世民目光平靜無波,只是淡淡開口房玄齡道:「房喬此言,所為何意?帛書乃是上報大捷,為何不能全部誦讀?」

房玄齡面色更顯肅重,忽然深吸一口氣道:「這份帛書,太嚇人。」

「朕不是人……」李世民不知為何悠然一笑,接著語帶深意又說了一句,道:「朕是天子。」

語氣悠然,然而語義堅定,這是在正面回答房玄齡的進言,朕是天子不會害怕任何事。

你擔心這份帛書太嚇人?

沒關系!

朕是天子,朕不屬於普通人。

房玄齡再次深吸一口氣,似乎還想繼續進言懇求。

但他忽然放棄了努力。

反而是旁邊的李孝恭突然開口,沉聲開口道:「陛下,這份帛書分為五個部分,倘若真的全部當庭誦讀而出,怕是整個大唐立刻要風起雲涌,剛才房丞相的擔心很有道理,這份帛書確實是有些嚇人。」

一文一武兩大重臣全都出言進諫,顯然這份帛書真的有些驚世駭俗,然而李世民也不知心里打的什么主意,聽完之後只是淡淡擺了擺手,突然看向守門將領,沉聲吐出一個字,語氣堅決道:「誦!」

守門將領不敢不從,陡然拿出舍棄一切的勇氣,但見他雙目再次盯著帛書,大聲開口道:「二大爺,恭喜啊……」

他沒有刻意去模仿李雲的語氣,然而不知為何竟讓所有人下意識把他當做李雲,仿佛這份帛書不是守門將領在誦讀,而是李雲站在朝堂上對著眾人娓娓道來。

但聽守門將領道:「二大爺,恭喜啊,咱們努力這么久,高句麗人終於上鉤了,此一戰,引蛇出洞,高句麗三十萬騎兵,盡皆葬身於白山黑水,此國兵力已除,大可長驅直入,到一城,占一城,到十城,占十城,從今天開始,世上再無高句麗國……」

從今天開始,世上再無高句麗國!

這句話聽起來簡單,然而細一琢磨隱含著霸氣,高句麗乃是當世強國,國力最強盛的時候比大唐毫不遜色,擁有千里國土,幾乎雄霸遼東,要知道此時的遼東可不僅僅遼東半島,還囊括整個東三省甚至俄羅斯的土地,國土面積三百多萬平方公里,未必比大唐實際控制的國土少多少。

這樣一個強盛大國,李雲用了一句簡簡單單的『世上再無高句麗國』。

聽著簡單,但是誰能說這不是一種簡單中的霸氣。

說你滅亡了,你就滅亡了!

「好啊!」

大殿中忽然響起一個聲音。

但見一個白蒼蒼的老臣面色激動,突然雙目泛淚道:「三十五年前,大隋征高麗,漢家兒郎死傷百萬,然而高句麗仍舊笑傲遼東,我們不但沒能掃平人家,反而把自己的國家搭上了,從那時候起,再難直起腰……」

這老大臣話還沒有說完,猛聽人群里又有一人哭了起來,大聲道:「好啊,大仇得報,老三,老四,汝可瞑目矣。咱們當年隨軍征東,你們把性命留在了那里,人死了,頭被剁下,累成京觀,供人炫耀,大哥我日日夜夜難忘那些敗仗,噩夢之中總覺得你倆站在床前哭,你們在指責大哥,你們在訓斥大哥,你們渾身都是污血,你們脖子上沒有自己的頭,你們不斷哭泣質問老夫:吾的血仇,何時得報,吾的頭顱,何時尋回……」

這大哭之人突然沖了出來,跪地向李世民拜泣道:「陛下,老臣請一職,老臣要去遼東做個宣慰官,!」

李世民眉頭皺了一皺,好言相勸道:「裴愛卿,你年齡太大了。」

言下之意不說自明,皇帝害怕這老頭會死在路上。

然而老大臣十分固執,哭泣又道:「老臣要去謝謝渤海國主,也要去謝謝陣斬三十萬的將士,若是陛下不同意,老臣一頭碰死在你面前。」

「朕同意了!」

李世民似乎深知這個大臣秉性,因此不敢有一絲一毫遲疑,皇帝答應之後再次安撫他,不斷好言相勸道:「裴愛卿先去一旁休息,宣慰的事情咱們刻後再議,現在先聽聽渤海國主的帛書,難道你不想聽聽陣斬三十萬的壯跡么?」

老大臣擦了一把眼淚,歡天喜地點頭道:「臣要聽,臣喜歡聽。」

古語說老小老小,老人如果年齡太老的話脾氣和小孩子一樣,這種老人得哄著,即使皇帝也不願苛責他。

這老頭自己從地上爬起來,顫顫巍巍走回自己的位置坐下,忽然看了一眼那個守門將領,語帶鼓勵道:「娃娃,大聲念,不管這份帛書寫了什么,你都昂挺胸念出來,倘若有人想要找茬,老夫唾他一臉唾沫。」

守門將領得他鼓勵,腰桿兒不自覺停了一停,由於先前被人打岔,導致帛書才念了個開口,這得重新接上,方能繼續剛才的誦讀。

但他接下來念誦的語氣有些異樣……

只聽守門將領念道:「二大爺,遼東算是平定了,一戰斬殺三十萬,白山黑水化為紅,此一戰,咱們達到了戰略目的,從今天開始,世上再無高句麗,仗打完了,按例得給您上報大捷,原本我琢磨著這是個小事,准備用飛禽傳書給您通知一聲就行,哪知把二大娘氣的不輕,竟然掄棍子追著我打,好巧不巧我老娘也在這里,竟然幫著二大娘一起打,唉,女人一旦不講理,真是一個大麻煩,二大爺您娶了那么多老婆,我估摸著平時的生活不太美妙。」

這話跟嘮家常一樣,哪里有一絲帛書的嚴禁肅穆,尤其竟然還調侃了李世民兩句,引得大殿里有些大臣噗嗤出聲,雖然不敢放聲大笑,但是鬼鬼祟祟偷笑肯定壓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