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不得生也(1 / 2)

魚不服 天堂放逐者 2957 字 2020-07-17

斷檐殘壁, 暮色沉沉,烏鴉落在干枯的枝椏上。

原本高大的華表不見蹤影, 只剩下孤零零的底座, 平整的方石被撬得七零八落,到處都是蓄了水的泥坑。

瘋長的雜草足足有半人高, 草叢里躺著破損的石雕, 這些都是原本矗立在陵墓前神道左右兩側的石雕。其中石象斷成半截,石獅缺了腦袋,那些精美的雕紋兀自清晰。

因這里曾被當做帝王陵寢初建, 所以規模極大。

外圍除了象征身份的明樓與石牌坊尚未建起, 其余該有的都已有了。

而今入目卻是這般荒涼景象, 墨鯉抿著唇,久久不能言。

——楚朝覆亡不過一十六年,此地怎就荒廢成了這般模樣?

之前那處碼頭,還能說是無人使用再所難免, 結果越走越不對勁,從殘存的石雕跟石板上的痕跡看,分明是有人故意破壞。

放置在神道兩側的石雕十分沉重,底座也很牢固,經歷幾百年風吹雨打都不成問題,如果不是有人故意用繩索將它們拉倒,是絕對不會變成現在這般四分五裂的模樣。

陸慜背後發涼, 額頭冒汗。

盡管不知道這里發生了什么事, 不過直覺是跟改朝換代有關, 陸慜僵著脖子,完全不敢看孟戚的表情。

路面顛簸,馬車已經無法前行。

錦水先生回過神,看著周圍的荒涼景象,心中頓時一緊。

「這是怎么了?」錦水先生不敢置信地伸頭張望。

朱侯祠赫赫有名,在茶館話本里經常出現,這可是陳朝末年大賢名士朱晏朱雲明的安葬之所。往前數三百年,或許再往後數百年,像這般驚才絕艷揮斥方遒的人物,也只有一個朱晏。

朱晏少有才名,及冠時天下皆知其名。

有傳世辭賦七十二篇,又書有六冊經史注釋,其中兩本皆為兵法。他是通學知真的大儒,是才情蓋世的白衣卿相,落筆有神助,言談每入心。若是沒有生在陳朝末年天下大亂之際,以他的治學之能,延伸出一派新學,不僅能影響一代,更能影響後世之人,可惜朱晏沒有這個機會,他死得太早。

朱晏三十六歲病逝,此前整整十年都在為李元澤籌謀天下。

如果不是身體太差,不能隨軍輾轉各地的話,估計陳朝得早亡好幾年。

這樣的傳奇人物,撇除楚臣的身份,在民間亦有很高的威望。錦水先生原本以為會看到一處文人墨客爭相拜訪,賦詩詠古的地方,結果竟是這般殘破景象。

「不應該啊……」

錦水先生喃喃自語。

墨鯉恰好也在想,不應該會是這樣。

齊帝陸璋極好面子,按理說不會讓人推倒這片未成形的陵寢,故意破壞朱侯祠。

相反,為了證明楚朝李氏的冷血無義,陸璋會把李元澤反悔早年所定陵寢的事跟早有殘害功臣之心掛鉤,然後大肆宣揚,再假惺惺地命人前往修繕墓地,追封或加封樂陽侯的親族同族,把那面子上的工夫做得圓滿周到才對。

墨鯉心中疑惑,忍不住看孟戚。

——他原本不該這么做。

畢竟於他人而言,這兒不過是一處荒涼敗落的所在,可是對孟戚來說,這里象征著一段過往,現在還埋葬著他的友人。

朋友的墳墓出了事,被人拆得面目全非,換成誰都要發怒。

出乎墨鯉的意料,孟戚看起來十分冷靜,完全沒有暴怒的跡象。

「這里出了什么事?」墨鯉決定直接問。

「……是風水之說。」

孟戚半閉眼,神情冷肅,語氣里充滿了諷刺:「多年前,有人指青江為龍,稱這里是一處假吉實凶的隱龍穴,外有青龍覬覦,再繁盛的氣運也是一觸即走。加上雲……樂陽侯親族凋零,多死於亂軍之中,幸存者也多是才質平平,謠言便愈演愈烈。」

