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4(1 / 2)

同屬至陽至剛的武學,專克yīn體,百余年來不曾聽聞有人練成。

這殷橫野看似四十出頭,若練得道義光明指、皇極經世功,可說是滄海儒脈百年來首屈一指的奇才。

眸中的猶豫僅露一瞬,卻逃不過殷橫野的眼睛,他淡然一笑:「聶冥途,你且放了大師,我保你今日全身而退。

」武登庸阻道:「夫子且慢!集惡三冥罪大惡極,不可再縱入江湖,為禍武林。

」殷橫野劍眉微挑:「奉兄之意,便是他放了大師,也不能饒?」武登庸嚴肅點頭。

「正是!一樁歸一樁,不可混為一談。

」聶冥途何等城府,聽得幾句,登時心底雪亮:「武登庸想要救人,但此情此境,卻無出手不殺的把握,為守誓言,只能盼窮酸出手。

那死窮酸卻要bī老和尚廢去昔日誓言,這才願意相救,故意擠兌老子,好教老和尚吃點苦頭。

」大笑:「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拉「天觀」七水塵墊背,死了也值!」指爪用勁,便要撕開老和尚的喉管!bī命一瞬,武登庸囿於誓言無法出手,卻絲毫不亂,幽影中一雙鋒銳如刀的炯炯目光望向殷橫野,賭的是他舍不下憑空消失的凌雲頂;但殷橫野竟也不動,雙目直勾勾地望向聶冥途,賭的是他決計不會毀掉這張保命符。

而聶冥途的賭注則更為簡單。

兩大高人不動的瞬間,他挾著七水塵抽身疾退,飛也似的朝光源退去!武登庸與殷橫野仍是不動。

聶冥途正覺有異,忽聽七水塵一聲長嘆:「兩位施主還舍不下凌雲頂么?」枯指摸上聶冥途的腕子,指尖的觸感冰涼干燥。

聶冥途驟然脫力,詭異的酸麻感一路蜿蜒而上,剎那間走遍全身;回過神時,已單膝跪地、動彈不得,而身前的盲老和尚僅僅是觸摸了他的右腕而已。

殷橫野笑顧武登庸:「奉兄,我早說啦,大師自始至終,都在耍賴。

」武登庸沉默片刻,對七水塵道:「大師今日若無交代,庸難以心服。

」七水塵點了點頭,嘆道:「也罷。

二位俱是才智絕頂,老衲躲得一時,終歸難躲一世。

老衲的謎題只有一個,二位誰能回答,便算勝出;若兩位俱都能答,則都算是贏。

」十年苦尋,只為這一刻。

兩人皆無異議,摒氣凝神,靜待七水塵出示謎面。

老和尚閉著已盲的雙眼,淡然道:「請二位回答我,凌雲頂何在?」殷橫野與武登庸面面相覷,聶冥途卻幾乎要笑出來:「姓殷的所言無差,老和尚果然賴皮到了家。

他二人若能重回凌雲頂,何必苦苦找你十年?」潑啦一聲,殷橫野隔空擊水,舞袖嘆息:「十年來,我常夢到和尚語出機鋒,夢中所問無有不知,只有這個謎難以解答,寐間屢屢驚起,不想今日居然成真。

」七水塵轉向武登庸。

「將軍亦感不服么?」武登庸默然片刻,低聲道:「庸所學不如大師,十年來絞盡腦汁,鑽研奇門遁甲五行術數,始終不知大師之術,何以能令偌大的凌雲頂消失不見。

大師此謎,庸不能解。

」「但將軍並不心服。

」七水塵微笑。

「大師所言甚是。

庸……心不能服。

」七水塵淡淡一笑。

「既然兩位都不服,再重新比過罷!二位想怎么比?」「且慢!庸有一事,還望大師釋疑。

」「將軍但說無妨。

」武登庸沉吟片刻,緩緩開口。

「十年前大師初渡紅塵,乃為阻止凌雲頂出世;今日故作市井潑皮之行,仍是不欲寶頂現世。

庸不明白,就算大師施展神通,藏起了凌雲頂,世人仍不會放棄尋寶探秘,循環爭端,永無休止。

大師花了偌大心力,卻只是白費工夫,令人費解。

「我想了又想,只能認為大師欲阻者非是「尋寶」,恰恰是凌雲頂自身。

庸雖不才,實想一見,大師所懼者究竟為何?」七水塵含笑點頭,露出贊許之色。

「將軍慧見,非同凡響。

將軍所說的一點也沒錯。

」斂容肅道:「凌雲頂上的東西,遠遠超過此世所知,一旦現世,不管落入誰人手里,普天之下,都將同陷浩劫!除非有人勝過了老衲,興許即有一窺其秘、不受迷惑的本領,屆時,寶頂方能現世而無虞。

這便是老衲無論如何,非勝不可的理由。

」饒有深意地頓了一頓,似乎意有所指。

武登庸陷入沉思,一時無語。

殷橫野朗笑道:「大師說得極是。

十年前你我三人連斗七天七夜,文略、武功、術數、奇門……樣樣都難分勝負,比無可比,大師才露了一手「納須彌於芥子」的奇術,將我二人移出凌雲頂,從此再也找不著、回不去,仿佛世上未曾有過此一寶地。

「今日若是再比文武術數,我等仍要敗於「納須彌於芥子」之下,不妨換個比法兒。

」七水塵單掌一立,俯首抵額。

「願聞其詳。

」「集惡三冥乃是世間罕見的惡徒,作惡多端,黑白兩道莫不頭痛至極。

」殷橫野笑道:「按照奉兄的意思,除惡務盡,三人今日定要伏法,可惜在大師的誓言之前,堂堂刀皇竟不能出刀誅邪,著實令人扼腕。

」武登庸微微一哼,沉聲道:「聽夫子的話意,似也無意代勞?」殷橫野手捋須jīng,朗笑道:「我本不好殺。

再說了,便是窮凶極惡的匪徒,我也不殺無由抵抗之人;若一次解了三人禁制,我亦無取勝的把握,無論走脫了哪一個,皆非武林之福。

這個難題,興許大師有解?」七水塵垂落疏眉,搖了搖光禿的腦袋。