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非才難取(1 / 2)

魚不服 天堂放逐者 1646 字 2020-07-17

直到出了東宮,墨鯉依舊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 久久不能釋懷。

從前他以為民不聊生, 乃是昏君貪官所致,後來讀了史書, 又聽秦老先生細細講了一番天下大勢, 發現世間之苦,有諸多根由。其中固然有不少乃是病痛所致,然而懸壺濟世,終歸只能救人, 不能濟世。

墨鯉生活的竹山縣太過平靜, 那里的人跟事也非常簡單, 天長日久, 便讓墨鯉有了官吏清明百姓便能安居樂業的錯覺。

「太子想讓你留下,是為了輔助六皇子?」墨鯉忽然問。

孟戚正在遺憾錯失了那塊天然生成錦鯉花紋的玉牌, 聞言先是一愣, 隨後搖頭道:「其實這位齊朝太子心里知道,六皇子無法承擔他心里的大業。他與我說那些, 其實是從文書里看出了『孟國師』跟其他那些楚朝開國功臣一樣, 心系天下,治國平策。楚元帝屠殺功臣, 你認為『孟國師』會有什么樣的想法呢?」

墨鯉正要說話,孟戚抬手制止, 補充了一句:「用常人的想法, 不要把我們當做龍脈。」

「既然做臣子不能實現抱負, 索性自己做皇帝了。」墨鯉很快回答。

「不止這個,還有。」

孟戚翻開那張皇宮的地形簡圖,頭也不抬地說。

墨鯉思索了一陣,試探著問:「你同樣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繼承人?」

凡人總是要死的,不管孟戚是輔助皇子還是自己稱帝,已經八十多歲的「前朝國師」時日無多了,之前心灰意冷的時候倒也算了,現在有機會重新回到權力中樞,難道不想物色一個合適的「學生」,繼承或者實現自己的抱負?

「太子給了我一個機會,同時也把問題推給了我。」孟戚並不氣惱齊朝太子算計自己的事,一則太子快要死了,二則因為這是陽謀。

稍微一想,就能明白。

如果孟戚不是太京龍脈,當真是楚朝遺臣,一生心血付之東流,難道就甘心嗎?

「他不在意坐皇位的人,也不在意皇帝姓什么,只希望政.權過渡得平平安安,不鬧出什么大亂子就成。往遠了說,是心系萬民,不忍見天下大亂;往近處說,他的幾個皇弟不會死於非命,他的妃子,為他效命的下屬,以及東宮的內侍宮女都能活下去。」

孟戚對墨鯉解釋那位齊朝太子的想法。

墨鯉靜默片刻,這才長長地出了口氣。

「他這是病急亂投醫。」墨鯉搖頭道。

他跟孟戚一樣,知道真相了也沒有半點惱怒之意。

身在皇宮,長於權謀之中的太子,如果真的見人一面就願意把身家性命跟萬里江山都交付出去,反而有問題了。

正如太子所說的,他一死,那塊令符就不好使了,像錦衣衛指揮使以及那些看上太子身份來投效的臣子,恨不得將關系撇得干干凈凈。

所謂的萬里江山要自己去取,令符也要趕在太子死之前用。

這且不說,就算成功了,還要辛辛苦苦地捏造身份,否則怎么能坐穩天下?

孟戚自己的身份是不能用的,說是楚朝國師,可是外表跟年紀對不上。想要用國師的身份,首先要變老——

孟戚不由自主地望向墨鯉,不禁笑了。

如果大夫冒充楚朝昭華太子的後人,加上前朝國師,手持傳國玉璽,再殺死陸璋,在齊朝的太子幫助下掌握軍隊跟京城,這場謀逆跟改朝換代的戲碼,指不定還真能成功。

孟戚沒有把這話告訴墨鯉。

「你是大夫,應當知道,病急亂投醫總比諱疾忌醫要好。無論這位太子希望我們做什么,又算計了什么,他心里總懷有家國,更不在意坐皇位的人是誰,這已經比世間多數人想得通透。有多少人不關心他們死後家國是否淪亡?甚至他們活著的時候都不在意這些。」

太子勸說失敗,不是因為孟戚身為龍脈,而是孟戚變了,他跟在楚朝做國師的時候想法已經不同了。

而太子對此一無所知,又怎么能不失敗?

太子不知道孟戚對輔助君王,由上自下地開創盛世的那一套失去了信心。

——朝代變更無用,只要做官的還是那樣一批人,百姓還依附著土地而活,世道就永遠不會改變。

哪怕自己做皇帝也一樣,沒有人能夠隨心所欲地推行治國策略並得到朝野上下的一片支持,就算是皇帝本人也不行。

皇權不下鄉,有的地方像竹山縣這般不從皇命安居樂業,有的地方就會因為天高皇帝遠而民不聊生,利政變惡政,惹得百姓怨聲載道的事,孟戚見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