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王有了震懾作用。

有藩王本來還在心里看不上皇帝,但是現在也不得不正視一番了,無論心里在打著什么主意,皇帝大婚這個面子上的活,大家還是先做到了。

季衡對皇帝分析過,各個宗親被分封到封地之後,這些人想要奪權,自然是難多了,經過了吳王反叛被鎮壓一事,本來蠢蠢欲動的藩王,也都在重新估量自己。

這些藩王,要是想造反,自然是皇帝的心頭刺,要是是擁護皇帝的,自然就是一股大助力。

皇帝在宮里,其實身邊是沒什么親人在身邊的,朝臣勢力過大,皇帝也容易孤立無援。

所以季衡建議皇帝可以適當挑選藩王的子嗣留在京中,一是為質子,二是用自家宗族的力量來對抗朝臣,暫時倒是可行。

皇帝並沒有采納季衡這個建議,他還是怕被奪權,但是依然留了幾個血緣較遠勢力單薄的藩王的子嗣在京中,經常召他們進宮說話,這些畢竟是真正的親人,有時候比起外人來還是有更多話說一些。

八月初十,京里已經涼下來了,正是桂花和菊花開放的時節,宮里的宮人們也換上了秋裝,夏天的紗窗也被換了下來,換上了不透風的厚窗紙。

皇帝坐在勤政殿偏殿里聽湯先生講課,陪著的是閩南王的小兒子楊奉鈞,和齊王的兒子楊欽桉。

課上完後,幾個學生恭送了湯先生離開,這時候柳升就走到皇帝身邊去對他說了一句悄悄話,「季公子回了京,進宮來了,現在在正殿門口等候。」

皇帝一聽,就蹙了眉頭,「不是說他身體很不好嗎,怎么就讓他在正殿門口等候,沒讓他進去坐著。」

柳升為難地道,「是季公子自己說不願逾矩。」

皇帝的心已經飛到了季衡身上去,所以就對這里陪著的堂兄和侄兒道,「朕先離開了,你們自己玩一會兒,過會兒一起用膳吧。」

兩位也不好多說,就恭恭敬敬送了皇帝走了。

皇帝像一陣風一樣,雖然動作夠穩妥,卻刮得迅猛,一下子就走得沒影兒了。

楊奉鈞就說,「這是誰求見呢?皇上這么著急。」

楊欽桉道,「剛才聽了一點,似乎是季家的那位回來了。」

楊奉鈞意味深長地哦了一聲,楊欽桉已經有十八歲,心智已經很成熟,就完全沒有楊奉鈞這么莽撞,他和季衡已經有些接觸,看得出皇帝的確是非常喜歡這個漂亮的男孩子,但是這個男孩兒卻並不是外界所傳言那般,和皇帝有那方面的關系,甚至他太過沉穩聰明,皇帝似乎很多意見都是求之於他,只是這個孩子身體太差,似乎總在養病。

楊欽桉不得不想到慧極必傷這個詞,而且,季衡給他一種美人總是活不久的感覺。

楊欽桉沒有提醒楊奉鈞應當注意對季衡這個人物多些小心和尊敬,只是轉移話題說起別的事情來了。

皇帝很快到了正殿大門口,看到季衡恭恭敬敬站在門口,這些日子堆積起的思念本來只是在皇帝的心里慢慢地煎熬著,而這時候,卻是突然猛烈地沸騰噴發了出來,他飛快地走上前去,幾乎是要一把抱住季衡,將他箍到自己的雪柔里,但是,他只能生生地忍住,只是扶住了他的肩膀,目光灼灼地盯著他,「身體好些了嗎,可算是回來了,怎么不進去等,站在這里,要是又暈倒了可怎么辦。」

季衡身體還是不好,不過站這么一會兒倒不至於暈倒,他笑了一笑,說,「皇上,我回來了,昨兒下午到的,想著您早上有事情忙,就晚一些再來見您了。」

皇帝握著他的手,目光幾乎不願意從他臉上轉開,季衡因為生病清瘦了些,只顯得眼睛更大,黑鴉鴉的兩扇眼睫毛,輕輕一顫,就能在皇帝的心尖上扇出一陣颶風來。

他微笑著,目光灼灼地看著他,拉著他進殿里去。

在暖閣里的榻上坐下了,他幾乎是要攬著季衡的身子,問道,「怎么這次養病這么久,朕真是擔心你,你這是怎么了?太醫給你看病來回報說,你是從娘胎里帶的弱症,而且體內寒毒熱症並存的,一時半會兒沒法好,以前的時候,並不見你怎么樣,怎么這兩年就總在生病。」

