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先下手為強(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37 字 2021-02-11

. .

吳中,楚王宮。

雖然已經是深夜了,可王宮大殿里卻是燈火通明,十幾盞多枝燈將整個大殿照得亮如白晝,同時也照亮了一張張凝重的臉龐,項庄高踞王座,項他、項沱、桓楚、季布、鍾離昧、虞子期、武涉、叔孫貫、屈懿等文武重臣分坐左右兩側。

正對著大殿擺了一方屏風,屏風上懸掛著一張地圖。

百里賢手持羽扇,正站在地圖前侃侃而談:「根據細作傳回來的情報,衡山國上將軍梅缸已經在番邑集結起了五萬大軍,而且還有更多有的壯丁正從衡山、廬江兩郡數十個縣往番邑源源不斷地集結,看樣子,衡山國是打算大動千戈了。」

項庄點了點頭,又環顧眾人道:「誰知道衡山國的底細?」

「老臣略知一二。」項庄話音方落,叔孫、貫便從席上跪坐而起,又向項庄拱了拱手,朗聲道,「衡山國治下衡山、廬江兩郡三十余縣,人口將近百萬,編戶數量總在二十余萬,如果一戶出一丁,至少可以驀集二十萬壯丁!」

「二十萬壯丁?!」坐在項庄左下首的項坨聞言臉色微變。

叔孫貫捋了捋頜下長髯,又道:「衡山國擁有二十余萬壯丁,並不意味著梅蹋就能驀集二十萬大軍,不過,老臣以為驀集十五六萬大軍應該是有可能的,因為吳苗在衡山、廬江兩郡素有賢名,極得民心。」

「十五六萬大軍?不能吧?!」武涉聞言大驚道,「吳苗若真能驀集十五六萬大軍,當初劉邦詔令天下諸侯前往垓下會盟之時,他怎么只帶了三萬軍隊?」

叔孫貫道:「吳苗素來體恤國中百姓,自從受封衡山王後,便極少興兵,所以,劉邦於垓下詔令天下諸侯前往會盟時,他也只是帶了梅缸的三萬精兵,不過這三萬精兵都是最早追隨吳苗起兵、並且曾經攻伐關中的百戰老兵。

項庄點頭道:「梅劍的三萬精兵的確很強。」

分坐左右的桓楚、季布、慮子期也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在趙地之時,項庄的楚軍殘部曾與梅斂的兩萬精兵有過一次交鋒,尤其是棘蒲一戰,梅劍軍也給項庄、虞子期等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這絕對是一支身經百戰的精銳之師,而不是一群臨時驀集的農夫、樵夫或者獵戶。

項他皺了皺眉,又道:「既然吳苗素來體恤百姓,縱然是劉邦下詔,也只派出了三萬精兵應景,那么這次,他又為什么會一反常態,大肆召集國中壯丁呢?究竟是吳芮受到了什么刺冇激呢,還是吳苗真以為我大楚好欺負?」

「這個,老朽也就不知道了。」叔孫貫說著便坐回了自己腿上。

百里賢搖了搖手中的羽扇,道:「這個在下倒是知道,衡山王吳苗已經病入膏盲,眼下衡山國的軍政大事由太子吳臣暫代,不過吳臣年幼,大權實際上把持在國相吳忠以及上將軍梅劍手中,衡山壯丁的大規模集結,多半是吳忠、梅蹋的主意。」

「這么說,吳忠、梅蹋是准備傾舉國之兵與我大楚一決勝負了?」

項庄也有些暗暗心驚,他還真是沒有想到,衡山國竟然有如此雄hou的實力!

要知道,經過秦末的三年大亂,再加上五年楚漢相爭,整個華夏人口銳減,縱然是漢王劉邦,也只能勉強拼湊起二十多萬軍隊,人口稠密如齊國,也只有三十萬軍隊,可小小一個衡山國,竟然也能驀集二十萬壯丁?不過轉念一想,這個情形其實也在情理之中。

秦末大亂、楚漢相爭,戰場始終都在長江以北,人口流失最嚴重的也只是關中以及中原各郡,長江以南的臨江國、衡山國以及江東其實並沒有遭受太多的戰火摧殘,甚至還接收了不少中原難民,尤其是江東,人口激增了將近一倍!

衡山國此前之所以不顯山不露水,只是因為吳苗比較低調而已。

剛從丹陽趕回吳中的屈懿道:「大王,吳苗在衡山國經營多年,糧草豐足,國力雄hou,如果傾舉國之兵來犯,調集十五六萬大軍是完全有可能的,臣以為我大楚應該未雨綢繆、及早准備,如若不然,等衡山大軍打上門來,局面就被動了。」

項庄拈了拈唇角反卷的胡子,斷然道:「既然衡山國要跟咱們大楚拼命,咱們又豈能不奉陪?」說此一頓,項庄又道,「常言道,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左右要打,那就趁衡山軍還沒有完成集結之時,搶先動手!」

項佗霍然起身,道:「大王,打到什么程度?」

項庄眸子里驀然間掠過一道厲芒,森然道:本他想火我,我懊火他!!

這話一出,分坐左右的項他、項沱、桓楚、季布、鍾離昧、虞子期、武涉、叔孫貫、屈懿等人無不變了臉色,只在站在屏風前的百里賢神色如恆,早在山陰縣,項庄其實就已經透露出要滅掉衡山國的意圖了,只是當時沒有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