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道不求真(1 / 2)

魚不服 天堂放逐者 2457 字 2020-07-17

「原來竟是閣主當面, 失敬了, 看來我打攪了一樁好買賣。」

孟戚意有所指, 長信幫主被他這一句話說得臉色發白,就差原地挖個洞鑽進去了。

不是因為羞愧,而是尷尬,以及深深的畏懼。

長信幫主來客棧做什么?自然是想要賣消息給風行閣。

——前朝國師現身,奉威鏢局竟然是齊朝錦衣衛?!

要不是蔡老爺子把人認出來了, 他還不知道這煞星的來歷呢!

跑慢了, 消息就不值錢了。

賣他人行蹤牟利被苦主正面撞上……這已經讓人頭皮發麻了,更要命的是, 孟戚顯然不像是寬容大度不去追究的人。

聯想昨晚的遭遇, 長信幫主就感到後頸發涼。

喂蚊子這招數,真是讓人一言難盡。幸好他滿身泥污,早年又學過些斂氣的功夫,這才沒有遭到野蚊重點「照顧」。長信幫主想到今日太陽升起時,見到龍頭會諸人的慘烈模樣,便有呲牙的沖動。

看著都癢。

長信幫主以己度人,覺得孟戚必然要找自己算賬了。

殊不知孟戚早就想到了更深處,他要追究的事也不是這一樁。

「風行閣在江湖上名號響亮, 稱一聲如雷貫耳也不為過。」孟戚似笑非笑地看著那書生。

「不敢, 吾等不過是市井末流,搜羅江湖人需要的消息然後賣之糊口, 如何敢在孟國師面前充大?」

秋閣主神態謙恭, 完全不像是擁有顯赫聲望的江湖巨鱷。

事實上風行閣已經觸及了許多江湖宗派的底線, 雖然武林中歷來都有做賣消息生意的組織,但是那些人都有顧忌,生意不敢做得太誇張,通常只是搜羅消息,整理一番再辨別真假之後就賣出。有時連謠言都賣,甚至會淪為有心者花錢故意散播謠言的地方。

這才是大宗派眼里的江湖消息販子,像風行閣這般不規矩的,就該早早消失。

結果風行閣並沒有消失,還把各地分舵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收了錢就毫無顧忌的泄露大宗派隱秘,連好些武林前輩年輕風流遺落在外的子女都知道,更別提一些道貌岸然之輩背後做下的齷蹉事了。

惱羞成怒上門找麻煩的、想要滅口的、做了不能見光的事怕被人知道的……多不勝數。

風行閣的安然無恙,證明其麾下高手眾多,在各地分舵都有高手坐鎮。比起這個,能探查諸多隱秘第一時間掌握各類消息,又是另外一項了不得之處。

孟戚正是因為後者,才對風行閣留心。

曾率戎馬踏九州的人,太清楚情報的重要性了。

太京牡丹坊那一番接觸,令他對風行閣起了興趣。在太京時還特意跟蹤過這些人一段時間,最後發現他們是地地道道的江湖人,跟官府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孟戚沒有放松警惕,因為風行閣做生意的對象還包括運貨販賣的行商。

張口能說出各地糧價布價鹽價,何處歉收何處豐裕,以及官員清廉與否……這是何等有用的力量?培養這個勢力的人,目的究竟是什么?

孟戚一邊懷疑,一邊又覺得自己多心,因為風行閣沒有劣跡,還揭穿了不少人的罪行(雖然收錢),准確有效的商貨情報令一些商隊獲益匪淺,同時緩解了某些地方高昂不下的物價,百姓受囤貨缺物之苦少了。

那些試圖買下所有貨物推高價格的當地商行,會遇到面對牟利心切趕來的行商,一船接一船,一天一車隊,除非官府找個由頭沒收貨物,否則什么商行能控得住行情繼續囤貨居奇?