柳升親自端了參茶進來,宮侍又送了點心,然後才退下了。

季衡端著茶水喝,才慢慢回答,「只是出生時先天不足,這兩年發作了而已,等過了這個時候,就會好了,皇上不用擔心。」

皇帝已經有好幾個月沒有見到季衡了,想得心肝都發疼了,聽季衡這么輕描淡寫,他就很不高興,將季衡手里的杯子往小桌上放了,直接伸手捧住了他的臉,目光從他的臉上仔細地逡巡,他很渴望親吻他,擁抱他,但他知道自己不能,他的心里百感交集,復雜難言,最終只是說道,「朕一直擔心你呀,你要是出了事,朕會很難受。」

季衡知道他說的是真心話,就道:「皇上,微臣明白,所以微臣一直在好好養病,就是想著早點回來見你。」

皇帝笑了一下,「你要是想著早點回來見朕,你會現在才回京來嗎,這早就涼下來了。你真是沒良心,都不去想朕會想你。」

季衡一向知道皇帝說起肉麻話來那是一套一套的,但現在還是有些受不住皇帝這樣的親昵,就輕輕咳了一聲,掙脫了皇帝的束縛,道,「微臣在外面站得久了,口渴得很。」

皇帝趕緊將茶水又給他,看水涼一些了,就又把自己的那一杯也拿著給季衡喝。

皇帝是不願意和季衡談論政事的,覺得那會讓季衡思來想去,說不得季衡身體就又差了,所以他就拿出季衡寫給自己的信,每張信紙後面都畫著簡筆畫,這每每讓皇帝看得心花怒放,當做絕世寶貝珍藏。

皇帝捧著一張紙給季衡看,「這張上面是什么,朕還真沒看懂。」

季衡一看,不由不自在起來,道,「西山上鳥雀甚多,我時常睡午覺起來,衣裳上都可能落了鳥的糞便,這是寫給你的信,放著沒有及時裝,就被鳥拉了糞便,我用巾帕擦了沒擦干凈而已。」

皇帝怔了一下,別人這么做算是罪該萬死的事情,季衡這么說,他聽了卻是樂得哈哈笑起來,說:「朕還以為又是什么圖呢?」

季衡也笑,「這一張沒有畫。」

皇帝摟著季衡,幾乎將嘴要貼到他的臉上去,季衡又不自在地避了避。

皇帝發現了他的抗拒,只好不落痕跡地放開了他一些。

117、人物表

季家:

季大人:季道恭,字華雲

許氏:許明瀟

季衡:衡哥兒,字君卿

姨娘:

大姨娘:過身,原許氏的貼身丫鬟

二姨娘:過身,原許氏的丫鬟

三姨娘:大姐兒母親,原許氏身邊丫鬟

四姨娘:三姐兒、四姐兒母親,良家女

五姨娘:身體弱,許大舅送的家妓,二姐兒母親,二姐兒早夭

六姨娘(嬌蕊):身體弱,許大舅送的家妓,五姐兒母親,瓔哥兒母親

庶女:

大姐兒:庶出,後嫁給張家第二子張詡,季清婉

二姐兒:庶女,早夭

三姐兒:庶女,季清瑛

四姐兒:庶女,季清瓊

五姐兒:庶女,季清玫

庶子:

瓔哥兒:庶子,季明瓔

丫鬟:

許氏身邊:剪雪,凌霜,扶風,染雨

季衡身邊:荔枝,桂圓

小廝書童:抱琴,撫琴,吟鈴,鳴琴

清客:

張先生,張和廷,字子謙,季大人同窗

(長子:張誠

第二子:張詡,嫡出,字子闡,大姐兒夫婿)

田書玉

徐庵建

季家族中,

宗子:季明維,字朝宗,將來的族長

小叔子:季道淮,字貞暉

大夫:吳復沛

小兒子:吳江樺

許家:

許大舅:(嫡長子)許明忠

正房正妻:秦氏

兒子:

大兒子,庶出,許達海

二兒子,庶出,早夭

三兒子,庶出,許達山

四兒子,庶出,早夭

五兒子,庶出,早夭

六兒子,庶出,早夭

七兒子,嫡出,許達川,七郎(小廝,許前)

女兒:

大娘子,嫡出,出嫁

……

十一娘,六姨娘庶出,許曉馨

宮中

皇帝:楊欽顯,年號昭元

皇帝生母:易貴人,劉貴妃身邊婢女出身,鳩酒賜死

皇帝養母:劉貴妃,體弱病死

太後:趙太後

先帝:仁宗皇帝,楊訓宣,年號承平

徐太妃

皇帝身邊太監:皇帝寢宮麒麟殿總管,李安濂

皇帝貼身太監:柳升,小荷葉兒

太後鳳羽宮總管太監:高士全

貼身女官:結香

大太監:萬忠

太醫:嚴太醫,翁太醫

吳王:仁宗皇帝胞弟,楊訓奉,封地杭州

吳王正妃:王氏(過世)

吳王側妃:肖氏

吳王嫡長子:楊欽瀛

吳王第二子,庶出,楊欽淵

吳王第三子:庶出,楊欽治

吳王第四子,嫡出,楊欽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