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驃騎將軍(1 / 2)

楚漢爭鼎 寂寞劍客 1518 字 2021-02-11

. .

劉邦道:「子房,你是說對匈奴用兵?」

老實說,對於匈奴人劉邦還是相當忌憚的,主要原因就是匈奴人都是來去如風的草原騎兵,而漢軍則大多都是步兵,一旦雙方大打出手,漢軍就會從戰略上處於被動,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劉邦實在不願去主動招惹匈奴人。

張良不答反問道:「大王不覺得現在正是對河西用兵的大好時機嗎?」

由於項庄這個穿越者的出現,致使劉邦對騎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再加上天下大勢與歷史上發生了極大的偏差,迫使劉邦不得不獨自面對匈奴的威脅,因此,早在匈奴人第一次南下關中之後,劉邦就加強了對匈奴、月氏的防范以及滲透。

此時的關中,東面是韓國、梁國,南面是巴、蜀二郡,可高枕無憂。

西陲的月氏人以及北邊的匈奴人都能對大漢構成威脅,不過總的來說,匈奴人的威脅要遠遠大於月氏人。

事實上,月氏人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

不久前,橫亘在匈奴人跟月氏人中間的休屠部落和渾邪部落都投降了匈奴人,月氏人便需要直面匈奴人的威脅了,據說,匈奴單於冒頓已經好幾次派使者前往月氏王廷,威脅月氏人效法休屠、渾邪二部落、臣服於匈奴人腳下。

月氏人也是個大部落,帶甲十余萬,自然不會輕易臣服。

張良以為,一旦月氏人跟匈奴全面開戰,大漢國則正好趁此機會結好月氏人,狠狠打擊匈奴人,既便不能徹底打殘匈奴人,至少也要打得他們不敢南下牧馬,如此一來,大漢國就能一舉解決來自西陲、北疆的兩大威脅,可謂一舉兩得。

而且對這個情形,張良、陳平也已經分析過多次了。

劉邦也有些意動,又道:「子房,你覺得這仗真能打?」

張良道:「大王,河西之戰,我軍有三勝而匈奴有三敗,故而此戰可打!」

「我軍有三勝而匈奴有三敗?」劉邦饒有興致地問道,「子房,說具體些。」

張良道:「河西走廊緊鄰隴西、北地二郡,我軍以逸待勞,此一勝;月氏人正面臨生死存亡之威脅,必與我同心協力、共抗匈奴,此二勝;我騎軍已然練成,可謂兵強馬壯,器械犀利更非匈奴可比,此三勝也。」

陳平微微一笑,接著說道:「九原遠離河西走廊,匈奴人勞師以襲遠,此一敗;休屠、渾邪新降、人心不穩,難與匈奴同心協力、聯兵作戰,此二敗;眼下還只是盛夏時,匈奴人膘未肥、馬未壯,又不能調集整個部落之兵大舉出征,此三敗也。」

張良又道:「我軍有三勝而匈奴有三敗,這一仗為什么不能打?」

劉邦聽得怦然心動,當下狠狠擊節道:「好,打!」頓了頓,劉邦又道,「那么,又該以誰為將,又該出動多少騎兵?」

張良、陳平對視一眼,微笑不語。

漢王已經是快六十歲的人了,身子骨早已經不比當年了,再加上騎軍作戰,動輒長驅疾馳上千里,漢王這把老骨頭真要是顛出個好歹,那可不得了!所以說這一仗只能派一員大將領軍出征,至於派誰出征,也是毫無懸念了。

漢軍騎將原本就不多,除了灌嬰也就呂台了。

換成一年前,派誰出征還需考慮考慮,不過現在嘛,卻是根本沒那個必要了,去年白於山口那一場大戰,呂台大獲全勝,又生擒匈奴左大當戶,灌嬰卻在膚施慘遭敗績,兩人孰優孰劣早已經清明,呂台雖然年輕,領兵作戰之能卻遠在灌嬰之上!

如果說劉邦還有所顧慮的話,那就是顧慮呂台是呂澤的長子,又是呂後的外甥,更是太子劉盈的表兄,一旦呂台戰功卓著,成為大漢國不可或缺的棟梁,則劉邦再想廢黜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那就得好生掂量掂量呂氏的反應了。

不過張良、陳平並不贊同劉邦廢黜劉盈,因而都頃向於由呂台領兵。

劉邦思量再三,終覺得廢黜太子還可從長計議,而匈奴人的威脅卻是迫在眉睫,當下以拳擊掌,回頭吩咐張良道:「子房,即刻擬一道詔令,擢長樂校尉呂台為驃騎將軍,統帥隴西、咸陽大營計兩萬精騎,克日征發河西!」

「喏!」張良欣然應諾,轉身領命去了。

張良前腳剛走,蕭何忽然風塵仆仆地闖了進來。

「國相?」劉邦愕然道,「你怎么到隴西來了?」

「大王。」蕭何沖劉邦揖了一揖,喘息著道,「快,快隨臣回咸陽。」

「回咸陽?」劉邦心頭一跳,臉色微變道,「國相,是不是出什么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