「等等,這個謠言我怎么沒聽說過?」錦水先生下意識地問。

「這個謠言起自四十年前……」

孟戚一句話未說完,錦水先生就感到臉上發熱。

孟戚也沒多看他一眼,繼續道:「且謠言是有心人放出的,主要在太京內城之中流傳,達成了目的就收手了。」

什么目的,自然是阻止楚朝皇陵定於此地。

墨鯉會意,轉而問:「是李元澤?」

孟戚緩緩搖頭,良久才說:「我不知道。」

這個回答顯然令墨大夫意外,以孟戚之能,加上晚上還能變成沙鼠四處打探消息,如果一心要追查謠言的源頭,應該是手到擒來。

在龍脈面前瞎吹風水,攪亂楚朝重臣們原定的墓葬,在太京肆意傳播謠言……條條都能惹孟國師發怒,更何況全部加在一起?

「……是他們?」

墨鯉的聲音很輕,距離最近的陸慜都幾乎沒有聽見。

孟戚沉默半晌,再次重復道:「我不知道。」

——不知道,是因為推波助瀾的人太多。

——不知道,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思。

年輕時建功立業,想著匡扶天下,覺得死後埋葬在一處能夠全這番情義,可是年歲稍長就有了另外的打算。不止是因為有人想要落葉歸根回鄉安葬,還因為修建這處龐大的墓葬花費的錢太多了,青史佳話跟錢比起來,還是後者扎心。

生前交情確實是有的,可那時樂陽侯死了十幾年了,他又沒有後輩,情分本就漸漸淡了,大家無親無故非要葬在一起算怎么回事呢?

一部分人自認死後墓葬夠不上諸侯的規格,對外圍的墓穴看上不眼,另外一部分人雖然身份顯赫功績顯著,但也只是官位高,古往今來唯有傳世篇章深入人心,百年之後的人肯定還是更推崇樂陽侯。死都死了,何必還要在一起被人指指點點,比來比去?

更有揣測出楚元帝心思的人,知道帝王有反悔之意,權衡利弊之後決定贊成。無論如何帝王終究是帝王,何必在這等可有可無的事情上跟帝王過不去?

孟戚可以在任何事上表明立場,偏偏這件事他不能。

他不會死,那處為他准備好的墓穴注定空置。

每個人都在考慮身後事,孟戚能夠駁斥這些想法,可他沒有底氣。

哪怕無人知道這個秘密,這種悵然也揮之不去。

建立新朝、治世救民,這般同心同志地過了幾十年,孟戚忽然意識到龍脈與人終究不同,這是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友人們在意的事,他很難理解,亦無法干涉。

最後他敗退了,不再去查。

死後的事怎么都比不上眼前的事重要,既然大部分人都不贊同,那么為了維持朝政,不令君臣離心同僚互起芥蒂,不葬就不葬吧!

人不能選擇自己怎樣生於世間,還不能選擇自己長眠在何處嗎?

於是這個「小風波」很快消彌,就像從未發生過一般,楚朝依舊一派欣欣向榮,很快就迎來了盛世承平。

「哦,風水啊……其實不是風水之說糊弄人,得看人心里怎么想。再荒謬的鬼話,只要說到別人的心坎里,鬼話也會變成真話。」

陸慜話一說完發現眾人一齊盯著自己,頓時縮了下脖子,膽戰心驚地問,「我剛才說錯什么了嗎?」

「沒錯。」

孟戚定定地看了他一陣,這才收回目光。

陸慜擦了一把汗,錦水先生在旁邊愈發感到怪異了,在他看來,孟戚只是談到了風水,然後墨鯉就問謠言是不是楚元帝放出的,孟戚說了一句不知道。

當然不知道了,四十年前的事情怎么能說得清楚?錦水先生正這么想,墨鯉忽然又說了幾個字,聲音太低錦水先生沒有聽清,倒是孟戚的回答他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