在朝廷官員看來,風行閣極其危險,且意圖不明。

可除此之外,它對百姓有更多的益處,又隱隱制約著武林中那些自以為能一手遮天背後作惡的宗派(一心要謀反干大事的青烏老祖例外),孟戚索性放下了懷疑。

此世已非楚朝,許多事都在發生變化,只要不是為禍鄉里,旁的事倒也不用輕易下判斷。

人不問心,道不求真。

太過計較別人的本心跟目的,世事便沒有多少能行的了。

乘馬車來豫州的路上,孟戚與墨鯉閑聊時還提到過風行閣,好奇這么一個不尋常的江湖消息販子頭目會是什么模樣。

或許是一個五十來歲,闖夠江湖積累了大量人脈開始賺錢養老的人,也可能是一個年輕有抱負,准備做一番大事的人。沒想到他們竟然在這家破舊的客棧里,與風行閣主不期而遇。

孟戚掃了卡在櫃台下面的客棧掌櫃一眼。

掌櫃伙計都不像是風行閣的人,長信幫主急著賣消息,如何能准確地找到這家客棧來?

莫非——

葛長信這個滑頭,早一步跟風行閣主見過面了,知道這位知曉了江湖諸多秘聞的大人物在這里,出得起價錢,也對前朝國師的傳聞有興趣。

「閣主到這里來,想必不是算到了這里有熱鬧看。」

孟戚指的是客棧外面依舊打個沒完的四幫十二會。

書生失笑道:「這有什么好看的,哪兒及得上六百兩金子的買賣?」

他出乎意料的直接,別說孟戚了,就連墨鯉都感到奇怪。

風行閣這是在做什么?示好嗎?

孟戚卻不怎么願意買賬,戲謔道:「風行閣最貴的消息價值千金,飄萍閣屬於哪一類?」

秋景不慌不忙地說:「風行閣的消息大多是明碼標價,也是你情我願的買賣。可有時候消息也因人而異。譬如在下不提,孟國師也能查到六百兩黃金的來龍去脈,買消息不過是驗證所想和節省時間,於是這消息在國師這里就喊不上價了。既不值當,在下索性用它做個見面禮。」

這一番話說得面面俱到,漂亮至極。

不止聽著順耳,也沒丟風行閣的面子。

墨鯉忍不住又看了書生一眼。

孟戚立刻注意到了。

這不是吃味,孟戚不會為這種小事斤斤計較。

什么?國師就是這樣的人?

不不,洞察細微,分明是長處。

孟戚留心這個,是因為方才風行閣主自報家門時,墨鯉的反應像是慢了一拍,目光狐疑地打量秋景。

那不是驚訝的反應,更像是看到了疑惑的東西,為進一步確定才耽擱了。

孟戚想問的時候,墨鯉已經恢復了平日里的模樣。

有了大夫這個無意的提醒,孟戚就處處留意,如今真被他看出些許端倪。

秋景年歲輕,人卻是極沉穩,加上一群武功好手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個個皆是恭順敬重的模樣,叫人立刻將秋景高看了幾分。

秋景的武功不高。

還不如他的手下。

他其貌不揚,看著極為普通,旁人見了只會以為秋景刻意收斂氣息,叫人看不透虛實,於是愈發不敢輕舉妄動。

然而一見面就被墨大夫注意到的,卻是另一件事。

秋景對著二人略微變化的表情,以及掃過自己耳垂、脖子的視線,身形頓時一僵。

風行閣主心里有些不敢置信,面上笑容不變,直接了當的將飄萍閣的幾個情報丟了出來,端的是誠意十足。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

如果這個笑臉人有手段勢力大,還能把話說得滴水不漏,別人總是會給面子的。

孟戚收下了這份示好,與墨鯉離開了這家客棧。

他們一走,長信幫主立刻苦著臉湊過來,嘴里說著討饒的話,發誓絕對不是自己把人引過來坑秋景的,當真是不小心撞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